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织构GCr15钢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P-75F型半导体泵浦激光打标机,在高碳铬轴承钢GCr15表面进行了激光微织构加工,然后在MFT-5000型多功能在线测量材料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织构试件进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了方孔、圆孔和三角孔微造型的面积率、孔深等几何参数以及载荷、摩擦副往复运动频率等工况条件对油润滑条件下的GCr15表面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润滑条件下存在最优的微造型面积率和孔深,使GCr15造型表面的摩擦系数最小、磨损量最少,载荷越大,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越大,摩擦副往复运动频率越大,摩擦系数减小,磨损量增大;圆孔织构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方孔和三角孔织构表面。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行研制的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内燃机活塞环-缸套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主要测试载荷、转速以及润滑方式对摩擦副磨损的影响,应用称重法测量活塞环的磨损量,结果表明:在极限载荷下,活塞环的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加剧;若转速较低,难以形成润滑油膜,磨损加剧;必须使摩擦副处于一种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才能降低磨损量。  相似文献   

3.
刮板输送机井下工况环境恶劣,中部槽磨损实物试验开展困难。为了使学生更深层次认识中部槽磨损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教学实验的旋转往复式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磨粒磨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试验盘转动系统、往复运动系统、加载机构、电控系统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转、往复两种运动形式,且可以通过模拟复杂工况下的两体、三体之间的相互摩擦,较为直观地表达物体之间的磨损状况。其操作过程简单易懂,适用范围广泛,可靠性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应用于科研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摩擦是造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现代机械产品在向高速、高精度和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计,如果不考虑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就不可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优质机械产品。在机械设计中,分析磨损理论,提出了适当的润滑,合理的选择摩擦副材料,采用渗碳、氰化、镀铬以及气相沉积、离子喷镀等表面处理的方法,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中等专业学校、工科机械类各专业一直开设有机械零件或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但在教学大纲与其相应的教材中都没有单独设置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章节,通常只是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分散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齿轮及蜗杆传动等章节中,根据教学需要作有关的介绍。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对摩擦、磨损与润滑这部分知识深入、完整地学习,也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凸轮与挺柱是发动机中最容易产生早期磨损的一对摩擦副,设计不当产生磨损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通过改进凸轮型线,增大最小曲率半径以及减小弹簧刚度来降低接触应力;同时对凸轮—挺柱二者的形状结构、空间位置、材料、硬度进行了匹配优化分析。对改进后的结果设计了合理的试验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机械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影响摩擦磨损的因素错综复杂,具有时空的跨尺度性,难以开展真实实验教学。以不同材料配对的线接触摩擦副和柱销-盘摩擦副为例,分别开展适用于网络平台使用的摩擦副复合磨损量和亚表面应力的模型及其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以及线接触复合磨损系数实验研究。建立模拟磨损量和亚表面应力网络实验平台,实现不同材料线接触摩擦副磨损量随时间变化以及柱销-盘摩擦副亚表面应力随载荷与摩擦系数变化仿真。实践验证了仿真算法快速,实验操作简单、实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零件摩擦磨损引起的各种失效。  相似文献   

8.
轴承的功能是支承轴及轴上零件。根据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是标准组件,具有摩阻小,起动灵敏、润滑方便、易于互换等优点,应用极为广泛;而滑动轴承中的液体摩擦轴承,运转平稳、高速或重载条件下能长时间连续工作,这些特点又是滚动轴承所不具备的。为此,应了解两类轴承的特点,合理选用。 通过<轴承>一章的学习,主要应掌握的内容是:(1)合理选用滚动轴承类型,通过承载能力计算确定轴承型号;(2)合理选择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材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19,(6):16-20
表面织构技术是改善界面特性的有效手段,在摩擦副表面加工具有特定尺寸、织构类型和分布的微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界面的摩擦磨损特性。超声电机作为精密驱动的主要功能部件,通过定子与摩擦材料间的摩擦,驱动负载。为了提高超声电机接触界面的能量传递效率,采用激光蚀刻加工方式,在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上加工相同面积密度、不同分布类型的椭圆形表面织构。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织构化摩擦表面与磷青铜销进行往复摩擦试验。研究干摩擦条件下,表面织构的分布对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织构分布类型得到最优的界面摩擦系数,从而提高超声电机的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UMT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环境可控的划痕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材料压痕响应特性研究,开拓了设备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在研制的实验装置上对DLC膜进行可控环境划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以及湿度对DLC膜的结合力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且此套划痕装置可以有效地判断临界载荷,提高了划痕实验的准确性,准确地实现在给定环境下划痕实验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最佳含量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精密预成型工艺、固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型摩擦材料,使用MM1000-II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不同工况对其进行摩擦性能、抗衰性能及磨损率试验。实验表明该摩擦材料摩擦系数受外界工况条件影响小,磨损率小、不损伤对偶。碳纤维含量为15%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曲柄销轴承表面不同微结构的设计方法,以改善发动机的润滑和摩擦性能.以油膜压力、摩擦力、表面凹凸接触力和曲柄销轴承的摩擦系数为目标函数,基于曲柄销轴承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对发动机2000 r/min下轴承表面布置楔形纹理、方形纹理、圆形纹理及方-圆形组合纹理等不同微结构的润滑和摩擦特性进行了模拟和评估.结果 表明,与楔...  相似文献   

13.
腐蚀下浸渍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石墨密封和核主泵水润滑石墨轴承为应用背景,针对浸渍石墨材料,研究烧制工艺和销盘配副下的摩擦磨损.通过控制工艺主参数烧制温度,制备了3种石墨化程度的试样;销盘配副试验结果表明:干摩擦状态下,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增加;在腐蚀环境下,石墨化程度小的试样在pv为30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未腐蚀时变化不大,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增加,磨损量约为无腐蚀情况下的2~3倍;随着声口值的增加,石墨的磨损率显著增加,摩擦系数降低.研究得到的基础摩擦学数据为密封和轴承浸渍石墨材料和工艺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非晶合金的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可实时观测大块非晶合金摩擦磨损变形特性的实验方法.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对Zr基大块非晶合金与铜、铁、塑料进行同速度的干摩擦实验,然后单独对Zr基大块非晶合金进行不同速度下的干摩擦实验,都提取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力信号,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形貌.与其他材料对比,分析Zr基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摩擦磨损变形特性,从而确定其摩擦磨损主要是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综合作用结果.另外随着转速提高,磨粒磨损使多角度的摩擦力高频率出现.  相似文献   

15.
陆勤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38-38,46
本文阐述了轴承配合面磨损产生的原因,采用表面处理的方法改善轴承摩擦副表面摩擦、磨损与润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型转缸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服役条件的要求,设计了2组不同成分的合金铸铁摩擦配副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添加磷、硼等元素,在合金铸铁摩擦配副材料中形成适量的磷共晶和含硼碳化物,可明显提高其耐磨减摩性;高磷成份的配副材料具有更为良好的综合性能,用该配副材料制造的活塞和缸体经实际装机试运行半年后摩擦配副无明显磨损,说明该舍金铸铁摩擦配副的成份设计是合理的,能满足新型转缸压缩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润滑介质和摩擦配副属性角度出发,利用MPV-20B型屏显式摩擦试验机,对40Cr-复合橡胶水润滑轴承摩擦副和40Cr-铜合金油润滑轴承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温度变化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润滑条件下,40Cr-复合橡胶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转子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波动不大;油润滑条件下,40Cr-铜合金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试验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温度也随之升高;相较于金属油润滑轴承,橡胶所具有的良好的对异物埋没性使橡胶水润滑轴承的摩擦系数更小,套筒的结构特点及水的物理性质使橡胶水润滑轴承的温升更低。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用制动摩擦材料的性能试验结果是摩擦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工艺调整的试验依据。综述了汽车用制动摩擦材料的小样试验、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对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每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雪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研究了采用VP13000型雪糕成形生产线控制系统,该系统为PLC结合触摸屏的控制方式,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功能通过PLC实现,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实现了启停电机、驱动电磁阀、检查传感器和气缸状态等控制,并可对工艺参数进行设定。  相似文献   

20.
板料变薄拉深过程中的润滑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常见的两种变薄拉深方法的状态,指出要克服板料与模具接触面间由于强烈的摩擦造成磨损、烧粘,卡咬使模具失效。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润滑。章较详细的论述了变薄拉深时的润滑的机理,并通过易拉罐DI(Drawing and Ironing)加工工艺介绍了该产品成形时的润滑和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