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宋艳  惠兆阳 《科教文汇》2013,(13):114-1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陈娟  黄智 《内江科技》2011,32(8):79-79,23
本文在分析语言误区的原因基础上,总结母语和英语对于学生学习日语的负迁移影响,并初步探讨教学中更好的利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排除母语和英语的干扰,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多语言的利用能力,帮助日语专业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5.
语言迁移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外语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大多数英语专家和学者一直专注于母语和英语之间迁移规律的研究.而另辟蹊径,从英语和法语的迁移理论着手,分析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法语二外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已有的英语基础,合理利用迁移定势,促进正迁移,从而提高法语学习效率的问题,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法语二外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欧阳升  俞红 《内江科技》2012,(8):75+161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或外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探讨应对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鲁俊芳 《科教文汇》2014,(20):171-172
本文运用母语负迁移理论,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究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莹 《内江科技》2010,30(1):161-161,179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教学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家丽 《科教文汇》2011,(2):105-106
在英语学习中彝族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及其文化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彝英语语言文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正负相关性,以及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指出彝族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从而使彝族地区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母语负迁移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重大的干扰因素,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法、句法、篇章等各方面的不恰当表达以及错误。本文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大二学生的英语习作,找出其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并加以分类描述。通过实证的数据对比分析,该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是学生所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同时作者对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写作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凯 《科教文汇》2014,(17):51-51,8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它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出发,探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运用于二语习得,分析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总结出两种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母单 《科教文汇》2020,(14):178-179
母语负迁移作用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在汉语母语者的英语口语输出中,母语汉语对于英语的语音与词汇层面的负迁移影响十分的显著。本研究从亚洲英语学习者国际语料库中选取了六位不同的学习者,对他们输出的英语口语语料进行了分析,旨在发现实际语料中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岳庭 《科教文汇》2012,(32):155-157
学习外语语音困难大,学习者却草草应付,这其实是他们对困难采取了躲避的态度,当然也有因成年人听觉、发音器官退化而无处着力的原因,除了这些一般的原因外,二外法语语音学习中还存在英语语音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帮助法语学习,以及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学习产生负迁移等问题.为了学好语音,我们应采取如下一些学习策略:要认清法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防止负迁移;对发音规则要通过练习来掌握;学习发音方法的同时要与模仿相结合;学语音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  相似文献   

14.
聂金玉 《科教文汇》2012,(32):102-102,104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概念,同时它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母语的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母语迁移的现象来对比研究,从而充分利用母语知识中积极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母语负迁移很大程度上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他们在掌握了一定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学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大部分学生仅处于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英语学习缺乏有利环境,语言运用能力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写作上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语言迁移中的语法与习惯表达的负迁移角度来分析学生写作中的错误,从而探索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该文从迁移理论概述着手,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负迁移在语法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探究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帮助学习者习得地道的英语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刘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149-149,132
中介语理论是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出发,结合其语言环境,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即学习者自己构建的一种在母语和目的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这种过渡性的语言既非母语,又非目的语,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在产生这种语言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一种区别于母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中介文化"。关注"中介文化"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齐寻昕 《科教文汇》2014,(14):131-132
二语词义的习得很大程度上依靠和借助母语的词义系统。本文用心理词典理论、词汇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从义项的角度,探讨义项对应空缺造成的母语干扰以及汉语对掌握缅语词汇聚合和组合关系的负面影响。探讨的过程是从汉族学习者所出现的错误出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