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的划分是分析短跑技术的动作的基础,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学院专修和普修田径教材关于“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划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教材对途中跑动作周期分析中存在不足,确定了短跑动作周期新的划分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炜  陈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720-1722
作者曾在<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1]一文中提出"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划船式短跑技术",采用与"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经典理论"对比的方式叙述"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短跑途中跑技术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方法对我院20名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进行训练实验,训练实验表明:有针对性的造反下肢摆动伸髋和着地技术训练,能有效的改进途中跑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短跑成绩的相关训练方法,并在该技术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改进100m途中跑着地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我国短跑途中跑脚着地技术中强调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放松的传统观念,运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提出在100m途中跑脚下放着地过程的最后阶段“控制大腿下放、积极回摆小腿”的技术改进设想。将首都体育学院2000级运动系统短跑组作业研究对象实验研究,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运动成绩、脚着地技术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100m途中跑着地技术,实验组的100m跑成成绩和途中跑脚着地技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较普遍使用的田径教材中关于短跑途中跑技术教法的分析,提出了围绕途中跑技术五个要点进行短跑途中跑教学的观点,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后蹬动作作为途中跑的核心技术,它决定着跑的技术特征和效果,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技术因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途中跑的后蹬角度人手,对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指标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外优秀短跑运动员“以伸髓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和我国短跑运动员“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提出了改进我国运动员100m途中跑技术,由“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转变为“以伸髓为主导”后蹬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着地缓冲对我国男子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中外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特点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途中跑整体技术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短跑传统技术原理和长期采用的技术专门练习是造成中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差异的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短跑途中跑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中外100m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影响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成绩的主要技术环节途中跑技术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短跑运动员在着地缓冲、后蹬、摆动技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所在,得出,在途中跑技术训练中运动员下肢肌肉离心收缩能力及适宜的缓冲蹬伸膝角是我国教练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实现了支撑腿机能节省化,才能解决我国田径界在短跑训练中一直强调的提高运动员放松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16家商业银行2011—2019年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等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其经营绩效的动态影响。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短期上存在负向影响,但长期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自身滞后项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系数超过绿色信贷影响系数,这说明绿色信贷的长期正向效应还未凸显,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多元化绿色产品、增加信息披露、构建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短距离跑的技术特点和少年基础训练的特点,在短距离跑的教学训练中应重点抓好途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100m途中跑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希望对100m途中跑技术的教学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室内技巧表演项目,是充分展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集体项目之一。在裁判实践中,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裁判员的主观因素在评判中的成分显得过重。随着表演项目竞争日益激烈,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日趋凸显出来。本文从系统论和难美三项目理论的全新视角,对少数民族运动会室内表演项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动作;表演形式和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少数民族运动会室内技巧类表演项目竞赛评价体系,可为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运动训练方法,对田径中长跑项目发展与成绩提高的历史贡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训练方法对不同的中长跑项目成绩提高的受益程度不同,说明了训练方法对运动成绩提高的针对性和重要性。(2)通过对训练方法产生的过程研究,提出在已有的训练方法上的变异综合创生出新的训练方法的观点。(3)提出了未来某一项目成绩的突破需要借助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和中国田径投掷类项目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1980-2001年世界和中国田径投掷类项目的成绩,比较和分析世界与中国投掷类项目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态,从投掷成绩增长的幅度看,女子高于男子,中国高于世界。世界男女的投掷项目成绩没有大的波动,男子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负增长;中国男女投掷项目成绩都呈现增长的态势,并且女子的成绩增长幅度较大。通过对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发现,中国的投掷项目成绩是以全运会为中心成锯齿状增长,而世界的投掷项目成绩增长基本是以臭运会为中心,相对世界而言,中国投掷成绩运行的轨迹振幅大,表现出成绩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撑竿跳高冠军吴莎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推动我国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科学化进程。结果发现:吴莎助跑速度快,全程助跑尤其是最后三步助跑节奏有待改善和提高,起跳过程中左手举竿速度和高度还不够,建议从改善助跑节奏、强化举竿的意识和速度方面入手改进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微跑运动产生是城市马拉松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新事物,微跑运动组织深受到城市不同人群的追捧,逐渐成为一项新型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从微跑运动的视角研究微跑自身发展规律,分析微跑文化价值有效途径,并充实和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长株潭地区的七个行政区的微跑组织团体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微跑运动开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分析微跑运动多元文化价值。将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研究微跑运动。物质文化是微跑运动的基础,建设核心要素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项目特点是开始运动训练过程的前提,撑杆跳高是一项“有着高度空中技巧性的速度力量型跳跃项目”。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是:走技术型发展的道路;重视运动员全面发展;重视青少年的专项基础训练;重视项目的普及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短跑过程中蹬地腿和摆动腿的配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在短跑过程中蹬地腿和摆动腿的配合有三种时机,一是当蹬地腿离地的瞬间摆动腿继续上摆;二是当蹬地腿离地之前摆动腿已经开始下压;三是当蹬地腿离地的瞬间摆动腿正好下压。经过对三种配合时机的分析发现,当蹬地腿离地瞬间摆动腿正好开始下压是摆动腿的最佳下压时机,另外两种下压时机均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跑步的速度。该结论希望能够对运动员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竞技武术发展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可知: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久之计,"高、难、美、新、真"的提法也无以贴切反映其技术发展.技击特点是其最主要的技术特点,形神兼备是其最主要的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是其最主要的竞技特征,三者如何协调起来是其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