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后,都选择了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从而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场运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中国是被动的、消极的,日本则表现的积极、主动;中国所抱定的是“中体西用”的宗旨,而日本则采取“体用兼顾”的原则。日本迅速迈入强国之列,中国则日益衰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结局很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待和汲取比自己更先进的异域文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在相同的背景下,被迫踏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走过了一段极为相似的道路,即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然而,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却成功了。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和国际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生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社会危机时刻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改革,留学生教育是两国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共同途径之一。分别从两国派遣留学生的情况、两国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上和两国留学生发挥作用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方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伊始,中日两国又先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明治以降,日本维新志士发奋为雄,师夷长技,大办实业,发展教育,增强军力,一跃而为资本主义强国。日本的崛起对于近在咫尺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从康有为、孙中山开始,中国进步人士发出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陈独秀从1901年留学日本开始,了解、认识了日本强大的奥妙,也开始了学习日本以自强的历程,并对中国的近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本文不揣浅陋,试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韬(1828—1897年),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是最早系统提出向西方学习,并致力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先进中国人之一.1879年他应邀到日本一游,时间虽短,但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却留下了一段佳话,被誉为“近代中国以名士身份东游第一人”.他本人也自豪称道:“两国相处三千年,文士来游自我始.”  相似文献   

6.
尚贤华 《考试周刊》2013,(45):21-23
19世纪中期,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下,同为东亚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社会转型、谋求民族生存的重大课题。两国由此开始了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的屡次变革不但没有使国家富强,反而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越陷越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决定了两国近百年来不同的遭遇。以史为鉴,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10):66-66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安超  安涛 《文教资料》2006,(24):45-46
“中体西用”、“和魂洋才”,中国和日本差不多于同时代提出了在维护本国古老精神文明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并在教育等领域进行初步实践。本文从这两个提法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入手,分析了近现代中日教育的异同点。所谓前车之师,后车之鉴,本文也试图从两国教育的微观比较中找到一些中国教育改革引以为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进行比较,找出了二者存在的异同.中日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立法体系都逐步趋于完备,但与日本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立法相对滞后,而且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此外,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立法要体现本国特色,立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在数学教育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近二十年来,日本的数学教育不断学习、借鉴了西方教育的改革思想和经验,精选教学内容,致力于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王国辉 《教育科学》2008,24(2):82-87
本文根据日本对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理解的变化,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构想立案期、部分试行期、由终生教育到终生学习的转换期、全面展开期。进而指出日本的终生教育与学习政策是适应现代技术革新的需要而展开的劳动力开发政策的一环,是作为市场政策的一环的终生学习的体系化,是作为新的社区建设的终生学习的体系化。最后明确了重视教育立法及设置相应的研究与管理机构等日本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政策展开的策略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与国外发达国家终身教育法制化的现状相比,我国仍然处在滞后状态。即使有个别的地方性法规。也存在法律效应的局限性。因此。我国终身教育缺乏实质性的措施。研究和梳理国外终身教育立法经验,对我国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终身学习法》没有刻意构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而是将“终身教育”的推动放置于某一个接近的范畴,以避免法规“空泛”的弊端,但此举削弱了终身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本《终身学习振兴法》被置于产业振兴的层面,但国家与政府为民众提供公益性的学习机会等涉及终身教育本质理念的内容,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韩国《终身教育法》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整的法规,但对于国民在终身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我国终身教育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护公民的终身学习权,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架构终身教育“立交桥”,建设学分银行,设置终身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管理人员,将终身教育经费列入国家教育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的热潮不仅成为政府决策层面的主要手段,也极大影响了大学的发展规划及思想观点。日本是较早开展终身学习的国家之一,其以大学为终身学习推广基地的策略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我国的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现有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了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给出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实现路径:宏观上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者要协同发展,微观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自身也要协同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强化建设,研究生主体角色要重新明确。  相似文献   

15.
桑凤平 《教育研究》2012,(6):150-154
日本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职教立法,为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专业设置紧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产学紧密合作,实现产业界和学校的互利互惠;终身职业教育理念,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应加快立法工作,实现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范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企业内部职业教育普及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互补化;完善农村职教,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职教差距,实现区域职教特色化;转变职教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6.
经世致用思想既是桐城派的文风,也是一种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晚期桐城派发扬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他们引进西学,译书办报;设立方言学校,派遣学生留美学习,创下中国留学教育史先河,也为早期外语教育储备了师资。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传统书院中设立了格物、算术等西学课程,又开设西文、东文学堂,延请外文名师授课,亲自出国游学考察等等,推动了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为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启蒙与发展铺设了道路,也为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的规划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积极实行“终身教育”的国家之一,在实施“终身教育”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借鉴日本终身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在推行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要确立终身教育科学的观念,全面认识和理解终身教育,重视终身教育立法与宣传,确保终身教育政策的稳定性,正确处理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 ,中国当鉴之 ;日本相侵 ,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19.
社区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之下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当前是其立法的最佳时机.文章就我国社区教育国家层面的立法空缺和地方性社区教育立法逐步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教育立法、国内其他教育立法进行横纵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社区教育促进法",并将确立社区教育立法定位、创建社区教育开展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主体间的权责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20.
职场学习作为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学习形式,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西方职业教育和学习研究广泛关注的议题。梳理和分析西方职场学习的概念界定、兴起动因和学习模式,对我国职场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