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博士课程教育引领计划”的实施对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在运行过程中对综合型、复合型、国际型领军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并在增加培养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加强培养结果的质量评估、促进交叉领域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创新举措,这些对我国高校的博士人才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模式3知识生产对世界各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继“博士生教育课程引领计划”初步实现革新博士生培养机制的目标后,将模式3知识生产的核心要义融入新一轮博士生教育改革——“卓越大学院计划”。该计划以具备卓越知识创造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应对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高水准博士为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多元知识生产主体共同参与的入学选拔机制,制定需求导向、协同培养、分层提升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实施不同知识生产部门与多学科教师协作参与的导师制度,建立基于多元学术评价机制的学位授予制度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进而稳固并提升日本的科技竞争力。在优化博士生培养目标、构建开放性的博士生培养机制、建立多维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且毕业博士向非学术领域快速溢出的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学术培养范式与职业路径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相关的职业发展支持,以促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发挥知识领导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以促进生物医学博士职业发展多元化为主旨的博士生教育实践——科研训练经历拓展计划,其特点在于将博士培养与职业支持手段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路径与特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教研相贯通的博士培养方式、博士生培养实验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培养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三位一体的关键纽带。就业促进是培养鼎新的关键。针对学术型博士生就业中的紧迫问题,经长期酝酿,在产学官共同努力下,在实践总结基础上,日本确立了博士生企业实习制度。制度明确事业推进的体制机制、实施计划和目标,体现出实习规定实体化、运行机制实效化和政府定位实践化等特征。该制度已经成为当前日本博士生课程完善和企业就业促进的突破口。这些措施对我国相关制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国博士生教育职业化改革以“博士生教育作为一种研究型职业经历”和“基于学术能力基础上的可迁移技能”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采取注重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构建博士生院的博士生职业化培训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的计划与落实,促进博士生与企业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等具体举措来推进博士生职业化改革。这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培养模式、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应加强博士生教育顶层战略规划及相应的政策引领与保障;博士生教育机构需重申博士生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博士生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和可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教育本质的视角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思考,认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明确、培养方向不清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文章指出,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首先回归教育的本质,重新思考教育的真义,进一步厘清高职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职的本质,制定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的科学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引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是新时期引领和指导法学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方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认真思考法律伦理道德素质教育定位,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全面拓展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备法律心性和人文精神的未来法律职业者是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三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学科为例,对学术型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高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容性大的跨学科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纵横交错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跨学科师资队伍、过程性学业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高度设置包容性大的学科方向、打破组织壁垒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搭建“绿色通道”、建立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训练系统、健全培养过程中的学业考核质量监控机制,是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教育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战略目标。对全国8所大学216位博士生的调查表明,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频次随学科不同有较大差异。博士生导师已经形成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培养思路和过程,但侧重不同。目前许多培养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评价视角看,目前我...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修订高职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修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培养计划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修订中,准确的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是培养高职优秀拔尖人才极其重要的内涵,缺少职业精神培养的高职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塑造职业精神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入手,科学把握职业精神的本质特征,正确认识职业精神的多样性,切实从目标引领、价值引领、课程引领和行动引领等四个方面加强培养,努力培养能担大任的高职优秀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社会各界输送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任。然而我国博士生教育跨越式发展,处于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期。基于中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异,从课程学习、导师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研究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双一流"建设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群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博士生科研精神日益弱化。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该实验室以“激扬梦想 追求卓越”文化为精神滋养,励人以志、启人以趣、育人以规,助力博士生成人成才的做法,以文化引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从入学选拔、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和毕业要求四个方面对日本国立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归纳,可以看出日本研究生培养有以下特点:选拔方式灵活、考查全面,注重加强与社会产业界的联系,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做法对于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选拔方式,加强研究生能力培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主张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定位改进培养模式、合理设计企业阶段培养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人才资源、建立企业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拓展校企合作互动模式,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型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探索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围绕“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成功的经验,制定“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核心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开设学科概述和学科前沿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依托学科优势,加强数学学科的工程衔接;强化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平衡好学生的自我定位与项目的外部定位,是确保“强基计划”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计划、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教育方式、培养环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博士生教育以提升高校教师学历层次为主要目标,培养单位以精英大学为主。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学科均衡发展也随之受到关注。同时,博士生教育也面临着非应届生源持续增长拉低办学效益、学位类型和招生方式单一、经费不足、教育质量保障性差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单一等问题。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倡议下,我国可通过推进撒哈拉以南非洲来华博士留学生计划,加强对该地区博士生教育管理及师资培训援助等方式,参与该地区的博士生教育,促进中—撒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博士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将高品质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作为该校研究生院的使命,建立起相应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学术管理体系;以博士生发展为诉求,打造多方支撑体系;以质量保障为宗旨,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制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生教育与质量保障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当前我国高校的博士生培养要全方位支撑博士生学术发展,强化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监督,规范博士生管理制度与流程,坚持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教育水平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博士生招考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日本博士生教育同于我国均为后发外生型,1886年以来日本博士生教育在先后借鉴欧美模式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选择多样化、学术型和专业型双轨并举的招考模式。有鉴于此,文章基于日本博士生招考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阐释其特点,以期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入口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