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通常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大学的工程伦理教育应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使其具有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提高他们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深度融合,既能造福人类,又在不确定性中暴露出科学和工程的风险,为它们套上伦理紧箍咒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工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面在增大,突显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工程伦理学的实践维度与一般的科技伦理中重规范和责任之间的差异,这会在工程伦理教育嵌入什么样的伦理形成难题。事实上,面对社会治理等问题无法贯彻前端控制的事前责任的伦理规范,工程伦理应遵循实践哲学,按照自下而上的实践伦理原则,需要转向一种末端治理的事后责任伦理。从微塑料工程伦理的角度看,事后责任比事前责任更负责任。为了不使责任伦理在这两者之间断裂,将指出命运共同体和先验语用学可以对接事前责任和事后责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源于风险社会、复杂工程以及课程失衡所导致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伦理危机,提出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凸显工程价值观、工程选择观、工程实践观三个伦理要素,并进一步构建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课程总体框架及工程伦理理论、工程伦理实践、工程伦理拓展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反思我国工程伦理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三个政策性建议:其一,完善工程社团的伦理章程;其二,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和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其三,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  相似文献   

5.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伦理的四大目标:提升工科学生的伦理敏感度,使他们了解伦理的内涵、作用、范围和限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把伦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通过将工程伦理课程设为必修课、加强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测评方式等措施增加工科大学生的伦理知识;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伦理判断力、道德推理水平;增强工科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通过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认证标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价值观,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按照认证标准去规范自身的伦理行为;通过强调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设计责任、监督责任及检验责任,强化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责任教育;通过进行工科大学生伦理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对预防各种伦理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间接经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那里学到的经验)和直接经验(参加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经验),培养工科大学生社会伦理责任实践能力。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把工程伦理列为必修课;以工程伦理章程为标准,规范工科大学生的伦理行为;将网络资源嵌入工程伦理教育;把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培养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土木工程师必须具备更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与建设,尤其是新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应围绕"五个一"来开展,建立更为有效的更具特色的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卓越工程师计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代表性水利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为背景,以工程伦理视角审视了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并引出了环境伦理和河流伦理的概念。本文对工程理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对工程伦理课程的讲授和与专业研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存在自己的本土道路吗?这一道路的现状如何?论文对国内现有的37部工程伦理规范进行了伦理意识和模式特征上的分析。研究认为:国内工程伦理规范不仅体现出中国工程师已经在“把工程做好”和“做好的工程”方面都发展出了自觉的伦理意识,还在美德与规则、预防性/禁止性伦理与激励性伦理的融合兼顾方面表现出了明确的模式特征。在这两方面,中国工程伦理规范都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工程伦理规范有着显著的差别,显示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但也仍存在数量太少、代表性不足、内容不完善、现实效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工程伦理教育和科学家、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必须明确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一方面,科学家和工程师应遵守科学活动本身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应该对科学的社会后果进行伦理评价。必须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从教育体制、教育研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0.
认为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旨在培养符合工程决策伦理、工程政策伦理和工程过程实践伦理要求的高级工程人才。指出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文化在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可以发挥政治导向、文化传承和道德实践三大功能的作用。在理论层面探讨了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融入劳模文化的创新价值,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在实践层面探索了提升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成效的创新路径,展示了融入劳模文化的工程伦理教育取得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勇 《辽宁高职学报》2013,(6):15-16,69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对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目的是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实习带就业"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促进就业;使学生成为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面临一系列问题。该研究将项目式教学法引入土木工程实验课程中,并提出以下基本应用步骤,即依据学科方向划分项目类别,依据项目类别搜集工程案例,基于工程实例进行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优化土木工程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及试点推广等。课题旨在践行以项目为抓手的应用教育理念,实现传统实验教学从“教”向“学”转变,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实践性教学在土木工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该从优化实习环节、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强,可供选择课程广的特点,比较了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大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优化惠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使大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4年的学习时光,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实验和实践的动手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行业对土木工程材料知识体系的需求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冲突,加强行业需求调研、实现动态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革新考核制度,实施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能力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智能型土木工程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鉴于海峡两岸土木工程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但两岸土木工程专业术语目前仍存在易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脚手架在台湾地区是鹰架),因此两岸在土木工程专业用语的术语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确认与整合。研究共查阅3 273笔两岸土木工程不同专业领域(包含土木、测量、交通、环境、岩土、结构及水利工程等)的术语资料,针对大土木及不同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差异性进行对照,并对专业术语容易混淆的程度给予评分。研究结果发现,在大土木的环境下,具有混淆程度的专业术语占27%,显示两岸土木工程人员在大土木的沟通上约有1/4的专业术语可能会被混淆或误解。此外,在上述的27%中,交通工程专业术语就占了19%,较其它专业领域占约8%左右要多,显示交通工程专业术语最容易混淆不清。  相似文献   

17.
为顺应工程教育认证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利用问卷在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进行教改调研,了解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真实态度和个人诉求。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了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认同度及其变化规律。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在进行课程建设或教学大纲修改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钢内部项目单位在工程项目监控和管理中,土建工程师起到连接各专业的纽带作用,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探讨土建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中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难以满足目前土木工程发展趋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文章在分析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BIM技术融入"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BIM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及可出图性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更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毕业后快速地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知识输入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以技术体系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相应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以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模块化为突破口,以土木工程技术体系为主线,在课程群和岗位群的基础上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