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学的定义发起于20世纪,一般是以儒学为主体,包含哲学、史学、文学、伦理等各类学科,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是以经、史、子、集为一体的文化体系。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现代教育中对国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大力宣传国学精华思想的同时,国外也兴起一股强烈的中国风。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沉积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繁衍至今,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也奠定了现代文化的基础。国学经过众多学者的提炼和改进,已经大量融入现代教育中,并对我国现代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国学的界定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以及学术研究,夏商周时期,国学被称  相似文献   

2.
张怀平 《甘肃教育》2020,(3):138-138
国学,"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国学"今天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国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3.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帷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5.
正一、概念界定关于国学的概念目前并无定论。王雅坤教授指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而不只是儒家经典等狭义的国学。"她介绍,国学在中国历史上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现代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近现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称,是以儒学为主体,兼容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五术六艺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  相似文献   

6.
国学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它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伴着历史而发展。国学的熏陶对学生学习语文也有很大帮助,教师要深入分析现代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充分认识国学经典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务印书馆新学制教科书是凝聚海洋文化视域与寄托的教科书盛宴,全新的名称与种类展现出教科书的多样与完备,全新的编撰队伍荟萃学术精英,全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运动。教科书围绕儿童及其生活展开,凸显教育之人性意义;教科书设计问题并且引导探究,积极建构智能之发展;教科书尝试多样类型及编制,满足各种教学之需求。于是,从1903年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的出现到1922年新学制教科书编撰出版,经历黄金二十年,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8.
《母婴世界》2013,(10):114-115
广义上来说,“国学”泛指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狭义的“国学”则特指《诗经》、《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等众所周知的中国经典名著,它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了解“国学”的入门著作,在中国古代是蒙学教材,在现代则是孩子初步感知“国学”的启蒙读物。  相似文献   

9.
卢雨 《华章》2010,(30)
2009年底,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涉国学的"论战".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或日"国学")的问题,在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本身在现代社会有无价值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历史观、文化观的问题.本文就从国学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一下现今讨论国学的语境,并对国学现今的发展进行价值评估,预测国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谢彬 《甘肃教育》2020,(3):116-116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圣贤的思想、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让学生读点国学经典的观念普遍开来。  相似文献   

11.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构建高校后勤文化的基础,更是构建特色高校后勤管理的有力支撑。本文将"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把国学精髓中和谐、自律、责任等思想与高校后勤文化相结合,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总务处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国学教育在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国学教育"的界定"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与"西学"相对应,一些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提出了"国学"这一概念。"国学"的"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特色,它根植于我们中华文化土壤,是以儒学为核心,兼容道家、佛家思想的文化体。  相似文献   

13.
在复兴国学的运动中,章太炎追思"国学"及其承载的历史。这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主体将其"自身"作为文化主题而主体化的心智洗礼和心性历练过程,更是其自身文明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保卫以及自我启蒙。他的目的在于重建国人对现代中国认同所必需的稳定而持久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它在政治上主张:相应文化主体必须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在法治和政治等关涉人间秩序的一切事务上,形成符合本文化主体的文化传统的道德审美和价值观的意念、态度和情绪。它决定了近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话语诉求,亦是重建"国学"的政治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掌握国学中的传统文化,这样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又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师眼中的国学陈玉(岳阳楼区洞庭湖小学高级教师)五年前,在长沙聆听了南怀瑾先生的讲座,第一次听说“国学”这个词语。模糊地理解:国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最近我才比较确切地了解它的内涵。前段时间,网络上开展评选“中国十大国学大师”活动。王国维位列第一。到底什么是国学呢?我从网上搜索才明确:所谓国学就是指以释道儒三家伦理、道德、哲学等学说为主干、以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饮食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的文化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周玉林(岳阳楼区旭日小学高级教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绵延千纪,典雅厚重,泽被万民,自先秦至晚清,佳作华章浩如烟海,大家巨擘灿若群星,令人赞叹不已。严谨地说,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当今社会,繁荣和谐,为弘扬国学精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学者文人可谓是殚精竭虑,勤力劳心。那么作为以传道为首要使命的语文教师,对传承和弘扬国学,更具有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提高师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  相似文献   

16.
胡晓英 《天津教育》2020,(3):167-16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国学文化是每个中国人应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陶冶情操,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近几年随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不断高涨,在小学也掀起了学习经典国学的热潮。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国学热中,有些人往往将国学等同于传统文化,这是一种误解。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应持怎样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成败,决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讲,国学是指本国的学术文化。就我国而言,具体地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了祖国传统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中国有着五千多  相似文献   

19.
单月霞 《考试周刊》2012,(69):44-44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抑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可以说,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日积月累”部分:再有,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还涉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它是苦难而命运多舛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目睹国难日深,国学地位日趋微贱,社会道德人心日渐消沉,而西方思想文化长驱直入极显强势的时刻,为救亡图存,寻求中华民族出路,探索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如何发展做出的庄严而沉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