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无可奈何 《精武》2004,(5):57-57
武术的对外推广应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广泛。全面、准确地对外宣传介绍和推广武术,不仅要推广武技,还要推广其文化,扩大国外武术市场,团结众多武术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是我调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主持工作的第一年。从单位名称就能明白,这个单位的工作中心是“研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迈进、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方略的今天,抓好科学研究,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基此考虑,仅在这一年中,我们就相继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2003年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在武汉体育学院召开了“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两次报告会的主题依次为“武术属于世界——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和“与时俱进,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报告会后,我们请部分入选论文的作者自行对文章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汇集成这本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研究》。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活跃武术学术气氛、交流武术科研成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康戈武谈武术功力比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夫 《中华武术》2004,(4):10-11
2004年3月上旬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武术专家、教授,围绕中国武术协会拟定于今年11月举办全国武术功力比赛,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记者借会休之时,就武术功力比赛比什么、怎么比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康戈武教授。  相似文献   

4.
洪浩 《中华武术》2006,(1):20-21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顺利落下帷幕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便召集有关人员对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赛项进行了论证,进而修订了《武术功力竞赛规则》。为提高竞赛项目的运动水平和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促进功法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于200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3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5.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信玄 《武当》2004,(8):61-61
青城武术受道家影响最大,所以至今,青城武术中道家武术比例最大。道家讲上善若水,青城武术在五行中属水,所以青城武术又称水拳。  相似文献   

7.
武宣 《中华武术》2005,(11):16-16
9月28日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新闻通气会暨全国武术功力竞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改革开放以来武术表演节目和武术表演市场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以来对武术表演影响较大的武术表演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武术表演节目的优缺点,提出对武术表演及武术表演市场的一些建议。对武术表演的创设,武术的传播及武术文化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艺术理论与方法,认为武术套路运动是一种表现性的技击而非真实的技击,提出了写意武术概念,并把它划分为哲理化武术、戏剧化武术、记述性武术等,以及通过对写意武术的文化渊源的分析研究,指出发展武术不应被“体操化、艺术化”等观念所束缚,在不失项目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武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武术境界论     
马剑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07,14(5):68-72
提出武术境界论题,其目的在于解决武林人的理想。武术境界是武术对武林人总的意义世界,是从现实的武术人生中抽象出来的理想世界。武术境界能够启迪武术人生,觉解习练武术应达的理想与意义,是武林人的心灵守护神。按照层次划分,武术境界包括“然境”、“术境”、“艺境”和“哲境”。具有什么样的武术境界,将会拥有什么样的武术人生。  相似文献   

11.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很高的普及率,作为武术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武术器材,应向多元化发展,使练习武术者有多一些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解释大武术观的内涵,界定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概念;分析了大武术观的视野下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对接;认为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武术的生命力是挖掘适合时代主体的武术价值和精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28日,由亚太文化促进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主办,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三百多名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名家,欢聚一堂,切磋武艺。到会的武术名家有中国武术“十大武术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曾乃梁,陈式太极拳名家王西安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3,(2):23-23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北京中武奥体武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普惠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一项全新群众性综合武术赛事“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将于今年6月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武术现代价值作为研究对象,在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梳理,从武术对现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角度探究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传播,国家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有军事服务、文化交流、竞技发展;社会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娱乐观赏、商业发展、教育教学;个人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保健养生、防身自卫、修身养性。武术现代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武术现代价值看武术传播对于武术需求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2011年3月首次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高小军正式发出了树立大武术观的号召。大武术观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大武术观对武术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依据武术教学的实践,本文引出小武术观的概念,认为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切实践行小武术观的理念,大武术观所追求的教育效果才能实现,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武宣 《中华武术》2005,(8):15-15
7月16日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江苏省体育局、南京审计学院承办的2005年“南审杯”全国武术对练精英赛落幕。来自广东、广西、宁夏、河北、江苏等11支代表队的60多名武术精英进行了男、女对练比赛,他们都是十运会男、女武术对练预赛项目的前12名选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旅游因武术所具备的健身养生性、体验参与性、娱乐观赏性、文化教育性等多元化特性,在满足旅游者的娱乐性、体验性以及享受性等心理的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消费个性化的心理,因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与价值。在全国发展武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不仅拥有众多的可开发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武术运动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简明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运动的发展进程,提出了21世纪武术运动发展的战略构想,即对竞技体育、传统武术、武术教育、军警武术、健身武术、武术理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武术赛事在当代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丰实的成果,为武术国际传播与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武术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与以往的武术比赛注重个人展示不同,赛事以对练比赛作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一个武术赛事品牌,不仅迎合了市场,拉回了观众,吸引了企业参与,而且宣传了武术人和传统武德文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武术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