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子是儒家学派当中伦理美学思想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孔子所谓的美是伦理道德化了的美,孔子所谓的艺术是伦理化道德了的艺术。“以仁为美”,“以和或以中庸为美”是孔子伦理美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这一思想贯穿渗透于儒家礼乐文化观及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及人与人的关系美之中,表现为多侧面、多层次又围绕一个轴心展开,进而通向“中和”、“和谐”的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华礼乐传统文化视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流思想分析什么是美及美育;详细阐述礼乐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核心思想及其蕴含相应的独特美学内涵,以及礼乐文化和美育之间暗藏深厚的内在关系;立足于美育具体实际教学探索,提出“三阶育人”的美育教学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3.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争,就家庭伦理而言,今文、古文<尚书>表述了基本一致的思想.其内容论及亲子、兄弟等人伦关系,并把"孝"、"友"连称,使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法律紧密结合,初步奠定了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它是儒家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4.
<诗经>在周代是入乐演唱的乐歌,从<风>、<雅>、<颂>的分类到<诗经>的存在形式都说明了这一点."诗"和"乐"相结合,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儒家用诗传统的影响,以及周代雅乐的消亡,<诗经>的音乐特色逐渐消失,歌词内容的政治道德伦理意义日渐突出,<诗经>成为了一部政治道德的寓言.  相似文献   

5.
邱佳佳 《文教资料》2008,(13):81-82
<朱子家训>是明末清初家训的代表作,短小精湛且富含深刻的生命美育价值.它主要通过整洁质朴之美、真善节制之美、立志天下之美的生命境界,从而展示了儒家生命美育思想,阐释了个体生命立足于世间的生存奥义,对现代家庭美育和生命美育富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感情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目的的教育手段之一。以美育人,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通过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激发人们的感情,使其达到认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目的,对人的一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我校以"小校园、大美育"和"注重美育、德育、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营造和谐美的师生关系。以美育陶冶儿童的思想感情,启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典雅艺术的美育乐园,一个勤奋探索、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美是触动人灵魂的重要因素。美能够带给人们愉悦和向往,因而对美的追求是发自内心、本能主动的。思想品德课引导学生追逐美,可以加快德育理念的同化,提升课程育人效能。思想品德课如何与美育融合呢?一、根植生活性以求智美的东西能够启人心智。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中是教师没有商量余地的强制说教,是成  相似文献   

9.
“成人”之学是先秦儒学的理论归宿,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即筑基于此.为了应对“礼坏乐崩”的时代困境和王朝危局,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周代礼乐文明深自反省,强调礼乐教化的情感性因素,力求从中发掘出仁的精神,以契合普遍性的心理原则的方式化强制性的伦理规范为人情日用之常.儒家的“成人”教育,实际上就是审美教育,旨在“教之以人伦”“文之以礼乐”,从而达成审美人格的培塑和“礼乐文成”的公序良俗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孝道伦理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在古代法律大典<唐律疏议>的司法条文中,既表现为立法思想上对儒家"不孝入罪"司法原则的继承与发展,更表现在制定缜密完备的刑律条文对不孝犯罪行为实施严格的防范控制.由于儒家"孝治"施政的总体原则决定了"孝"对"法"的必然干预,因此,<唐律疏议>付诸封建国家"孝治"施政的法律实践,必然出现"孝"与"法"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形成古代法制史上以孝枉法、屈法徇孝的常见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五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