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引入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然后基于心理契约和知识的粘滞性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进行分类,分析各类隐性知识的管理特征,最后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员工隐性知识管理对策,并依据隐性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图书馆员工管理中,分析了图书馆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图书馆心理契约违背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图书馆员工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管理绩效与心理契约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书馆员工拥有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借助心理契约理论,在分析了心理契约对提高图书馆员工管理绩效的作用后,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实施心理契约管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心理契约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将心理契约的概念引入图书馆管理理念中,构建图书馆的心理契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特点、类型以及在图书馆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心理契约构建的途径,并提出要注意心理契约的违背。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与知识型员工关系和谐的心理纽带,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契约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实现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和建议,使图书馆发展目标与知识型员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协同。  相似文献   

6.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与员工之间存在着相互责任的心理契约。通过对心理契约概念的阐述,探讨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契约是联系馆员和图书馆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 ,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破坏 ,强调重视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护 ,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内在力量。在界定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知识型馆员管理中的作用和图书馆知识型馆员心理契约构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研究了心理契约与高校图书馆组织凝聚力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员工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工大多属于知识型员工,这部分群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对专业的忠诚大于对所服务组织的忠诚,他们选择组织的目的是致力于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图书馆员工作为高校的重要构成要素,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已有时日。同时,这部分群体对高校的工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基于心理契约来对图书馆员工进行管理成为了管理实践者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对组织的作用入手,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对策,并把相关的对策分析应用到了现实的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契约视角看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心理契约概念的引入,从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的关系,分析了知识型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契约现状,并提出了心理契约在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馆员心理契约违背是馆员在图书馆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对图书馆和馆员都带来消极的影响。根据其形成机理,采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诚信公平的组织文化以及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等应对措施可预防馆员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琳 《津图学刊》2004,(4):16-17,78
本文从心理契约概念入手 ,分析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破坏 ,强调重视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护 ,并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好这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精神契约的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离不开精神契约的支撑。激励、信任、文化、沟通、学习等要素的融合共同搭建起精神契约的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维度平台,从而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为图书情报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高校图书馆目前的科研工作中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作用,阻碍了科研工作长久、持续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组织应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建立心理契约干预模式,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使科研人员产生心理的内驱力,达到心理契约的平衡,使科研工作得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19,31(1):26-29
融洽的编者和作者关系促进双方的心理平衡、尊重、理解和认同,彼此间起激励作用;心理契约遭到破坏,编者和作者间产生失望、挫折和欺凌感,影响编者工作积极性和作者信任,甚至产生懈怠、报复或不端行为。本文基于心理契约,从微观视角,探讨编者和作者信任关系的构建与承诺履行机制,分析彼此间心理期望的内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违背的危害及基于心理契约的编者和作者关系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