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十分契合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 活动模式,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应用。教师应当对研学旅行内涵以及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有准确理解,并重点从优先解决基础问题、规范设计与组织开 展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就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展开 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成 《地理教育》2023,(6):65-69
利用本地资源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地名为载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丰富学校课程教学的形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合肥市地名认知”研学活动为例,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研学课程,从研学方案的设计、研学活动的实施、研学活动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设计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三新”背景下,中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倡导改变以往单一课时的教学方式,重视结构化、系统化教学,推进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地理研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大单元教学,践行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理念,设置不同的单元和不同学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探秘喀什古城”为例的研学活动,为大单元教学以及地理研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理单元教学与研学实践的融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展课堂活动空间,应遵循对标性、实践性和融合性的原则。以“观城市发展,探人地和谐”单元教学为例,提出了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与研学实践融合的路径:研究课程内容,确定单元主题和单元结构;分析学业质量水平,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对接研学场地和评价任务,进行研学式单元教学设计;融合研学与教学,开展单元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组织学生通过研学实践的方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提升核心素养水平,也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在明确了研学路线的基础上,从“明确各研学点的探究主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确立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与多元性”等方面,对如何基于研学实践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当前的研学旅行设计很少涉及岩溶地貌。基于南京葫芦洞,教师可以设计以“时空对话”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对进洞前、洞内和出洞后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安排与策划,进洞前为研学旅行准备工作,进洞后以南京葫芦洞特色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为切入点,设计岩溶地貌成因、洞穴沉积物、石笋重建古气候研究、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第四纪动物群化石以及人地关系等研学活动,出洞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岩溶洞穴研学旅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古田县银耳生产”为例,从地理主题的选择、研学思路的确定、研学活动的开展、研学成果的评价与使用四个方面探索高中地理主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地理研学旅行深度融合的方法,以解决常规研学旅行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目前中学研学旅行实践中普遍存在主题单一,跨学科性不强等问题。江永女书文化研学旅行资源独特、丰富而且组合性良好,适合于开展目的地跨学科综合型主题研学旅行。在概述女书与女书文化的基础上,对江永女书研学旅行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女书文化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库,并提出了包括菜单式应用模式、综合性教学设计、融合性应用机制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女书文化研学课程资源库应用策略。其成果应用有利于推动江永女书研学旅行、促进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并可为其他文化遗产地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案例示范。  相似文献   

9.
以地处赣南山区的崇义中学探索研学实践课程校本化开发为样本,以县域特色资源建立的校级研学实践示范基地为依托,深入挖掘思政、劳动、地理与生物相关课程资源,进行跨学科项目式整合,从研学主题选择、基地课程资源价值、研学课程目标、研学项目规划、项目活动形式、研学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实践课程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0.
OBE是一种以学生预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可为地理研学线路设计与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基于OBE理论,遵循“逆向设计,正向实施”逻辑指向,建构高中地理研学线路设计范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默化与提升。文章以花溪思雅河为例,经过教师前期调研、学生研学实践、专家再次论证,设计出与高中生适配的“探源思雅河,寻找分水岭”主题研学线路,进一步丰富研究线路设计样态。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观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相契合,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真实情境,深化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立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文提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流程,并以长白山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郭欣 《贵州教育》2023,(6):55-57
贵阳市高中学校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对贵阳市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突出实践学习、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基于地方特色资源、探索跨学科综合式研学、建立评价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学"是一种行动,教师要找准研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整个研学活动中找到知识的立足点,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从动手实践、找准知识间的联系等方式入手,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研学。  相似文献   

14.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流水地貌研学为例,从研学活动的设计原则、背景及目标、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总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设计高中地理研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高中地理实验课程标准,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湛江东海岛为研学地点,选取海洋地质、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为研学主题,旨在设计适合高中生的综合性海洋地理研学活动。通过设计通明海红树林、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一长滩的研学探究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能力。最后,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总结研学活动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型是推动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文章以CIPP模式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适切性为切入点,将CIPP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之中,从课程开发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成效评价方面,构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中“地貌”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为例,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学旅行有效融合了地理知识学习和旅游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从目前地方中学研学旅行实践的实施情况来看,地理研学旅行面临着课程和师资缺乏的双重困难,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文章以枣庄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实习点之一——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研学资源概况研学旅行实践方案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成果、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大学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实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干,积极整合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围绕“探秘岳麓山”这一主题设计并实施研学活动,其流程具体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科学评价及完善反思,以期为初中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学旅行能提高学生环境观念、全球意识及家国情怀。文章以具有地理研学优势的塞罕坝为研学基地,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制订研学目标,在研学前提炼研学主题、确定研学线路及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研学中从研学内容、研学任务、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地理研学方案设计,研学结束后对研学旅行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系统总结反思,并提出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以高中地理研学线路设计为主题,以房山区旅游资源为例,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主题核心概念,以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为参考,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主题学习内容,在情境化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