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同时采用了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两个量 ,它们的符号分别为T ,(Θ)和t ,θ ;它们的单位分别为开 [尔文 ]和摄氏度 ,符号分别为K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t =T -T0 ,式中T0 定义为等于 2 73 15K。但是现在许多书刊上都错误地写成“t =T -2 73 15”的形式。下面是最近 ( 1999年 8月 )出版的一本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手册中所列的一个表 ,其中列出了 4种温度的换算关系式。但是 ,这些式子全部是错的。温度单位K开℃摄氏度 华氏度°R兰氏度tt-2 73 1595(t-2 73 15) 3 2 95tt 2 73 15…  相似文献   

2.
漫谈"现行档案"、"档案产业"等档案专业用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5期晋平的《不应否认“现行档案”的存在———兼与吴品才同志商榷》后,觉得我日常使用的一些专业用语,如“现行档案”、“实物档案”、“文书档案”、“档案产业”等,是否合适,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这里谈谈我的认识。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吴品才在《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的文章中说“现行档案”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晋平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现行档案”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档案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定位为“…  相似文献   

3.
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统称化学式 ,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此“四式”含义不同 ,不能混淆 ,但在不少科技书刊中 ,却常出现把实验式与分子式、分子式与示性式、分子式与结构式等混为一谈的现象。如 :把氯化钠的“实验式”NaCl说成是“分子式” ;把乙醇的“示性式”C2 H5OH说成是“分子式” ;把苯的“分子式”C6H6说成是“结构式” ;等等。“四式”的含义分别表述如下。1)实验式 是指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比例的化学式。如乙烯和乙酸的实验式分别是CH2 和CH2 O ,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 ,…  相似文献   

4.
刘晓程 《今传媒》2005,(4):18-20
在我国,“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这对概念一直未能明确区分。本文试图从二者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归纳它们不同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媒介批评”的内涵与本质。人们常说的“新闻阅评”、“新闻审读”等都包含“批评媒介”的含义,它们与本文讨论的“  相似文献   

5.
“鸳鸯蝴蝶派”是我国文坛自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夕,绵延三四十年,并曾大显其辉煌的一个文学流派,但在过去一直受文学界、评论界的漠视。蔑视、非议乃至排斥,说它“驱青年于妇女醇酒之中’,“堕落于男女兽窟”(守常<晨钟>之使命》,把它完全等同于“色情“垃圾。建国后,所有现代文学史著作,包括一些高校中文系的讲授稿,仍然对它弃而不顾,偶一触及也都是严厉抨击,全盘否定,这实在很不公允。高尔基说:文学是一扇窗户,它能让人们看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时至今日,我们该对“鸳鸯蝴蝶派”有个客观的、理智的、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6.
王志 《新闻知识》2002,(6):25-26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立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立意即主题,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古人说:“意在笔先”,意思是在动笔之前应将文章的主题考虑清楚,否则写作就会迷失方向。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辛辛苦苦将素材采访到手之后,整理成文,却又常感到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期间,于2003年10月9日至10日召开了“面向知识社会”部长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近50位部长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我国没有派部长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致开幕词并参加了圆桌会,他认为知识社会的概念比信息社会更可取。教科文组织相信知识社会的发展是基于4个方面的原则:自由表达,承认文化多样性,平等接受教育和普遍使用信息。圆桌会议分为5个专题进行辩论:主持人说:在人人享用信息方面,南北之间存在很大的数字鸿沟,要缩小这个差距,国际社会要起重要的作用。各国的世界观、伦理…  相似文献   

8.
靖鸣  潘政 《新闻记者》2007,(6):86-88
今年3·15,很多媒体把枪炮对准了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们。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央视“第十七届3·15晚会”上,郭德纲代言的“藏秘  相似文献   

9.
我常到《西安晚报》副刊部创办的专栏“城市语言诊所”治病,我虽干了多年记者和编辑工作,但从“诊病”或“防病”中仍获益匪浅。“城市语言诊所”是晚报副刊部见于报端的一个小专栏,是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彰和读者称道的知名品牌。它常把公共场所如商场、影剧院、车站  相似文献   

10.
由人 《新闻三昧》2004,(6):28-28
北京某报5月8日刊载题为《潭戒香火旺盛 5万香客礼佛》的消息说:“长假7天京西著名古刹潭柘寺和戒台寺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由于5月3日正好是阴历3月15日,潭、戒两寺的僧众举行了佛事活动,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两寺接待的游客数量当日达到13000人之多。”笔者认为,这则消息内容是实有其事的,但标题用语是不妥的。消息只是说接待“游客”近5万人。即使5月3日举行佛事活动也只是吸引“游客”13000人前来“参观”。整条消息从未提到“香客”前来“礼佛”。而标题却把这5万游客说成“5  相似文献   

11.
《完美假期》的收视率没有湖南经视中层干部们预计得那么高。节目中心主任龙丹妮说:“我们预计最少是15个点(15%),现在看来平均是不到10个点”,“我们就没指望赢利,和其他节目比起来,真人秀投资高得让人咋舌。” 因为真人秀对电视技术的要求极高。“国内一般的演播室最多是7个机位,而我们在别墅中有32个机位,由两个导播完成两路信号的录制。国内一般的控制机房根本无法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讽刺漫画,顾名思义,就是指直接干预评议现实社会生活中丑恶腐败现象的漫画。英国著名漫画家大卫·罗说:“一个漫画家的主要精神是攻击,而不是拥护。”日本著名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也说:“凡漫画的本质都在里面含有严肃的‘人生的批评’,而外面却装着笑这一点上。”鲁迅先生曾经把漫画比作“匕首”等。这些都是在说,漫画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批评。既然是批评,使用起来一定要把握分寸,该批评什么,不该批评什么,要心中有数,也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切忌拎着“刀子”乱砍,不要面对社会的“罪恶和弊端”,瞎忙乎一阵子,到头来落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4-34
期刊文章和文稿中 ,常见如下一些说法 :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纯度达 98%以上波纹度降低达 60 %以上到会人数达到 15 0人以上等等。“达到”意为预期或实现某一目的、目标、程度、水平 ,以及数量或数值等。若指的是数量或数值 ,就是达到的某一线或某一点 ,而不是某一范围 ;因此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比如 ,说“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 ,即凡大于“2 0 0kW”都是它所指的 ,所指就不确定 ,与“达到”的意义不符。因此 ,上述说法应分别改为 :功率超过 2 0 0kW纯度超过 98%波纹度降低超过 60 %到会人数超过 15 0人等等。“达到80%以上”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14.
朱仁 《编辑学报》2004,16(2):104-104
在GB 3 10 2 .893中,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同一个量名称的2种称谓,使用中可以互换,其法定单位为mol/m3 或mol/L。这就表明,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可以用浓度替换,其他的量名称都不得称为浓度。然而,在科技书刊中,滥用浓度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HCl的浓度为0 .5kg/m3 ;Ca的浓度为0 .2 0 ;H2 的浓度为0 .0 5 % ;O2 的浓度为3×10 18L-3 。这里的4个“浓度”都属于滥用,是错误的,应使用各自规范的量名称。它们的正确表述分别为:HCl的质量浓度为0 .5kg/m3 ,或ρ(HCl) =0 .5kg/m3 ;Ca的质量分数为0 .2 0 ,或w (Ca) =2 0 % ;H2 的体积分数为0 …  相似文献   

15.
符号“~”使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符号“~”的使用 ,GB 3 10 2 11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中是这样规定的 :符号“~” ,意义“数字范围” ,应用“a~b” ,备注及示例“这里的a和b为不同的实数 ,例如 5~ 10表示 5至 10” ;GB/T 15 83 4 1995《标点符号用法》中把符号“~”作为4种“连接号”之一 ,它规定 :相关的数目之间的连接号用“浪纹‘~’” ,“表示起止” ,并举了一个类似于这样的例子“10 0 0~ 15 0 0kg”。对于这样的原则规定 ,我们可以理解为 :范围号“~”用来表示数值范围。在这种意义下下列用法值得商榷 :①在 1990~ 1995年…  相似文献   

16.
“连篇累牍”这个成语常被人误用,错就错在褒贬不分。例如:“在我国重要经济类报刊如《中国经济时报》……上揭露上市公司和金融组织违法违规行为的报道真可谓连篇累牍、屡见不鲜”(《吴敬琏:股市不能太“黑”》,《南方周末》2000年11月2日第1版)。 笔者以为,这里的“连篇累牍”属误用。 “连篇累牍”亦作“累牍连篇”。此中“篇”,是指古代把写有诗文的竹简用绳子或皮条连在一起,“牍”,则指古代用来写字的狭长木板。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知晓,  相似文献   

17.
情报与谍报     
情报与谍报是两个不同的词,情报的英文一词是infor mation,谍报的英文一词是intelligence,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人们常把二者混同起来,把惊险曲折的谍报工作都说成是“情报”,使得人们感到“情报,也是很神秘的了。不论在汉语或外文中,“情报”一词都是传递消息的意思。它的广义解释,是“一切传播中的知识”。情报学是从情报的量上研究它的产生、扩散、传递、吸收与利用的规律,而不是去研究情报的内容。情报的含义,是随着人们对情报工作的认说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它最早源于战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专门传播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提问"在采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 《现代传播》2001,(6):129-131
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水平有时往往取决于“采访”,“采访”的水平往往取决于“提问”,因此,一个好记者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自己讲得如何,而在于如何让别人“说”得精彩,因此“提问”便是采访最先决、最重要的前提。要想让别人“说”得好,记者就得“问”得好。怎样做好“提问”,“采访”和“提问”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提问”又涉及那些具体的概念与内容,便成为研究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不能不涉猎的问题。 一、“角色”与“提问” 如果说“提问”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角色”与“提问”的关系。一个“记者”在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2):I0015-I0026
要载 ,.5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今年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 5 .6把‘村村通”作为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二 12.6明确定位转变职能发挥优势 —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职能转变培训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 王太华 胡占凡 勇尘 周逸 聚 1 .14 1 .18 1 .21 1 24 2 .6 2 .10 2.了3 2 .16 2 .19 2 .21 2 .24 36 3 .10 3 .12 3 .14 3 .16 3 .18 4 .6 4 .8 4 .11 4 .14 4 .16 4 .18 5 .9 5 .12 5 .15 5 18 5 .20 6 .24 6 .26 6 .28 6 30 6 .32 7 .6 76 焦 广播:经营空间拓宽............................二 媒介变局中的中国广…  相似文献   

20.
人常说:“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苏轼甚至说过“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的话。如今社会发展了,知识门类多,内容广,人们用于习字的时间远比古人少得多。于是,对古老的方块字的书写,除少数人把它当作一门艺术而勤学苦练外,多数人但求字写得“堪用”即可。这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有的人把“堪用”的标准降得很低,只求自己看得懂,甚至有时连自己都认不清,这就不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