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外翻译界一直视庞德为"叛逆者",认为其译文存在太多误译或创造性翻译,违背了翻译的首要标准忠实。然细观庞德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庞德有其忠实标准。在其诗歌翻译实践中,庞德努力寻求与原作诗人的心灵契合,强调诗歌语言的能量与细节来再现原作诗人的诗性体验与诗性情感。庞德的这一忠实标准与传统译论的忠实标准有所出入,属于另类忠实,却不失为对诗歌本质的追求,不乏真知灼见。在此意义上,庞德努力寻求诗歌精髓的忠实再现,堪称诗歌翻译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他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审视庞德的翻译,其实有些所谓的误译恰恰是对原文的创造性翻译。通过对庞德英译李白名诗《长干行》的分析,以目的论为视角,探讨了庞德的翻译目的和为实现其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庞德在翻译中出现的诸多错译和误译是他为了构建新的诗学、重塑西方文明等原因对中国文字、诗歌和文化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他对中国文字、诗歌和文化进行理想化想象的产物,是把中国无限美好的浪漫误读,跟东方主义式的贬抑性误读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能无视东方主义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策略等方面的特殊性,将它生搬硬套、用来看待庞德翻译的错译和误译,这样才不致失于学理的偏颇。避免得出牵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庞德作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其作品深受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汉语言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汉字情结.庞德意象派诗作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但是铸成庞德成就的却是他诗性的文字、不拘一格的诗歌风格以及为其诗歌提供营养的汉字文化.然而,庞德并不精通汉字,因此他的翻译常出现误译和错译.而庞德的伟大在于将这些翻译上的错误转变成语言艺术上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华夏集》中的误译现象已被中外学者进行过多重维度的解读。本文以该译作中的李白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化的解读思维和西方化的诗歌技巧两方面剖析了译者庞德在理解和再现李白时的西方化视角,并对由此产生的误译问题进行了辩证探讨,认为李白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庞德的"西方化"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忠实性"始终是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和特质性以及译者的独立主体意识等因素,翻译活动中的误读和误译不可避免。文章以林纾和庞德的误读和误译个案为蓝本,根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讨了林纾和庞德误读和误译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合理性,并指出林纾和庞德误读和误译的积极意义,以期客观、理性地看待违背"忠实性"翻译标准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7.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术界对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庞德荚译中国古诗中误译的典型范例,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来分析其误译的根源,据此认为庞德的翻译是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要素的制约下,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其误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庞德英译《论语》冲破了原文语言的束缚,进行创造性的改写,从而造成了对原文的误译。从“学而时习之”的对比翻译探讨庞德误译《论语》的体现;从改写理论的视角分析误译的原因;并揭示庞德的误译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庞德所译的《长干行》在英美世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实际上,庞德对该诗歌存在着大量的误译。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如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异国读者十分关键。论文以庞德的这首译诗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译本被读者接受并获得肯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是美国当代伟大的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波澜壮阔的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的译作尤其是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部分学者认为他的译作不仅不忠实于原文而且其中还有很多误译,因而长期以来被排除在主流翻译文学的范畴之外.诚然,当人们用翻译史上经典的"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翻译标准去评价庞德的翻译作品,就必然会得出以上结论.但是随着后殖民理论在不同文化交流体系内影响的逐渐扩大,随着译文文本、译出语和译入语文本杂合现象的增多,翻译中的杂合策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当人们在杂合策略的视阈下审视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时,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埃兹拉·庞德无疑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也一直是文学界争论的焦点。研究庞德要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庞德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探讨庞德的翻译目的以及这一目的对他的诗歌翻译形式和技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庞德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一位意象主义诗人,也是备受争议的译者之一。庞德翻译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庞德诗歌翻译的实践,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可以说,庞德的翻译作品和他的诗歌创作是相互辉映的。本文旨在透过庞德诗学中的“三概念”理论来分析其翻译思想,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杜家怡 《培训与研究》2008,25(7):126-127
庞德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一位意象主义诗人,也是备受争议的译者之一。庞德翻译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庞德诗歌翻译的实践,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可以说,庞德的翻译作品和他的诗歌创作是相互辉映的。本文旨在透过庞德诗学中的“三概念”理论来分析其翻译思想,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庞德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一位意象主义诗人,也是备受争议的译者之一。庞德翻译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庞德诗歌翻译的实践,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可以说,庞德的翻译作品和他的诗歌创作是相互辉映的。本文旨在透过庞德诗学中的"三概念"理论来分析其翻译思想,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张璐璐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77-78,152
伊兹拉.庞德是翻译史上备受争议的翻译家,但他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在读者中广受欢迎,并且在美国诗歌现代化运动中起了非凡的作用。试从创译性方面入手分析庞德对诗歌翻译的解读,通过译作分析其创译性在汉英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尤其是意象的再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埃兹拉.庞德一直都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他的《华夏集》出版以来,人们对庞德的译诗方法褒贬不一。本文将主要从庞德的诗歌翻译理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伪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变异形式已经引起译界较多关注,关注译者目的的伪译行为在庞德诗歌翻译中得到完整的体现.文章就其诗歌翻译的意象美展开"伪翻译"的美学解读,深入透视庞德诗歌翻译的特点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9.
埃兹拉·庞德作为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公认领袖,他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在英语诗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学在很大程度上被称作翻译诗学.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学观点和翻译理论的解析和对《长干行》的译例分析,阐述庞德运用创新手法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创意翻译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0.
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公认的领袖,其诗歌创作对英美现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究其渊源,应归功于中国古典诗歌.文章从中国古典诗歌赋予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灵感、拓宽其诗歌创作与翻译视野、丰富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对庞德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