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由强调学院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Ⅰ转向注重知识使用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知识生产模式的这一转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要革新培养理念,由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知识生产模式Ⅰ,转向强调大学生超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开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知识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世界教育改革蓬勃发展。40余年的教育改革活动,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正在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学校教育从强调选拔功能,正在转向以发展功能为主;教师职责从强调权威式地传授知识,正在转向指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学生发展从强调在科学化上的发展,正在转向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复杂性的内涵,从复杂性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复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复杂性,提出了复杂性理论下的动态化师生关系特征,即由权威转向平等、由对立转向倾听理解、由单向操纵转向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资讯知识倍增的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灌输式"的外源性教育难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学习者本身,强调学习者内源性学习的重要性。国内学校对英语教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两大"转身":一是从过去的重"师"转向现在的重"生",强调学习能力,也就是英语自主学习研究;二是从过去的重"教"转向现在的重"学",强调学习方法,也就是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虽然两个维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三个流派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分别从三个向度对科学中的价值偏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知识重构的三种策略。依据科学发展的史实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对象是经典科学范式,但科学随后又经历了两次知识革命,出现了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转向,旨在形成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它能够证实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合理性,所以,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应关注复杂性科学。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转变历次教学大纲对基础知识方面强调得多,但在掌握哪些知识及如何去掌握等方面,各次大纲提法不尽相同。现行大纲改变了以往的提法,概括起来有三大转变:从内容上看,由原来局限于算术、珠算转向“数”和“形”两个方面;从掌握知识的难度上看,由原来偏难、偏繁转向“最基础的知识”;从方法上看,由原来只要求“知其然”转向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且,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因为发挥知识的能动作用,对当今世界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新课程标准着重加强了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课程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与拓展的过程.从课程内容、时间逻辑、存在方式、价值取向四方面廓清课程概念拓展的脉络.从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知识概念的扩充、课程自身的复杂性、国外研究视界的引入等方面分析课程概念拓展的原因.课程概念拓展的价值,使教育重点由知识转向学生,使教学方式由实施转向创生,使学习过程由占有转向建构,使课程研究由单一转向繁荣.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主要基于科学课程的理论,当前大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知识的联结。复杂性科学关于整体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理论观点,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应当从传统的精义论、均衡论和进步论转向联结论;通识教育的课程编制也应从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转向以主题为中心的关联组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课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引导者,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向辨证地用教材,从注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转向以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为主,从重视知识转向重视态度,从强调看答案转向看思维方式,从解决问题转向生成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传统角色转换就势在必行了。能否成功转换德育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就成为德育课改革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董云 《教育探索》2007,(4):34-35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管理模式应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从强调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注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从强调分工转向注重团队协作,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过程,是一种复杂非线性系统。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理论,通过分析企业创新的复杂性,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阐释了企业创新机理,认为:随机涨落是创新的诱因、自组织“双环”学习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正规系统与影子系统交互作用是创新的根本机制、新资源整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知识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复杂世界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区别于简单世界的客观存在,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非线形、整体性、开放性、奇异性等特征。产生于大规模的复杂社会实践并指向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知识也不同于普适、确定的简单性知识,它具有不确定性、境域性、整合性、涵疑性、深奥性等特征。复杂性知识的概念对于革新教学内容,通过复杂性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有效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复杂性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属性和知识发生传播的过程均具有很强的复杂特征,其中的相互作用也具有某种复杂的网络通路。知识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知识管理涉及的要素就很复杂;其次,知识管理本身还涉及管理组织;第三,知识管理的更复杂的地方,还在于知识管理是把知识创造、知识组织和存储、知识分配、传播以及应用等过程综合起来的、其间存在不断反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lexity science’s and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s understandings of human learning. Notable similarities include their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systems or collectives in understanding human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zation of systems’ internal dynamic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is that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 views activity systems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s and societal wholes as the central and determining factor with regard to human learning and knowledge, whereas complexity science asserts that there are other relationships and systems that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human knowing as well.  相似文献   

16.
伪科学是自称为科学的非科学。马克思主义历来反伪科学。反伪科学的主体是具有科学判断能力的自然人、共同体和社会;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从"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的定义中抽象出的两个具体标准,即可检验性和创新性(形式的或内容的)。伪科学的判明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伪科学是自称为科学的非科学。马克思主义历来反伪科学。反伪科学的主体是具有科学判断能力的自然人、共同体和社会;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从“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的定义中抽象出的两个具体标准,即可检验性和创新性(形式的或内容的)。伪科学的判明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是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19.
Science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daily life in a knowledge society and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any everyday decisions. As scientific problems increase in their number and complexity, so do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public in understanding these issues. Our objective is to focus on 3 of those challenges: the challenge of reasoning about knowledge and the processes of knowing, the challenge of overcoming biases in that reasoning, and the challenge of overcoming misconceptions. We propose that research in epistemic cognition, motivated reasoning, and conceptual change can help to identify, understand, and address these obstacles for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We explain the contributions of each of these areas in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knowledge,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 content of science. We close with educ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scientific lite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