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读者的大致相同的感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习惯用法、思维方式及文化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变幻显然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本着"忠实通顺"的原则,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认真领会原文的内涵,本文从几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翻译的特点,对汉译英一些基本技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读者的大致相同的感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习惯用法、思维方式及文化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变幻显然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本着“忠实通顺”的原则,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认真领会原文的内涵,而不是简单照搬原文的词语或结构,逐字逐句地“硬译”从汉译英的角度,从几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翻译的特点,对汉译英一些基本技巧进行总结,使其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延异"作为德里达的一种解构策略和书写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同时也拆解了翻译中由来已久的"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的二元划分模式,从而颠覆了把"忠实"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这一传统观念.因此译文不管是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忠实于原文,都是极难做到的.本文就是从"延异"的角度来解读翻译的忠实,指出翻译其实不必在所谓的原文和译文之间自设二元对立的界限和等级.  相似文献   

4.
杨红凌 《百科知识》2021,(33):67-68
"信、达、雅"即忠于原著、译笔流畅、文字典雅.严复标举"信、达、雅"的真正用意诚如王佐良所言:"吸引心目中预定的读者."所谓"信"是指为心中预定的读者传达准确的内容,所谓"达"是指译本尽量运用为预定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而"雅"是指译者通过艺术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特色来吸引预定的读者.商务信函是商务活动的重要一环,与之对应的,商务信函翻译也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信、达、雅"标准下,立足商务英语信函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体风格,配合直译、套译等翻译技巧,对商务信函翻译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商务信函翻译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需要传达最准确的意义,做到信、达、雅.兼容各家之长,灵活地加以运用,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以期达到最佳的忠实于原文的效果.在翻译时既要注意使译文忠实原文,还要注意译文的可读性.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层面的含意和文化背景的意义,探求原文语句与译文语句的对应涵义.通过译者的内化和再创作,优化译文,灵活有效地处理翻译中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6.
对于翻译粗浅的看法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翻译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信、达、雅",是离不开忠于原文的创造性活动。随着我国艺术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做好当代艺术类文献翻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令人遗憾地是,当代艺术类文献的翻译方式和用语都是十分参差不齐,许多学者也有就这方面而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基于之前的研究本章着重探讨艺术文献创新翻译方式,以更好地诠释艺术文献原文,希望能对我国艺术文献翻译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试图从再现原文语言风格角度评论两个译本的优缺点.强调在复译名著时要把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忠实传达原文语言和思想内容,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要求.  相似文献   

8.
朱林 《科教文汇》2007,(5S):181-182
“延异”作为德里达的一种解构策略和书写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同时也拆解了翻译中由来已久的“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的二元划分模式,从而颠覆了把“忠实”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这一传统观念。因此译文不管是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忠实于原文,都是极难做到的。本文就是从“延异”的角度来解读翻译的忠实,指出翻译其实不必在所谓的原文和译文之间自设二元对立的界限和等级。  相似文献   

9.
高杰 《科教文汇》2009,(35):118-119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高于生活,"信、达、雅"是对古文翻译的要求,本义是忠实原文,通顺,流畅,优雅,美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鉴这一要求,既要注重语文的基础性教学,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愉快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陈鹏文 《科教文汇》2009,(19):254-255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际转换活动.其中必然涉及到语言。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翻译的语言学途径,所采用的语言学理论模式是韩礼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篇章理论,即它对篇章意义潜势的研究。文章首先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了简要的介绍,之后结合篇章的情景组合方式.探讨语言结构系统的选择在翻译中的体现,旨在说明结构的忠实与意义的忠实完全一致,译文应反映原文的情景结构组合或选择,即意义潜势,不损害原文的意义、风格和美感或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康宁 《科教文汇》2008,(4):162-162
传统的翻译伦理研究集中讨论“忠实”与“叛逆”的问题,重点是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凸现了译者对原文作者的单向的忠实和伦理责任。这种伦理观在切斯特曼总结的伦理模型中被称为再现伦理。对等是翻译中语言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体现了原文与译文,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赖斯的翻译思想以对等为基础,集中体现了对等再现伦理。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论文题目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要忠实原文,论文标题的英译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体现全文的主题和核心,读者才可以快速了解论文研究的主题,从而判断该文献内容对自己是否有阅读的价值。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英译论文题目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科教文汇》2011,(8):140-14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习语受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制约.习语翻译中译者要充分理解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既忠实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又保留习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振  邢晓囡 《今日科苑》2008,(8):264-265
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三元交际过程译者和读者特别是译者都要理解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叫交际者不但要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言外之意,所以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相似文献   

15.
王振  邢晓囡 《金秋科苑》2008,(8):264-265
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三元交际过程译者和读者特别是译者都要理解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叫交际者不但要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言外之意,所以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相似文献   

16.
梁惠卿  张志红 《科教文汇》2008,(16):172-172
不足为奇,人类自开始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字翻译活动以来,翻译研究便从未中断,对翻译过程中翻译方法的研究也持续进行。翻译是艺术,因为它必须运用语言重新塑造原文中已塑造出的形象,既所谓的“意译”,或者叫创造。同时翻译又是科学,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不能只凭直感,任意发挥,还要借助语言、逻辑去正确理解,要忠实于原文,也就是“直译”。在翻译过程中,只有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才能对直译意译巧妙的有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历史、环境、习俗、宗教、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翻译要实现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翻译时,译者有权利针对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受众,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方法。有时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译者不得不在原文的基础上略有增删。"增"或"删"的翻译手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