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等学校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等人才,其教学质量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因此对高校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灰色模糊数学的理论,将隶属度和灰色综合起来表示灰色模糊数,给出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数据的有效性检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2.
选择书商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了当前书商发展的现状,针对书商存在的类别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选择现代数据库书商的标准,为新时代条件下图书馆和数据库的拿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聚类有效性指标用于评价聚类质量和确定最佳聚类数,针对包含大小和密度差异性较大数据类的数据集,在分析了传统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同时考虑紧致性、重叠度和分离性的聚类有效性指标COS.类内紧致性用一定阈值内的隶属度之和与最大类内距离之比表示,一定阈值内各样本同属于两个类的隶属度差异反映了这两个类的重叠度,类间分离性的度量为最小类间距离,使COS指标值最大的聚类数即为最佳聚类数.在四个人工数据集和iris真实数据集上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实验的结果表明,COS指标可以有效发现小类和低密度类.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策略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术语关系识别,首先采用多种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术语的相似度,然后利用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确定关系类别及阈值区间的划分,利用样本分布概率确定区间对类别的隶属度,利用粒子群算法和交叉验证法确定因素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所有相似度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实现术语关系的识别。本研究将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已有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汉语科技词系统中的术语作为测试集,用准确率、召回率和 F 值对关系识别的结果进行评价,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建立数字资源配置多目标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并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2012—2020年数字资源配置的动态变化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研究对象的多目标协同评价水平在研究期内缓慢提升,子目标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强,重心由内容评价逐渐转向使用评价;内容评价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系统评价是先快后慢地上升,使用评价是先慢后快地上升,成本与服务评价则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影响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的障碍因子类别、数目及障碍度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历年障碍因子总体上由内容与系统评价向使用与成本评价类因子转变。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是实现隶属度转换,但现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不能揭示“指标隶属度中哪部分对目标分类有用,哪部分无用”,使得原本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参与计算目标隶属度。从目标分类角度定义指标区分权、指标有效值及可比值,消除指标隶属度中的冗余数值,给出模糊综合评价的一种新算法,并用于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类别的检验评价,提出了如何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提高采购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耿新青  王正欧 《情报学报》2006,25(3):296-3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聚类模型NFCNNC,并将其应用到文本聚类中。NFCNNC将模糊中心聚类(FCC)算法得到的模糊聚类中心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比较隶属度值得到获胜神经元。网络中仅两个神经元同时调节权值。隶属度值最大的神经元以较大的学习率调整权值,隶属度次大的神经元以较小的学习率调整权值,其他神经元权值不变。按照FCC算法调整模糊聚类中心向量值(即权值)和神经元的隶属度,当网络稳定时,即可确定聚类数。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聚类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需预先指定聚类数的局限性。通过对文本聚类的实验验证,本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协同过滤方法及其在信息推荐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技术的协同过滤方法,应用模糊聚类技术从项目的属性特征上对项目进行聚类,用隶属度的值来表示项目属于每个模糊簇的程度,由用户-项评分矩阵和模糊簇的隶属度值,构造用户-模糊簇的偏好矩阵,进而利用用户-模糊簇偏好矩阵获得用户相似群体,为用户实现基于协同过滤的文档推荐。最后,利用过滤技术实现了一个科技文献推荐系统,对多种推荐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Fuzzy Emotion Ontology Based on How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模糊情感本体是在线评论情感分析的基础.针对在线评论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将情感本体划分为评价词本体和情感词本体,利用模糊理论和知网相关概念,构建模糊情感本体的基本模型.根据评价词和情感词的各自特点,运用模糊化处理和语义相似度的相关理论,分别对评价词模糊本体和情感词模糊本体的情感类型和隶属度进行了相应处理.并通过与点互信息方法比较,验证了情感本体模型在自动获取情感类方面的有效性,最后进行了相关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11.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have grappled with assimilation processes and expanded the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each phase. This article joins in conversation with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by identifying and problematizing the assumption that reaching metamorphosis is always a positive experience. Through the ethnographic analysis of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from an unemploy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being an established organizational member is sometimes counter to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Whil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s attempt to maintain and grow their membership, some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ats aim to minimize membership. This premise challenges the assumption that achieving metamorphosis is always a desirable state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Furthermore, this study reveals how communication changes when it is undesirable for service recipients to reach metamorphosis.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选订的灰色聚类决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筠 《情报学报》2001,20(1):112-115
本文给出了科技期刊选订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灰色聚类决策法。并将其与笔者曾提出的选刊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基于高维矩阵稀疏降维的思想,提出一种利用惩罚性矩阵分解(Penalized Matrix Decomposition,PMD)实现共词分析的新方法。[方法/过程] 以"学科服务"为研究主题,根据PMD算法原理,在Matlab环境下分别实现特征词的提取、特征词的软聚类以及聚类效果的可视化。[结果/结论] 与传统的共词分析方法对比,PMD算法在共词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取的特征词比较全面,聚类数目便于确定,聚类结果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方法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完善的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①采用分类号替代关键词作为专利文档聚类的基础;②采用基于语义的分类号-专利文档相似矩阵代替关键词-专利文档存在矩阵聚类;③采用更适合小样本聚类的系统聚类法。以石墨烯传感器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绘制出石墨烯传感器技术层次语义网络图与技术演化图。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专利技术演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科研基金名称数据特点和文本数据聚类方法的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编辑距离算法(Levenshtein Distance)的科研基金名称数据分析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设定相似度方式对科研基金名称数据进行聚类形成数据分组,再对分组数据进行二次聚类计算出组的相似度之和,并据此判定数据聚类中心。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文献基金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6.
web用户聚类对于个性化服务、网站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用户的访问路径、项目评分等角度总结了用户聚类方法及算法,指出当前用户聚类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结合Web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用户聚类的模型,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及结合策略,形成较为完善的用户聚类机制。  相似文献   

17.
A unified approach to mapping and clustering of bibliometric network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 networks, researchers often use mapping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s in a combined fashion. Typically, however, mapping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s that are used together rely on very different ideas and assumptions. We propose a unified approach to mapping and clustering of bibliometric networks. We show that the VOS mapping technique and a weighted and parameterized variant of modularity-based clustering can both be derived from the same underlying principle. We illustrate our proposed approach by producing a combined mapping and clustering of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publications that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period 1999–200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问题有助于揭示知识聚类的特征和规律,对于掌握知识生长演进过程中关联知识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的思想为基础,基于标签邻接关系的发生值构建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即依据网络模体的理论,采用网络聚类系数的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结合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节点度值、封闭三元组等指标,从随机因素、度相关性、邻近关联3个方面对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领域知识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聚类性;②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同时包含随机性与结构性(非随机性)两方面因素; ③领域知识聚类的动态状态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之间摇摆演化; ④领域知识的聚类状态在网络全局和局部节点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