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因论是关于文化之间传承、进化与变异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模仿。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活动,因而翻译理论遵循着模因论的发展轨迹。翻译模因论为中国旅游文本的英译引入了信息复制的模式,打破了不同译论之间的壁垒,为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模因论为基础,从基因型翻译模因和表现型翻译模因两个方面研究了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旨在忠实、地道地译介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的研究仍限于对陶瓷术语和陶瓷器物名称翻译以及陶瓷文本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的随感式的经验总结,亟需系统宏观理论的指导.选取跨文化传播学这一新的视角,研究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及关系,构建一个有效的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传播模式,对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随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也带动了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更多外国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由此,旅游资源文本翻译日益重要。基于语言模因论视角,当前国内旅游资源文本英译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寻找民族化、多元化、积极的翻译策略,实现精准旅游资源文本翻译,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更好发展。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特别关注旅游资源文本翻译,该文主要是基于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源文本英译偏差与翻译策略展开分析,以益阳市作为例子,希望为益阳市旅游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将其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旅游宣传文本翻译行为人的特点以及其翻译要求,提出了适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三种翻译方法,即减译、增译、改译,以期为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勒菲弗尔的“操纵论”认为,翻译就是一种改写,改写就是一种操纵。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都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难免受到译者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纵。文章依据勒菲弗尔的“操纵论”,通过对甘肃景点介绍翻译案例的分析,探讨并总结归纳出基于“操纵论”的甘肃景点介绍旅游文本英译翻译策略,以期提高甘肃旅游文本的译文质量,为甘肃旅游文本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进而推动甘肃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外宣翻译指的是旅游文本材料的翻译,能否得当地翻译外宣材料不仅有利于中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市场,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从而较强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了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的适应选择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应与选择,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鉴于中外旅游文化在旅游目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译者在翻译旅游外宣材料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这些语言、文化、交际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障碍?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传达文本信息,传播中国文化?这将是本文作者集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旅游文本是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旅游和翻译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对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直接影响。本文在分析陶瓷文本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志芳 《考试周刊》2007,(48):68-69
本文以传播学的理论作为宏观的指导,借助语言学的视角和中英文化的对比,详细阐述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的各个基本的要素,如受众、文本、译者、噪音、反馈等。本文指出,旅游资料与其他文体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离开了受众的接受,传播效果就不能得以实现。因此,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当中把对译文受众接受能力的考虑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采取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做好受众分析。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本的功能是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文化翻译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即适宜原则与对等原则.通过翻译实例说明以上原则,对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独特文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纽马克翻译理论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概念,强调在翻译之时要契合翻译的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本的类型等因素,为旅游日语的文本翻译提供了清晰有力的理论指导,为我们进行相关旅游日语文本翻译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下面,笔者将从"简析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起源及内涵"、"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进行旅游日语文本语义翻译"、"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进行旅游日语文本交际翻译"和"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进行旅游日语文本关联翻译"四方面入手,针对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旅游日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开展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7,(1):48-52
乡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其译文传播效果可纳入跨文化的传播视角来分析和评价。乡土文化词汇译文的翻译效果直接影响其信息传递、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传播学中评价传播效果若干模型和满足论模型、说服论模型、一致论模型都可用于乡土文化词汇译文的翻译,《浮躁》英译本中的很多翻译充分说明了这些模型的应用价值,这些模型的运用,为中国特有乡土文化走出国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强调某一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旅游文本翻译中。分析旅游文本中的互文现象,汉语旅游文本及其相对应的翻译,探讨互文性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运作机制,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鹏 《华章》2013,(32)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试图在推进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促进对外文化传播上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旅游者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窗口。其翻译质量和适应对外传播的潮流直接影响陶瓷文化的传播。通过实例分析及提出对应措施,让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文本翻译适应文化走出去的潮流,提升瓷都国际化形象。  相似文献   

15.
旅游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从翻译的目的、功能、文本类型、文本规约四个层面.分析了李白纪念馆景点介绍原文本,内省翻译策略制订过程,最后指出旅游翻译应该以“游客”为中心,实现翻译文本的交际功能为目的,“变译”为主要策略,达到其目的充分性为旅游翻译的评价标准,而非静态的对等论。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目标。文章将企业外宣翻译置于传播学视角,结合企业外宣文本的功能和特点,着重探讨企业外宣资料英译中如奖项荣誉、壮辞比喻修饰以及人称立足点表达等问题的英译处理。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转换与交流活动,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翻译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文章对翻译与传播学进行目的、模式和本质上的比较研究,揭示两者息息相关及互动的关系,并认为将传播学与翻译联系起来,可以为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丰富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旅游广告语本质上属于广告语范畴,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文本类型和功能,对翻译原则有其独特的要求。随着辜正坤的翻译原则多元互补论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用其理论来指导旅游广告语翻译实践。试通过旅游广告语翻译,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旅游文本的差异,结合宁波旅游景区的旅游文本,实例探讨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概况和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传播学的五种理论分析,即传播者分析、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手段分析、传播对象分析及传播效果分析,并从传播学视角对新闻翻译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闻翻译工作要想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研究和分析新闻翻译传播过程的特征,使新闻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顺利实现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