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与权威性日显弱化,“弃档”、“废档”、“死档”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应引起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弃档”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2005年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载: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两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000份档案已经10来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存人事档案的40%,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遗弃自己的档案呢?一“、弃挡”现象产生的原因1…  相似文献   

3.
“弃档”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4.
析“弃档”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被遗弃。许多大学生离校后,档案遗留在学校被转递到本人的户籍所在地无人认领成为死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高达6000-7000份,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在广大的弃档人员中,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何造成弃档,不用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一是档案内容无作用了,二是用人机制存在问题。一、大学生“弃档”原因分析1.人事档案曾经的功能在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非常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二元”格局并存,而流动人员“弃档”现象也可以归咎于这种格局。流动人员“弃档”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人才交流中心所管理的“弃档”,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2003年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了330万份人事档案,其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死档”。第二种情况是: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所管理的“弃档”。很多停薪留职、离岗人员、出国人员的档案没有转走,造成“人档分离”,成为弃档。  相似文献   

7.
从“弃档”透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和人事部门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载体,是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把自己的个人档案随意遗弃,在若干年前简直不可思议。但近年来,社会上“人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可有可无。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死档”。那么,什么是造成“弃档”族日益壮大的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是根本因素我国现行人事档…  相似文献   

8.
浅析“弃档”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事档案曾被视为身家性命 ,如今却遭到越来越多的人遗弃。用工制度的变化 ,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使“弃档”成为可能 ;人事档案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不能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是“弃档”主因 ;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弃档”行为。“弃档”具有群体性特征 ,“弃档”给社会、相关单位及个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记录个人成长历程的人事档案的作用如今渐渐被淡化,“弃档”一族越来越多。“弃档”人群的构成:第一类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按有关规定,大学生毕业后经个人申请,档案可以在学校寄放两年。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了学校,只身外出打工,处于频  相似文献   

10.
李开平 《兰台世界》2005,(15):13-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被遗弃.许多大学生离校后,档案遗留在学校被转递到本人的户籍所在地无人认领成为死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高达6000-7000份,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在广大的弃档人员中,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何造成弃档,不用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一是档案内容无作用了,二是用人机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发现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弃档”和“死档”现象,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了管人与管档的不统一,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认识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无用论。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具有“干人一面”的特点,档案内容简单、条目单一。  相似文献   

12.
段义严 《兰台世界》2006,(8S):11-11
“弃档”现象的出现及愈演愈烈,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我国的人事档案和“档随人走”的管理制度。“弃档”族的凸现及日益壮大,让人们开始质疑人事档案的价值,甚至其存在的必要性。然而,笔认为,对我国人事档案及“档随人走”管理制度不能求全责备,“弃档”何尝不是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跨越地域的流动越来越多,许多单位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但因有许多实际问题存在,使得人才流动和档案转递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导致了人档分离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仅广州“弃档”一族就高达3万人之多。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  相似文献   

14.
谈人才“弃档”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 《海南档案》2005,(1):28-29
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人事档案的“弃档”、“死档”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十分头疼的问题。据报道,某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其管理的4000多份人事档案进行了排查,“死档”竞达1000余份,即有1/4的挂档人员弃档而走,不知所踪;在一些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大中城市,“死档”比例大都有1/4以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强,大学生自谋职业成为一种时尚。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弃档”一族对人事档案的“漠视”,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一在“弃档”一族中,“弃档”者多为大学生、出国者、个体创业者和外企员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成了束缚自己的工具,为了“自由”之身,不惜把自己身份的标志、记录自己成长之路的档案随意丢弃。人档分离确实使人才更容易成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资源,使人才更好地自由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档案可以随意丢弃。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记录个人成长历程的人事档案风光不再,渐遭冷遇。无人问津的被遗弃档案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有的人档关系、人事制度,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首先,我们来看几组数据:(1)某网站进行过一项关于对人事档案态度的小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68名被调查者中,有1014人认为“工作中注重的是能力,档案没用”,这些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9.03%;另有12.33%的人表示“无所谓”;只有38.64%的人认为“择业自由,但档案不能遗弃”。(2)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代管的1.2万多卷档案中,有2000多卷档案的主人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了;武汉市人才交流中心代管的5万卷人事档案中,有30%被主人遗弃;四川省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的人才“死档”已超过20万份,仅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档案中,就有1/5的档案成为没人要的“死档”,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5年;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是否齐全规范有效,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事档案的质量. 1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人档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弃档不用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单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人档分离情况愈加严重. 1.2 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一些鉴定、考核和评价材料大多是套话,给人以“千篇一律”、“同出一辙”的感觉,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遭到弃置。许多大学毕业生离校后,档案遗留在学校或者被转往户籍所在地,因无人认领而成为“死档”。大量流动性人员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寻找和变动工作不携带人事档案,“无主”档案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高达6000—7000份,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昔日象征身份、记录成长之路的人事档案如今遭到弃置,有着复杂的原因。一、观念更新。当前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注重求职者的工作素质与创新能力,而不依赖档案记录取舍人才。档案记录仅代表着被记录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擅自“弃档”“、造档”等不正常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应看到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另一方面,更多地是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思考。分析产生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以期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人才时代的要求。一、不正常的现象“1.弃档”现象严重。据《北京晨报》报道,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目前代管人事档案5万份,30%的代管档案被主人“遗弃”,最长的已有近10年无人理睬。在哈尔滨市人才交流中心,仅今年就已有2000多份被哈籍大学毕业生“遗弃”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员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记录个人成长工作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业绩等的重要功能。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流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分配制度的取消和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就不再问津,有的甚至把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保管,全然不顾档案作用的发挥。在人们的意识里,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突然变得不重要了,甚至是可有可无,“弃档族”日增,“废档”、“死档”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面临信用危机,各行业、部门及用人单位对于个人的信用记录和以往经历无处可查。档案没有,一些单位只好由人力资源部的人通过非正常的方式和途径去了解,操作起来很麻烦,加大了用人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