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精神支柱;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智慧源泉。要深刻领域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思维,继承和发扬邓小平求真实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创新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上的基础上开拓、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持续发展,是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的基石;以人为本,培养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是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的核心;创造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保证教育目标实现,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的实践哲学思想,在继承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基础上,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是实践哲学思想的灵魂,贯穿于整个实践哲学体系;“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实践标准的新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实践和党的实践的基本目标;实践主体理论的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实践基本目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辩证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动力、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主要方法,在邪小平理论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具有当代形态的哲学思维方式。他在思维原则上,注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思维重心上,注重利益、价值和社会功用;在思维取向上,注重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在思维方法上,注重多维性和辩证性;在思维品格上,注重变革、创新和开拓。正因为如此,他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和英明举措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时期辩证思维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结合邓小平在新时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刻画分析了邓小平辩证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指出:①坚持系统观点,力戒思维的片面,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的基本要义;②坚持开放观点,力戒观念的封闭,是其时空视角;③坚持发展观点,力戒认识的僵化,是其价值标尺;④坚持创造观点,力戒思想的保守,是其实质精髓。  相似文献   

7.
由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逻辑学会、华东师大哲学系、中国纺大人文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七届辩证逻辑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华东师大召开。与会者认为,邓小平的思想方法研究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逻辑理论工作者,应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深入挖掘和研究邓小平的创新思维。与会者就邓小平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意义、创新思维的罗辑基础与机制、创新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辩证关系、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实现途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冯契先生辩证逻辑思想研究,是本次会义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会者就冯先生辩证逻辑思想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 ;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精神支柱 ;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智慧源泉。要深刻领悟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思维 ,继承和发扬邓小平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求异是邓小平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不唯权威、不唯书本、不唯经验、不唯众是邓小平求异思维的具体表现。邓小平的求异思维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整个社会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创新思维模式形成的多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改革开放创新思维模式是一个由主客观四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在机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是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哲学思维历史渊源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特殊的个体实践是其形成的核心和关键;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其形成的重要保证。从而体现邓小平改革开放创新思维模式乃至整个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渊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基础;解放思想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前提;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必须随着变化着的实际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要讲好《〈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言》 ,主要应讲好四个问题 :第一 “邓小平理论”不是“小平理论” ;第二、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 ;第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邓小平的人格与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3.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论,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剥削制度的本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包括在邓小平的论断之中。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深入思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优先发展是邓小平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现代教育思想的战略目标。“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素质教育是邓小平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教育是邓小平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论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和如何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路径依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检验标准等内容,构成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留给中华民族和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明确邓小平发展思想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又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方法 ,它既闪耀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又体现着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点。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就没有邓小平理论 ,也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也就不可能推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中内蕴丰富的领导思想。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是具有广泛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科学领导思想。着眼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对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再探索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国内和国际背景。"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立论依据和理论基石。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在其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其国际战略思想相统一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