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真理观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即外延真理曾一度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揭示出了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存在的缺陷。我们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内涵真理可以弥补其缺陷,而且二者的融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真理的价值性并不等于“有用即真理”。从真理的价值性入手,分析真理价值性与“有用即真理”即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的区别,并指出实用主义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真理批判     
传统真理观一方面从知识论的“符合”视角来寻找一个外在于主体存在的实证真理,另一方面又将真理打扮为一个神圣的膜拜偶像。怀疑论美学认为,传统的真理观具有神话思维的特点,所谓“真理”只不过属于虚假意识的产物和精神乌托邦的幻想。而以往哲学对于真理的片面理解,往往由意识形态导致历史与现实的悲剧后果。  相似文献   

5.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富有生气的传承”。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指向一种诠释学的根本变化,即从传统诠释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转变为本体论研究。伽氏的诠释学在坚持这一本体论转向的基础上,又以“存在的扩充”的表现和“视域融合”的沟通多了一种“可操作性”,让我们更“接近”对真理的把握。“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又是解读伽氏的“真理”的活结,这一部分表现出“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合流”,即海氏的“艺术品作为真理的置入与表现”和黑氏的“过去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将形而上学的“真理”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 :认识对象———“真实世界” ,认识主体———“纯粹理性” ,表达手段———“再现性语言” ,进而在这三个方面探讨尼采对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批判以及对“我们的真理”的思考。本文不同意将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归为虚无主义的流俗做法 ,辨析了尼采自己的真理立场和形而上学真理意识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有价值的。真理的价值性在于真理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成功地变革社会。“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8.
对真理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捷莎 《教学与研究》2002,55(11):67-70
本文对学术界现行真理定义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 :应将真理界定为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无所谓正确错误之分 ;应将实践包括进真理定义 ,克服抽象化的真理观 ,并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9.
王森 《天中学刊》2010,25(4):80-83
“真理”问题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核心话题。海德格尔从“无蔽”真理观出发,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通过“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所实现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真理的现身要通过创作,才能诉诸“形象”;作品之“保存”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地纵身于敞开性之中,保存那由作品开启出来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真理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主要有:真理在实践基础上得以产生、检验和发展的规律;真理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真理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规律。深入探究和掌握这些基本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真理的主观性是指真理与主体的相关性,它不仅表现在真理的形式上,还表现在真理的内容、载体、检验标准和价值属性上,从这五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真理的主观性,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清除在真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真理类型的划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按真理的不同形态将其划分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按真理的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感性真理和理性真理,按真理的反映对象将其划分为必然真理和或然真理,按真理所包含的内容将其划分为自然真理和社会真理。正确划分真理的类型是每位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真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具有来自于外部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物质内容。承认并坚持主观真理论,就是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真理观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具有丰富的真理意蕴。其中,“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具体性与发展性。从“一个行”到“两个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与发展真理、追求与践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理念论、教条化、独断论等错误真理观的自觉拒斥。“两个行”蕴含的真理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着21世纪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人民立场为根基,以实践检验为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真理即工具”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工具,真理的真在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杜威的真理观与传统的真理观有所不同。传统的真理观强调的是静态的符合。而杜威的真理观强调的是动态的符合。  相似文献   

16.
客观真理及其基础上的真理之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近几年理论界颇为流行的“真理元多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政治目的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坚持客观真理,清除“真理多元论”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真理的三重划分出发,论述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真理观,并简述、评析了蒯因和克里普克对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攻击。分析真理是必然真理的一个子集,应取消先验真理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真理的内容(应该是真理的对象)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这样两个论据,无法支撑起真理是客观的结论。真理是主观的,首先表现在真理的内容(不是真理的对象)即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作为观念形态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主观的,其次表现在真理的形式也是主观的。坚持真理是主观的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同时也不会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结果。恰恰相反,坚持真理是主观的不仅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都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真理是它们之间相符合的重要哲学范畴。但是,逻辑哲学的真理理论却是一种与经典哲学完全不同的真理理论,因此,了解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将它与经典哲学真理观区别开来,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价值及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简要介绍逻辑哲学真理理论与经典哲学真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做出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证伪主义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介绍波普尔“真理观”的形成过程,他的逼真性陈述定义、对于真理的度量方法,以及部分学者对波普尔的真理观评价,最后分析对波普尔逼真性真理观的四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