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勇  淳伟德  黄雷 《软科学》2007,21(5):42-44,60
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通过追踪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分析了1260家样本公司中终极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其比例关系。同时,进一步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公司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亚静  朱宏泉 《软科学》2010,24(8):58-64,69
以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首次发行股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行为——批准持续经营时间不到三年的公司提前发行股票上市,对公司在IPO过程中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与控股股东性质对盈余操纵的交互作用。实证分析发现: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提前上市的公司呈现出比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有更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的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最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非国有控股的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较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国有控股的政府干预公司,呈现出了次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国有控股的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最低的盈余操纵。  相似文献   

3.
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传统的研究忽视了企业间控股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合产权性质,全面地考察了金字塔控股特征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表明当终极控制人为国家时,其研发投入少于终极控制人为非国家的企业;随着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加强,金字塔集团控制链的长度、公司的数量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产生的复杂效应不断减弱;两权分离度对研发投入具有负影响;当终极控制人为国家时,复杂效应与分离效应均不显著;当终极控制人为其他主体时,复杂效应与分离效应却很显著。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在总结本国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日益完善,如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大部分国有控股公司已经建立了内部分权控制和外部约束监督机制相结合的治理结构。但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公司法》所构建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主体范围过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完全适应现在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要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制度;二是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公司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动的机制;四是重视员工在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百科文摘     
什么是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是指持有其他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而能够对其他公司进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通常也被称为母公司,被其控股的公司则被称为子公司。一般而言,一个公司需要持有另一个公司50%以上的股份才能够控制这个公司;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成功实施并购交易的主并公司为样本,对不同政府控制背景下的企业长短期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相对于政府控制企业,非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政府“掠夺”效应占主导地位。在长期内,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优于非政府控制企业绩效,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与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差异,政府“支持”效应占主导地位。本文结论从政府控制角度解释了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悖论”,同时也为有关部门更好地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监管公司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EVA指标评价国有控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国有控股公司业绩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EVA指标考虑了债务人和所有者资本的成本,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引导经营者关注股东财富,克服经营中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有电力生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有公司高管政治关联的绩效影响.研究表明:董事长政治关联的绩效影响显著为正,总经理政治关联的绩效影响显著为负;相对于国有非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政治关联的绩效正影响较弱,总经理政治关联的绩效负影响较强.因此,推行国企(副)总经理市场化选拔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终极控制、公司治理与地方国有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星  连军 《科研管理》2011,32(8):105-112
以2005~2008年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视角出发,研究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时,其持有的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内涵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只有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才会显现,能够抑制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当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小时,不足以发挥激励作用。(2)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表现出"堑壕效应",但是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以过度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成本加大,这种"堑壕效应"会有所收敛。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时期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丰富了关于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实证文献。  相似文献   

10.
杨慧辉  潘飞  胡文芳 《科研管理》2020,41(6):181-190
采用因子分析法,本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了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指标,研究不同终极控股股东特征环境中的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匹配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股权激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会抑制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大,股权激励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越强;而且,国有控股股东与企业家型的民营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与企业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相比,资本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对股权激励抑制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剧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1.
党兴华  王雷 《预测》2009,28(4):34-42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深市A股市场的16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还表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偏离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分享比例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R&D支出数据为基础,本文采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通过削减R&D支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盈亏幅度较小的公司,削减R&D支出已经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另外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对国有控股公司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都能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持股比例较低时对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掏空的视角对控制权与资金占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私人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显著高于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显著高于非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越小;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越小.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领域中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制度,在对股权结构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这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但在两类公司存在差异;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负相关,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为显著;经营者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不显著负相关,但在民营上市公司相对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两类公司中均与非效率投资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导致了非效率投资现象,在民营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总之,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行为以及造成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非效率投资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国有控股公司"分级代理",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两类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差异,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这一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不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对公司高层更换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璇  淳伟德 《软科学》2006,20(2):134-139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控制型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控制型公司、国有法人控制型公司和一般法人控制型公司在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简称高层更换)对业绩敏感性上的差异。所选样本和样本区间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控制型企业高层更换对绩效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公司,其余几类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提高企业效率应着眼于引入有“市场导向”的直接监控主体。  相似文献   

17.
冉琛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122-123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面对外国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的挑战,我国必须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本文就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针对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立法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2009—2013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样本配对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EVA考核实施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EVA考核对不同行业特征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VA考核实施确实提高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研究发现,EVA考核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普通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而且与终极产权角度确定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分散度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事务所特征、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利润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分散度显著正相关,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5):22-26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案例库,选取2005年第三届的133个和2009年第五届的92个优秀创新案例为样本,对两届政府创新在启动时间、地区分布、创新主体层级分布和类型与创新内容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跨越5年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在宏观区域上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主体层级和类型分布等方面未见显著差异,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