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文化中始终居垄断地位,表现在奥林匹克文化以西方文化精神为主导;奥运会组织为西方人士所控制;奥运会的项目绝大多数是西方体育项目等。奥林匹克文化垄断性造成国际奥委会决策的偏差和奥运会参赛主体的不公平,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功能,影响了奥林匹克宗旨的实现。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消除垄断,实现文化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百年一遇,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东方文明古国。当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遇到东方的传统体育文化。两者就会在冲突中产生融合,这种融合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年奥运会选择北京是历史必然,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为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理想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和谐元素,发觉它们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涵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奥林匹克的“费厄泼赖”与“规则、秩序”追求曾被中国文化缓行或忽视,其隐喻的社会理想具有时代价值。奥运会体现奥林匹克理想,但不该承担政治斗争的重负。体育文化理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一致性与对话基础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能为和谐社会的民族凝聚力、社会道德规范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奥林匹克文化转型的流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奥林匹克文化萌芽时期,特点是具有宗教文化色彩;奥林匹克文化成形时期,具有西方体育文化特征;奥林匹克文化完善与自觉时期,体现了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特征。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完成了去宗教化转型;现阶段处于由西方一元体育文化向多元全球体育文化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型期奥林匹克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消除文化差异、建立文化信任提供了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两体育文化在科学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谐思想是两体育文化的共有属性,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奉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内容,以及奥林匹克精神与古希腊文化乃至于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 一、奥林匹克竞技的产生与古希腊的生态类型相关连。古奥运会体现的竞争意识,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古希腊民主制度所保障的公民间的平等,是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开展的前提。斯巴达人的胜利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 三、竞争说到底是自由的问题。竞技运动为人的自由和创造展开了无限的前景。奥林匹克运动与酒神精神密切相关。 四、古奥运会把个人与国家荣誉结合在一起。“自由国家”观念和“神圣休战”已蕴含着放大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大范围与规模和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为奥林匹克理想提供了一种佐证,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的完整体现。中国体育文化的和谐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接触与融合的盛会。文章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动互补,北京奥运将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等几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它的价值在于可以使人同时得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只有拥有了奥林匹克精神才能真正拥有奥林匹克运动。本研究重在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给学生的思想施加积极的影响,并促使其内化为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任何体育活动对裁判员的素质、规则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奥运会的组织者要对裁判的素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的文化素养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体现在奥林匹克精神对裁判的影响上.也决定了奥运会裁判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给奥运会比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我们需要更多高素质的裁判员.  相似文献   

13.
"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连生 《体育与科学》2005,26(1):40-42,7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发展,认为“人文奥运”拓展了蕴含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思想的适用范围,从现代社会更广阔的层面上提出了人文的问题。“人文奥运”的思想突破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理念的适用范围,在人文内涵上有所丰富的创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虽然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文思想,然而自觉地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当属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既涉及体育伦理的思想理念,也涉及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问题。这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和建设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重构出发,探讨通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中华传统文化对如今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价值文化、组织文化和多样性文化重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文化和现代体育模式及概念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起了决定的影响。青年会(YMCA)对中国参与远东运动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渴望新文化和价值观。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文化迎合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需要,现代体育具有中国传统体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发起远东运动会和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体育首先被中国的学校所接受和引进,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模式首先吸引了中国的青年。现代体育有其严谨的组织模式,这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模式所欠缺的,所以现代体育容易形成它的规模,而最终演变成了中国现代体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价值,从文化学的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解读奥运圣火点燃过程中所蕴含的理念与创意,从而深入理解和传承奥运文化。奥运火炬作为奥运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其设计造型对彰显东道主本土文化与教育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奥运火炬传递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奏,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性,符合奥运文化的发展要求;奥运圣火点燃更是整个开幕式中的核心环节,是主办国对奥运情感的抒发、奥运精神的理解、奥运承办的勇气的现实见证,为体育、艺术、科技精髓的融合提供了现实舞台。  相似文献   

17.
检视高尔夫球在奥运会历史中的百年沉浮,分析奥林匹克文化圈对现代高尔夫球的影响,阐述了奥林匹克文化彰显对高尔夫球运动的需求。揭示奥林匹克文化全球体育话语权提升的宏观背景下,高尔夫球融入奥运会的主动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高尔夫球回归奥运会,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它为高尔夫球的发展注入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价值和精神理念元素,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环节。开幕式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举办国的民族文化。而开幕式上的圣火点燃方式,最能体现举办国的智慧、创意、想象力乃至国家实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奥林匹克精神等角度回顾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发现: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是一个展示国家力量的平台;不断创新的点火方式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不同的点火方式蕴涵不同民族文化、体育文化;任何形式的点火方式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多角度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