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杰远 《教育学报》2006,2(4):31-35,57
人的本质认识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即人的本质的认识出发,解读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深刻内涵,继而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观、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和教育技术观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是20世纪西方学术界公认的最重要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符号"(symbol)是卡西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其哲学被称为符号形式哲学。卡西尔从符号角度考察人的本质,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理性的动物,并认为人的本质表现在人运用符号的"劳作"(work)活动中;人特有的符号系统改变了人的生活,使人从动物的物理世界进入到人的文化世界。卡西尔哲学认为,  相似文献   

3.
《人论》中,卡西尔总结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人是符号的动物,是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的本质是劳作。符号哲学开辟了文化哲学和人学研究的新方向,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和人类文化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本札记从卡西尔的先验符号论出发,认为从信号到符号,人得以从动物界分离,人的本质就是人在以符号建构文化的无限劳作中人通过自我解放而形成符号的劳作的文化之人。  相似文献   

4.
修正发展康德的思想,卡西尔创立了人类文化哲学,为人类文化现象作了哲学论证;符号美学是从属于他的文化哲学体系的,把人类生活和经验的外观形式视作艺术符号的本质、强调构型在艺术形式中的作用、肯定艺术经验可以使人走向心灵自由,是卡西尔符号美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人、符号、文化是卡西尔符号哲学的三要素,本文通过分析这三要素来探宛卡西尔符号哲学体系,说明他的哲学既是一种符号哲学,又是一种文化哲学,更是一种人学。  相似文献   

6.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将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单一的理性范围之外,将人文研究纳入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人、符号、文化是理解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取代了"人是理性的动物".文化符号是功能、形式和意义,人的本性体现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只有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文化的核心是自由.语言、神话、宗教、艺术、诗歌、历史、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文化符号共同构建了人类精神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7.
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是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其中更是蕴涵了作者对符号的意义,人的本质,以及文化与教育的思考。卡西尔哲学观的三要素:人、符号、文化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本文具体分析了卡西尔的文化哲学观,并且提出了这样的哲学思想对于教育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8.
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是其"文化哲学体系"的概括。本文从卡西尔的先验符号论出发,认为从信号到符号,人得以从动物界分离,人的本质就是人在以符号建构文化的无限劳作中人通过自我解放而形成符号的劳作的文化之人。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对于达沃斯辩论的广泛兴趣中,卡西尔思想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在这场辩论中,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不仅代表着对于康德哲学和形而上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其观点差异也显示出对人类自由问题的不同回答。海德格尔主要以康德第一批判来讨论人的有限性,把哲学的任务视为恢复人的自由和解放。卡西尔并没有停留在第一批判,而强调理性在第二、三批判中的伦理、审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发展了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方法论意义,把客观性问题和符号形式联系起来。在哲学人类学问题上,卡西尔继承了康德的先验方法,想要通过批判性的符号形式思想来克服“生命”与“精神”、“质料”与“形式”、“自然”与“自由”之间的种种对立。通过用符号的动物取代理性的动物,卡西尔指出人生活在符号世界之中,自由就不再只是康德意义上的理性的自律,而是一种对文化世界的开放、“生命”与“精神”之间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尔从文化层面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不等于信号,符号因具有"普遍有效性""多变性""抽象性"而创造了文化。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是"劳作"。由于人这个存在物的本性很复杂,任何一种关于人本质的理论只是从某一侧面概括人的本质,都不具有全面性,但也不能因此质疑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已成为学前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选择最能与儿童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文化样式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民间工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既体现着"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深厚内涵,又具有造型古朴、色彩鲜明等显性物化特征。以恰当方式将民间工艺引入幼儿园课程,不但能给予儿童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也为儿童的实际操作、思维训练提供物质支撑,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因此,民间工艺是使幼儿园课程得以有效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双重价值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2.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来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儿童题材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描写儿童生活、儿童心理 ,揭示儿童与自然、儿童与成人关系的诗篇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重视想象力等基本特色。对儿童的礼赞和对童真的崇拜在浪漫主义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天人相分”,都没有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天人合一”一味强调人类必须顺从自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而“天人相分”则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吸取两者之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sensus in this and other societies that adult sexual behavior with children is exploitative and victimizing in nature. The publications of three United States pedophile organizations that advocate adult sexual behavior with children and that are politically and socially active in attempts to decriminalize that behavior--the Rene Guyon Society, the Childhood Sensuality Circle, and the North American Man/Boy Love Association--are analyzed as to how they justify, normalize, or rationalize their practices and philosophy in light of that consensus. The framework for that analysis is the sociological concept of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8.
How do young children portray and describ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nature? In what ways do young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nature vary by grade level? Thes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guided this phenomenographic study, which investigate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nature. A total of 176 children, aged 6–11, from ten classrooms in grades 1–5 participated and were asked to ‘draw pictures of themselves outside doing something and write about their pict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The draw and write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within a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Drawings were analyzed using binary quantitative visual content analysis procedures and were further statis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SAS/STAT. Written narratives were analyzed with NVIVO 8 to further triangulate finding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 all grade levels, children demonstrat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Var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grade level groups with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rends in the types of activities, settings, and people portrayed. Younger children included more family, friends, insects, and animals, while older children included more natural areas, chores, and hiking. The implications of considering the range of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natur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保持儿童天性,凸显儿童主体自由是儿童教育的应然追求,但由于当下的学校教育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使教育过分的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压抑了儿童灵动的生命。童谣的固有特性及儿童的心理与生活特点决定了童谣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具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基于童谣的儿童教育使教育更加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并臻于“润物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纪录片《幼儿园》反映出在幼儿园教育中,"听话的儿童"才是好儿童、儿童是知识的容器、儿童是幼稚无知的等不科学的儿童观还普遍存在,可见尊重儿童天性的儿童观需要回归。而拯救与回归的起点就是充分了解儿童,蹲下身子耐心倾听儿童,而不是想当然的以自身固有的观念去看待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