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应该拥有游戏的权利,那么,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因为游戏的时间是儿童生命的节律,游戏的空间是儿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王滨 《幼儿教育》2004,(3):10-11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儿童的游戏,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永恒的天性,也是儿童原始状态心理的直接显现。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文学要想迎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认可,就应该把“游戏精神”放到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4.
游戏和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如何看待游戏的生活价值,实际上就是怎样看待人的童年。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因此,我们就常常认为是童年生活给予了儿童以游戏。然而,如果看不到游戏也给予了儿童以童年、童年的生活,我们就不会在意儿童的游戏、儿童游戏的权利?实际上,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必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5.
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古人对儿童游戏一般是否定的,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而且比较注重游戏的外在功利价值。这种态度和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有关。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传统儿童游戏观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当前学前教育界游戏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6.
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能直接说明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儿童游戏是由儿童生命历程的本性决定的,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儿童游戏的发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儿童认识、发展、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同时也是儿童为满足不断的身心“刺激-反应”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儿童游戏的本质特点在于游戏是儿童在不可控制和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自我控制感和一定程度的确定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苗雪红 《学前教育》2004,(11):14-16
人类个体发育有着漫长的不成熟期,通常称之为儿童期。在这一时期,游戏是最适合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基于活动需要儿童之间自主交往结成了游戏群体,即自然游戏群体。作为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儿童游戏活动实现了对儿童与儿童自然游戏群体的双向建构:既建构群体交往关系结构,整合多极主体的交往共同体,又建构参与游戏交往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儿童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的游戏。然而在现代社会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儿童游戏精神却面临衰落:知识和规范教学将游戏驱逐出了教育的领域;商业利益殖民了游戏的乐园;电子玩具控制了儿童的身体和心灵。儿童游戏精神的衰落现象值得教育关注。  相似文献   

9.
儿童从来都是游戏着的儿童,而游戏也就是儿童的游戏。一个人只要处于游戏中,也就是处于儿童的状态。因此,对于游戏的体验,就是对儿童状态的体验。我们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剪纸为入口,开展剪纸区域游戏策略的探索,释放孩子游戏天性,探索剪纸区域活动新策略,变“摆设”为“对话”,变“填鸭式教”为“主动去学”,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让孩子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即“好游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坏游戏”或游戏剥夺可能限制或损害儿童的发展。这些结论引发了对游戏功能的再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儿童游戏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游戏治疗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治疗是一种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的方法,它对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治疗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儿童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安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通过游戏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殊儿童早期教育机构中开展游戏治疗应掌握其正确方法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探索了游戏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的焦点在儿童成长的几大领域内变换,除了动力发展,还包括认知的、语言的、社会的和情绪的领域。本文主要回顾有关的研究结果,希望能对游戏在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综合的解释。一、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理论探讨1.游戏理论的分歧现代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和发展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性。首先,游戏是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反映,换言之,游戏是儿童发展的窗口,它可以从不同方面揭示儿童发展的现状及水平。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即持这种观点,弗…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游戏精神与道德教育实质有着惊人的统一。作为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游戏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与完善儿童健康独立的人格、形成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然而,在儿童道德教育实践中,游戏却被冷落或被异化着,这严重削减了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效。因此,游戏必然也必须成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自然赋予儿童的非人力所控制的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游戏的方式也丰富多彩了,不仅局限于现实中的游戏,电脑游戏也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5.
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个性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功效,儿童不是因为年幼而游戏,是因为需要而游戏,幼儿为独立的人,是有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让游戏来伴着孩子成长,这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保障幼儿游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保障幼儿游戏权傅梅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但是,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儿童游戏的基本权利,则是近来的事。近十年一些著名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立法,如《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已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7.
韩波 《早期教育》2015,(2):17-21
儿童自言自语是幼儿园自由游戏中存在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辅以访谈收集资料,对发生在幼儿园自由游戏中5~6岁儿童自言自语的状况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儿童自言自语的内容可以分为与游戏活动有关和无关两大类;自言自语作为游戏中的材料和工具丰富着儿童的游戏,对于儿童游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  相似文献   

18.
试论儿童游戏中的象征资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游戏中的象征资本是儿童在游戏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象征性权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儿童在游戏世界中通过扮演特定的游戏角色所获得的一种被游戏伙伴所认可的能力或权威;一是儿童在生活世界中积累并通行于游戏世界的威望、名声、荣誉、身体特征、身体活动能力等。在游戏世界中,儿童的象征资本有不同的类型,且其运作逻辑是双重的,既有对实体世界的复制与变形,又有游戏世界中的弱者权宜。  相似文献   

19.
体育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参与体育游戏是儿童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动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在分析儿童游戏的认识成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儿童游戏中的学习策略。结果发现,儿童游戏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这些认知成份反过来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确实可作为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结果启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设计游戏查要有意渗透认知成份,让儿童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发民认知,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