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快了起来,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结构性调整,与旧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整天忙碌的人们已不再仅满足于家庭中的生活,在工作之余开始有了新的空间要求和交往要求。城市广场,正是适应这种空间变化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城市中最富魅力的外部空间。城市广场的建设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广场简介 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防洪纪念塔广场位于中央大街与斯大林公园交汇处,毗邻松花江,是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为纪念抗洪胜利所建。它的形象独特,有半圆形柱廊环绕中央的纪念塔形成庄严宏伟的气氛;作为中央大街这条轴线的对景,它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视觉条件,从景观上能满足最佳视觉要求,从形式上它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化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我们身边出现,城市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在这种城市趋同化的大背景下,关于安阳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研究成为突出城市特色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分区规划中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更好的从对城市分区组团从城市风貌特色、城市特色片区、视觉景现、界面控制等几个方面对新建地区进行整体的设计控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河北省极其光荣响亮的名字,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整体的城市品牌形象视觉系统,大力弘扬和宣传西柏坡精神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的问题。把地域性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建立相结合,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何服务地方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整体完整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又如何促进弘扬和宣传西柏坡精神,就是本文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误区,并探讨了今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城市特色形象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对城市的建筑环境和形象内涵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附着在建筑表面的广告标牌更是直接影响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品味。本文主要以徐州新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为例,通过对新城起步区户外广告分区分级控制和分类设置规划的分析,归纳户外广告标牌与城市建筑环境一体化设置规划的思路,探析户外广告标牌与建筑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要素和方法,以期为城市户外广告标牌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传播城市的低碳创新形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传统粗放型城市形象、展现低碳城市新风貌的重要名片,是面向生态文明、推进低碳发展、加强创新驱动、重塑低碳、生态、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城市低碳创新的形象传播应从城市精神、城市行为、城市视觉、风情感受、消费感受、经济感受等方面构建六维度规划模型。加强城市低碳创新形象传播与规划,应重视低碳创新的形象设计,树立低碳创新的城市理念,制定低碳创新的城市传播战略,构建低碳城市人居环境和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充实低碳创新的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低碳经济感受。  相似文献   

9.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严宽荣 《科技广场》2009,(10):98-99
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弱化城市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更能提升本地旅游形象,彼此是互动协调发展的关系.文章分析了九江城市旅游业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策略,通过城市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包头市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包头市以往的城市旅游形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头市全新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9)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在动画这种艺术形态中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直接关系着动画的成败。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具有其独特性,既能产生文化效益,又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因此受到了相应重视,本文将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展开研究,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传播和铸造城市新形象的研究逐渐被学者们关注,成为当下一个研究热点.从实证角度指向特定的城市,对河南省信阳市借助旅游业发展平台,推进城市整体形象传播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详细分析其旅游平台的搭建和以此传播城市整体形象的策略等诸方面的经验得失,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小城市形象传播创新策略进行了设计,旨在为内地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合强 《科协论坛》2008,(1):154-155
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对商业社会中广告的视觉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如广告视觉传播对人们的心智和行为实施软控制,造成形象意义的衰减和退化,使受众陷入循环刺激的漩涡,助长了享乐消费主义,利用人们心理需求中的弱点恣意煽情等.  相似文献   

15.
刘敏 《科技风》2011,(18):201-202
本文从高职院校建立CIS系统必要性及如何建立理念识别系统(M)I,展示学院思想和战略;如何设计视觉识别系统(V)I,形成有形的、独特的、易于辨识的视觉形象;如何制定行为识别系统(B)I,规范学院各项(活动)工作;进行了详实阐述。  相似文献   

16.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言形体和该语言形体所引发的符号隐喻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27)。通过社会人口结构特对研究数据的二次检验不仅证明了上述3种正相关关系的存在,其细化结果也显示出:男性通过实体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语言而引发的认知联想明显高于女性;社会科学学习背景的个体通过实体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语言而引发的认知联想明显高于自然科学学习背景的个体。  相似文献   

17.
丁瑛瑛 《科教文汇》2011,(6):207-208
商品房如同一件商品,经过营销策划后推出市场前,都必须通过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方法将该项目的信息传达给目标消费群。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形象对商品房进行包装来打动消费者,也是商品房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可视的视觉符号经过统一、系统化的识别设计,塑造一个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商品房的视觉形象。通过项目视觉形象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度,对促进销售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路景观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结合梅河口市建国南路景观绿化设计,对现代道路景观绿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对视觉、心里、功能的进行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作用不可替代,它自身具备的强大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本文对城市形象传播中传媒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城市形象塑造的传播路径。认为媒体应发掘城市精神,建构城市主体文化,既成为沟通政权、资本和智慧的桥梁,同时对内扶助城市人群形成特有的文化归属意识,对外形成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形象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对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旅游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的旅游现状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南昌市进行旅游定位、加强旅游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