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赛艇运动员稳态心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赛艇运动员在赛艇测功仪上作中等强度匀速运动时的稳态心率。  相似文献   

2.
一、选题依据 目前有关女足球运动员负荷强度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文献不多,正式的女子足球比赛负荷强度的研究仍属空白。 心率是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之一。阿斯兰德早在50年代的研究证明心率和吸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心率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也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最大吸氧量(Vp_2max)曾被作为评定耐力的最佳指标,但柯斯蒂尔等(1973)发现,最大吸氧量非常相似的人,其耐力项目的成绩相差悬殊。因此,最大吸氧量似不能作为耐力能力的指标,所以,必须找出一个新的、更精确的反映耐力能力的指标。葛莱塞和伏杰尔(1973)提出可用耐力时间(ET)来反映耐力能力,所谓耐力时间是指受试者在相对较高的运动负荷时能持续的时间,但这个测验首先要测定其最大吸氧量,然后才能精确确定相对较高的运动负荷,即必须进行两次运动测验,在两次运动测验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的众多研究成果一定程度地揭示了运动过程中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指出了不同项目供能代谢的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是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控制运动量的首要的关键性工作,主导着训练工作的成败。耐力性项目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由于其持续不断的工作时间较长,有机体逐步克服了生理惰性,使呼吸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逐步达到了最大吸氧量水平。同时人体又不可能以速度和速度耐力性项目的强度进行这种长时间的持续工作,因而单位时间内能源支付量较这两者为少,需氧量也自然较低。于是吸氧量与需氧量之间的差异比在速度性项目和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7.
熊艳  马鸿韬  孙琴 《体育学刊》2015,(1):130-133
通过监测普通高校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心率变化,调查学生不同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的差异。采用随机抽样,遥测68名在校大学生在13节健美操课上的心率变化,以RS 800CX多项运动心率表为测量工具,设定两个靶心率,确定中等强度心率(>HRmax×64%)、较大强度心率(>HRmax×77%)、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为3个观测区域。结果发现,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较大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运动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达到并超过了50%;前3次课是"运动教育模式"的泛化期,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相似或相近。结果说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作为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中等强度、较大强度的运动时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1.心率测定方法心率的测定,要求客观和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受试者安静和运动时的心血管机能,从而对心血管功能评定和定向运动训练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脉博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在实验室,常用心电装置来自动测定。如用心电图R—R间期,心率表等,而在训练场地,由于…  相似文献   

9.
前言本研究对用三种不同负荷后的心率来估计最大吸氧量的效果作了调查。让二十四名男性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作三种负荷的运动(负荷分别是600、750、900Kpm’s),每种负荷运动持续六分钟,第二天重复一次。对心率、最大吸氧量估计值、最大吸氧量剩余估计值进行方差分析,用皮尔逊差积相关公式(Pearson Product-momeilt formula of correlation)计算最大吸氧量实际值和估计值的相关系数。第二天和第一天的结果相比较,最大吸氧量的估计值明显增加,标准误明显减少(450ml减少到366ml),这似乎说明第二天的  相似文献   

10.
有氧供能是能量供应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最大吸氧量是反映有氧能力的最好指标。近年来各国学者较一致认为,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和选材。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定需用精密仪器,需让受试者事先学习,确定最大吸氧量“顶点”很难,年龄较大的运动员不宜使用,也不便在运动场上大量进行。许多学者创立了各种间接测定法,其中(?)stand在1954年根据负荷后的心率与运动员体重制订出推算最大吸氧量的列线图已被  相似文献   

11.
运动对吸氧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比任何其它工作对代谢的影响要明显的多。中等强度运动的肺通气图一表示了在各种强度的运动中每分吸氧量和肺通气之间的关系。小强度和中等强度的肺通气量和吸氧量之间呈直线比例,平均20~25升气体可以为体内提供1升氧。肺通气的调节是在动脉血中完成的,因为肺泡内氧分压(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比较恒定,基本保持在安静的水平。每分钟肺通气量和吸氧量的比率,用 / 符号表示。健康的年青人在极限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医学和医用数学的角度,探讨我国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心肺功能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的二维动态数理关系,以达到在同一动态数理关系体系中,只要获得其中心率指标的动态变化数据输入,即可求出吸氧量指标的变化数据之目的,为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实时医学监控提供一个可靠的生物学指标体系和数据源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专业会员MikeLeung的研究发现,运动后心脏恢复率(heartrecoveryrate)是一个有效的健康标准。持续地进行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状态。在心率图上是一个水平线段。然后,慢慢地恢复到原来安静时的心率。重要的是,心率最显著下降是在运动后一分钟内发生的。从那段时间以后,数分钟几乎没有变化。这个时期叫做静止期。静止期的状态往往持续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有较长的静止时间。但一个人的心率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长短,并不多么重要。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科学校学生“四人制”比赛各时段心率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6名专科学校男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四人制”的大运动量篮球比赛,对照组学生进行“五人制”全场大运动量篮球比赛。比赛每星期举行一次,分别进行五次。结果:两组学生的晨脉、准备活动后及运动后120min的心率无明显差异,而在赛后1min、5min、30min、60min,对照组心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心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均为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水平。而对照组在此时心率达到大强度心率水平。结论:“四人制”篮球赛的运动强度属于中等运动强度,更适合专科生锻炼。  相似文献   

15.
标准工作时,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的测定是检查循环机能最简单的常用方法。同时由于运动中心率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大而线性上升,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常以心率作为评定运动的强度的指标。在实际运动中,虽然可采用遥测装置较精确地了解运动时的心率,但至今运用尚不普遍,特别是在竞赛过程中更不易为运动员所接受。通常人们用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代表运动时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能否真正代表运动结束前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呢?我们设计本研究,试图验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最大吸氧量是评估有氧能力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根据Hollmann的观点,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负荷进一步增大时,吸氧量不再相应增加,而出现一个水平平稳状态,此就称吸氧量平台现象,它可作为衡量最大有氧能力的一个指标。我们在健康受试者跑台测试中,看到了吸氧量的稳定现象。Hawaly等研究者发现,在功率自行车测试达极限强度时,确实有62%的受试者没有出现吸氧量平台。其他的一些研究者也探讨过吸氧量平台这一问题,并~再证实吸氧量平台的出现,可能代表一个未定的生理意义。Hollmann指出,在功率自行车测试的大多数情况下,工作肌的…  相似文献   

17.
以70%VO2max中等强度跑台耐力运动至疲劳为运动模型,测定了普通大学生服用不饱和脂肪酸对运动至疲劳时的闪烁融合阈值、憋气时间、定量运动时的心率和心电图。实验表明,服用不饱和脂肪酸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受试者身体机能有一定改善,提示,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与运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55~65岁中老年人在最大脂代谢强度下(FATmax)运动时,不同时间点上心血管风险指标的变化,为中老年人制定有效、安全的减脂运动处方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招募55~65岁中老年人50名,通过递增运动负荷试验(GXT试验)测试出每位受试者FATmax时的心率。间隔3天以上,使每位受试者心率控制在FATmax对应的靶心率范围内持续运动30~60 min。每5 min测量一次血压,心率通过运动心电图实时监测。研究分析运动第15、30、45和60 min等不同时间点上心血管风险指标的变化。结果 (1)在FATmax强度下持续运动到30min时间点上的41名受试者,超重组的收缩压变异系数与正常体重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运动15、30 min时间点上,女性SBP、脉压上升水平均低于男性,在30 min时间点上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FATmax强度下持续运动60 min的21名受试者中,14名男性在运动45、60 min时间点上DBP基本保持不变,SBP、脉压、RPP均比安静状态显著升高(P<0.01),2个时间点之间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7名女性在运动45 min和60 min时间点上比较,SBP、脉压、RPP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标准差有显著性升高(P<0.05);运动45 min时女性与男性相比,舒张压有显著性下降(P<0.05)。(3)运动60 min时间点上,男、女性SBP反应异常率分别达到21.43%和71.43%。结论 55~65岁中老年人在FATmax下持续运动30 min是安全的,持续运动60 min时女性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可能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皆在研究不同时间、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参与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其中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2)实验后各锻炼组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表明,强度因素有显善性作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时间因素(持续30min或60min)无显著性作用。(3)实验表明女大学生在每次运动持续30~60min的健身健心活动时,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是女大学生最好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中距离跑是青年女学生较难达到良好成绩的运动项目之一,现在规定的距离是800米。由于中距离跑时,导致机体能量供应方式复杂化,所以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骨骼肌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等机能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与心率及吸氧量呈线性关系。根据国内外文献记载,中跑到达终点时每分钟心率可以达到200次以上,心脏机能是限制机体摄氧的中枢因素,要提高青年女学生中距离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脏机能是十分重要的。运动时的心率基本上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也与其它各种生理系统机能变化大小密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