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春青  罗长义 《武当》2011,(11):33-34
武术美学就是由武术运动中形态和意识所产生的美与审美的统称,它是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美学包括意识美和形态美两部分,又包括欣赏和被欣赏两个层面。内家武术美的形成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缩影,是中华文化重  相似文献   

2.
吴强 《体育师友》2006,(4):42-42
武术运动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价值,产生于技击美与技艺美融合的武术美。武术套路的技击美,是以人们对武术攻防、功利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演练动作的攻防含义表现出来,同时也从勇敢、力量、合理的攻防法以及健壮的体魄中获得美感。而武术套路的技艺美,是充分发挥人体运动能力,表现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还通过传神、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加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武术技艺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运动的神韵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武术运动的神韵美,从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神韵美是武术运动的精髓和最高境界。它不仅丰富和充实了美学中“神韵”概念的内涵,并已形成特有的东方古典美的神韵特征。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属于美类的一个大项,其审美价值体现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美进行分析,以达到不断完善竞技武术套路美学方面的研究,使武术审美观念与时俱进,从而指导教学训练、体育欣赏、编排和比赛,能动地作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试论武术运动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的形式美是审美客体在演练武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美,它以直观、感性的方式作用于审美主体,从而使主体产生直觉形象——美感。本通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推理归纳法,从武术运动形式的分类、特点着手,阐述武术运动的形式美,以期给审美主体(观众)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理论移植、专家访谈、影像解析等方法,从数学中蕴藏的美学视角,管窥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契合美学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几何形式美的规律与结构法则.从数学多种思维方式来审视武术动作的空间美、距离美、对立美以及蕴涵的精神美等美学思想,运用数学几何形式中“四元体”、“五角形”与“完形压强”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来解析武术审美法则.研究表明:数学思维打破了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开阔了人们对武术的审美视野,开拓了武术多维而又新奇的审美空间;数学美应是衡量武术运动之美的一把“标尺”;深层阐明了武术运动轨迹、对立统一、均衡协调、互为转化的内涵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的基本审美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是武术运动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中华武术不仅外观讲究形体美、运动美、气质美和理念美,而且极其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气"、"韵"、"意"、"神"等概念的蕴含和体现,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基本一致。习武者要有深沉的自我修养,习武不仅形似,还需神似。东方人感情丰富而内向,神情坚毅而沉默,体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武术的姿势美和节奏美对武术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武术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用姿势、节奏等特有要素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以提高人们对武术运动的美学欣赏水平,进而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运动“高难度”之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难度”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美学范畴,它是武术套路运动质与量的统一。“高、难、新、美”是竞技武术特有的美学概念,是武术套路审美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论武术文化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发展过来的,它吸收和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等多种文化形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武术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学观点、伦理道德、兵法思想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本文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武术运动表现出的形意艺术美、整体和谐美、攻防艺术美、节奏和谐美、抽象艺术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武术美学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的动静美是相辅相成的,但又有主次之别,美不仅表现在运动形式中,更重要的是依据于其内涵。通过探讨武术内涵美,深化对武术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湘英 《体育科技》2005,26(2):18-19
从审美视角,探讨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武术运动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运动审美特征产生的根源。通过对武术运动特征和审美意识起源、发展等的分析研究,为武术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构建武术美学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武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对中国武术的传统美学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并从武术的美学价值方面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反映出最高层次的审美理想。中国武术不但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本色美等美学因素,而且独具特色。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建议:21世纪武术要发展,就要充分显现其美学价值。通过政府行为运用表演、比赛等手段来挖掘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寓美学理论于运动实践过程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武术套路"形美"、"意美""、德美"的美学特征,以及武术套路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观、和谐观,生命意识观、天人合一观、意象观等诠释中国武术的审美主体、审美感悟、审美意象、审美和谐、审美追求、美育教化等审美体现,以此深化对中国武术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解读武术意象的美学特质。出于武术先人对物象的细致观察,根据自身对象形的抽象概括,使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境象"。武术讲究一种形式美、运动美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的完美和谐的共融。习者通过一种观察外物而达到自己"感悟",亦让心与物产生感应交流,再充分表现出一种"意境",从而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武术运动在世界上独具风采,不仅具有军事价值、健身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使人们从中得到艺术享受和美的教育;武术之美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用姿势、劲力、节奏、传神、结构等要素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武术的形式美、意境美、劲力美、技击美都是通过它们来实现和表现的。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审美特性的根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美”离不开“气”气是宇宙万物之所以为美的总根源,也是武术美的本源。人的生命根基是气,而气分阴阳。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化是丰富多样的。但其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阳刚美,阴柔美,节奏美,神形和谐美。武术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审美特征是符合“耗散结构”学说所揭示的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特征。人们通过观赏武术的运动形式,能观照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动形式,从而产生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