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鸣 《中学物理》2017,(1):32-33
"前概念"干扰是构建新概念的主要思维障碍,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加以排除.物理思维具有高度的批判性,既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形成优秀思维品质的必要基础.在"加速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相似"前概念"进行反思,提练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指导学生课前动手制作模型、课中展示讲解模型,之后由教师重组模型和设问,引导学生在分析总结中自主建构,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3.
高亚强 《教师》2014,(13):92-93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感念的发展"是概念教学的四个阶段。其中,"概念的形成"阶段又称"概念的理解"阶段或"概念的建立"阶段,这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地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教师应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活动中充分地经历抽象、分类、归纳、演绎等过程,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教学时,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时,已认识到图形的高的概念,并且已具备了"通过已知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作垂线"的基本技能。那么,对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学生的现实基础怎么样呢?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前测,  相似文献   

5.
物理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正确的前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物理知识,而不正确的物理前概念,则会阻碍学生们的学习。可如何纠正不正确的前概念呢?本文将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中的"物体的浮与沉"一节为例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归纳推理"的教学,以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践与学科知识引出数学概念,结合名人典故进行探究,运用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了归纳推理的一般思维过程,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外延不一致的个体概念,包括错误概念、相异概念、锚概念、前概念等。狭义的"前概念"指教学前概念,广义的"前概念"指前科学概念。错误概念并不是内涵完全错误的概念。"错误概念"、"相异概念"都具有否定的内涵;"前科学概念"是一个比较准确和相对完整的术语。前科学概念是一种值得教育者注意和利用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夏海宁  周彦  陈聪 《考试周刊》2010,(33):189-190
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教育之前,已经持有前概念,学生自身持有的前概念促进或阻碍着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及其转变规律,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以教育学、建构主义、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分析学生前概念的特点、影响前概念形成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物理学习中前概念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养成对知识深入探究从而形成理论的能力。对"超重和失重"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鲍炯萍 《考试周刊》2011,(34):79-80
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以前"沉默"学习数学的被动局面,鼓励学生多开口"说"数学,包括"说"数学概念,"说"数学背景,"说"解题过程,"说"数学定理形成过程,"说"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师生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玩商";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前概念"与物理规律的顺应。  相似文献   

12.
张永霞 《成才之路》2010,(29):57-57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那么怎样克服前概念的消极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精致"过程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在数学学习中,"精致"的实质是对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尽量详细的深加工,对概念要素进行具体界定,从而使学生建立更清晰的概念表象,获得更多的概念例证,对概念细节的把握就会愈加准确,对概念的某些限制条件就会更加明了。因而,从儿童学习心理的角度考虑,实施教学中的强化感知、提供反例、应用变式、重视操作等等,正好能体现这种"精致"的过程,能使"精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胡殿侠 《考试周刊》2012,(40):127-128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客体的抽象与概括,是构筑物理"理论大厦"的"基石",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顾恺 《中学物理》2012,(10):62-62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由长期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前概念的存在是必然的.根据前概念的形成原因,人们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而形成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主要以直觉或非科学推理为支柱,表现为片面、幼稚甚至与科学概念相悖的错误前概念;另一类是学生正式学习物理以后形成的对科学概...  相似文献   

16.
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的局限、对语词的曲解是前概念形成的原因,而前概念在物理学习中更是无处不在.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参照前概念的理论进行再创造,从而促进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际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形成高效物理课堂. 一、物理课堂中前概念的形成与影响 在初中阶段,在尚未接触科学知识时,学生对多种自然现象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似、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被称之为前概念.前概念的产生是正常的、必然的,它的产生正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地来到课堂上的,生产和生活给了学生丰富的经验,前概念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形成.前概念的形成一大部分来自父母,其余的来自书籍和道听途说,只有一少部分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前概念往往不准确,甚至有些与自然知识是相悖的,这种前概念在学生学习物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何利用前概念成就高效物理课堂成为了我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历史智慧,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服务。以概念为本的历史教学关注历史概念在历史知识与历史智慧间的中介作用和价值,通过"形成概念——运用概念"的环节,依托专题体例,最大限度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精致"过程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在数学学习中,"精致"的实质是对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尽量详细的深加工,对概念要素进行具体界定,从而使学生建立更清晰的概念表象,获得更多的概念例证,对概念细节的把握就会愈加准确,对概念的某些限制条件就会更加明了。因而,从儿童学习心理的角度考虑,实施教学中的强化感知、提供反例、应用变式、重视操作等等,正好能体现这种"精致"的过程,能使"精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科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的,科学教学中形成的科学原理和概念,应该成为学生形成生活能力的一种保障,只有这样科学教学才有更深远的内在意义。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中的"燃烧与灭火"一课为例,力图诠释"科学课堂生活化"之课堂构建理念,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形成连贯科学的生物学概念。教师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并支持学生重构已有概念。本文以“细胞的结构”为例,通过巧设认知冲突、繁杂概念替代、构建概念网络、建模内化概念等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