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体育锻炼行为理论为依据,以陕西省高校参加体育休闲锻炼的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建立了陕西省女大学生参加体育休闲锻炼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会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锻炼动机、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证明了体育休闲锻炼动机与自我效能性对女大学生个体特征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动机的提升、女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性的认识的增强有利于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承诺(锻炼坚持)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各种锻炼动机的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动机最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方面男大学生显著强于女大学生,两者在其他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沈子豪 《新体育》2023,(22):91-93
通过宥马运动APP结合日常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课外锻炼干预的新模式,探索促进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为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想、新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教学结合宥马运动APP课外阳光长跑干预对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的提高与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重知识、重技能传授 ,忽视能力培养 ,造成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差 ,不会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和作息时间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选择锻炼方式、内容和运动量。同时由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决定了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被动性 ,她们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由于受自身生长发育和社会习俗的不良影响 ,使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怕羞、怕脏、怕苦、怕累等思想 ,而体育锻炼本身是克服困难的过程 ,在锻炼中要不断地与自身的疲劳、苦累作斗争 ,大部分女大学生缺乏意志力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抑制了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另外 ,在体育锻炼中 ,受场地设施的影响 ,女大学生比较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等 ,而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是篮球场、排球场 ,羽毛球、乒乓球的场地相对较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制约了女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2 促使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对策第一 ,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培养体育能力。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促使她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体育能力的培养问题 ,不仅仅是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及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向都不强,参加锻炼的积极性都不高,但经过坚持"长廊"锻炼后都有明显提高.经常性地参加"长廊"锻炼对男女生的锻炼行为习惯影响最为突出,"长廊"锻炼对男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要大于女生.基于"长廊"的锻炼管理办法可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进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周锻炼在3天以上的学生占36.91%,每周锻炼1-2天的学生占36.24%,每周锻炼1天以下的学生占16.97%;且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场所器材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锻炼意志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他们有效从事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抽取沈阳农业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共643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以了解该校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为女大学生制定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非常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上肢力量的锻练,提高对城市女大学生耐力和力量锻炼的要求,对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大学生们三五成群、跑友结伴在校园报名处排起了长龙,争相报名参加大学生校园路跑接力赛。4月2日下午,"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校园健身跑步活动暨2016年中国大学生校园路跑接力赛"华南赛区的比赛在广东工业大学鸣枪。来自广东、福建、湖南、海南四省12所高校的2000多名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在开幕式上,杨贵仁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大学生为了祖国,努力锻炼,快乐锻炼,坚持锻炼。  相似文献   

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优劣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今后陕西省"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丰  宋广侠 《体育科技》2014,(1):165-166
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一、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参加不同选项课体育教学后,探讨不同选项课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温州大学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实验组,同一年龄段无锻炼基础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上发生变化,胸围增大、腰臀比缩小;瘦体重增加,体重指数(BMI)和体脂%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体脂成分,塑造更加完美的身材。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经期体育心理分析和中医意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大学生经期身体锻炼和经期体育心理调查结果认为,阻碍其参加经期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以情绪为主导作用的心理障碍.运用中医意闻(中医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仅能积极主动参加经期锻炼,而且排除不良情绪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较快.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中医意疗在体育心理研究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冲 《精武》2012,(4):64-6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对安阳市几所高校普通院系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推动女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与评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苏南3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组织实施的认识与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锻炼的动机和需要越来越理性化,越来越重视对自我身体的保健和锻炼方法的运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体育课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学习锻炼的需要;“三自主”课程模式符合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心理需要,高校应加强组织实施的研究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耐力跑是女大学生体育教学和达标测验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近年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耐力跑存在恐惧、厌烦心理 ,甚至不参加耐力跑练习 ,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使耐力跑教学处于困惑状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析 ,并提出解决方法 ,为耐力跑教学提供参考。1 恐惧心理的主要成因1.1 主体因素①主体锻炼意识的影响。女大学生中 ,有许多学生在中、小学根本就没上体育课 ;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 ,体育意识较弱 ,认为体育课又苦又累 ,不锻炼现在身体也很好 ,还担心锻炼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所以身体素质很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别对5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情况作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热爱程度较高,参加其锻炼的意向与目的表现在塑身减肥和提高心肺功能,参与时间和次数符合体育人口标准。女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明显受到场所、形式、时间和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学校重视竞技健美操忽视大众健美操发展。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健美操运动在广东女大学生中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对体育弱势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依托锻炼坚持机制解释结构模型和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社会网络及SNS理论,构建多级校园阳光体育赛事网络,以实现阳光体育活动管理的"自动化和长效化",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参与的"自主性和趣味性",阳光体育活动的"课内外一体化",高校校园阳光体育赛事的"规范性和观赏性"及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透明化、集约化",为探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成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心理和行为进行调研分析.结论: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共性;大多数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健康、娱乐和减肥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在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上明显不足,在体育行为上表现出与态度的不一致性,不良的外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其行为弱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女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理解、参与、情感投入和媒体宣传的关注等,对湖南几所普通高校不同专业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存在差距,对此提出改革措施建议,以促进女大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