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自198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春晚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走向困境,受到人们的非议。究其原因,一是晚会市场、受众发生了众多变化,二是春晚的发展有停滞的地方。这种变与不变之间产生的错位,正是导致人们对于春晚认识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冯洁 《青年记者》2008,(9):42-4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自198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春晚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走向困境,受到人们的非议.究其原因,一是晚会市场,受众发生了众多变化,二是春晚的发展有停滞的地方.这种变与不变之间产生的错位,正是导致人们对于春晚认识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1,(10):118-119
草根是创新的源泉"春晚"的创新,不仅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道难题,甚至也成为全国电视观众心中一道放不下的悬念。创新难,春晚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点,几成人们共识。在这种春晚创新难的大背景下,我们欣然看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2010年9月3日播出的新节目《我要上春晚》。这一方面当然是中央电视台近期一系列体  相似文献   

4.
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年夜饭",以固化的仪式确定下来的春晚带有对集体记忆的追寻,起到了对"共同情感"的升华。本文借助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从仪式化符号表征的解释、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凝聚共识这几个角度切入研究春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施琪 《今传媒》2016,(5):102-103
春晚作为中国观众的一道除夕盛宴已经走过三十年有余,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人们对于春晚的评论越来越可以即时的展现.而在近些年的春晚播出过程中,对于春晚中种种“槽点”的吐槽也已经成为了观众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这些吐槽或是理性或是感性,多多少少都表达了对于春晚节目的一些看法.受众的娱乐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多样化,但是春晚的推陈出新显然并不能完全跟上当代受众的脚步.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别是“春晚与明星效应”“春晚与服装舞台”“春晚与潮流引领”阐述了春晚以及其对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关系.  相似文献   

6.
肖冰 《视听界》2015,(1):99-101
临近春节,春晚又成为各级电视台的重点节目。央视春晚"高大上",卫视春晚"高富帅",网络春晚灵活多变,城市台如何在三重挤压下开辟出自己的"一线天"?本文以徐州台三届"百姓春晚"为例,探索城市台春晚的特色之路。一、"百姓春晚"的创作原则作为欢庆春节的一种表现方式,春节晚会已经成为现代传播语境下的新年俗。其本源与艺术创作的本源一致:来源于百姓,传播于百姓,分享于百  相似文献   

7.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到现在已经历经29个年头。29年,春晚从一台普通文艺晚会成长为了中国百姓的新年习惯,给观众带去新年的欢乐,同时也饱受话题非议,尤其在近几年引起的舆论争议更多。期待春晚、关注春晚、议论春晚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岁末的重头话  相似文献   

8.
经过32年的发展,春晚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主题、形式和内容。国家在场、人民联欢等成为了春晚仪式性质的主要表现主题。近些年,节目形式固定、内容雷同等渐渐被人们所诟病。卫视春晚崛起、其他媒体和观众角色的转变,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春晚的仪式性质。2014年春晚升格为国家项目,采取了外聘导演的举措,开场短片体现了创造者们的思考和改变,这预示着央视春晚开始了自身的救赎,春晚的仪式性质将被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互联网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最大的主题之一。今年支付宝与猴年央视春晚合作,成为官方独家互动伙伴。春晚节目组联合支付宝,全面升级春晚互动。将支付宝"咻一咻"集五福植入春晚的节目中,使节目观众适时参与互动。据央视统计,2016年除夕夜春晚直播期间的受众总规模达10.33亿,超过去年三成。而支付宝"咻一咻"集五福的大热折射出的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互动亦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2016年春晚与支付宝"咻一咻"集五福的互动为例,探讨跨媒体互动中新媒体的大数据营销。  相似文献   

10.
办了3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新民俗"。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渗透力的增强,除夕夜亿万观众围坐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时,另一场在微博、讨论版上展开的"围观春晚"狂欢派对也在同步  相似文献   

11.
张石玲 《视听界》2008,(2):62-63
春晚是年年挨骂年年办,人们是年年骂来年年看。事实上,春晚已经成为春节一个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成为春节传统的包饺子、吃团圆饭、写春联、放鞭炮等等之外又一重要的年俗。 据收视报告显示,今年央视春晚的收视份额达到96%,在某门户网站所做的“2008年春晚满意度”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55万网民中认为今年春晚“好和不错”者加起来接近80%,认为“有待进步者”占20%,这个评价超过近几年春晚调查。  相似文献   

12.
张勇 《记者摇篮》2012,(10):39-40
为了活跃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人们自娱自乐的和谐氛围,根据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指示精神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丹东广播电视台从2011年1月17日起,开办了面向丹东地区大众的《百姓大舞台》栏目。《百姓大舞台》栏目从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一年多的时间了,其间共录制播出七十多期节目,在百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参与者异常踊跃。人们在参与节目的同时,还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快乐了生活。这一点在2012年丹东市首届《百姓春晚》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2012年的丹东首届《百姓春晚》是以"欢乐、祥和、幸福"为主题,体现"百姓大舞台,舞台我主宰,《百姓春晚》百姓办,《百姓春晚》百姓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闫利超 《传媒》2023,(S1):110-112
从1983年到2022年,春晚走过40年,除夕夜一家人团聚观看春晚也已经成了一项具有仪式感的新年俗。“不惑之年”的春晚通过40年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守正创新,形塑人们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感。2022总台春晚通过在主持人组合、跨屏互动、沉浸体验和节目创新等多方面的融通联动,为观众呈现出一台高水平、有温度、面向未来的文艺盛会。  相似文献   

14.
正"春晚"以每年数亿人的观众规模创造着收视奇迹,并由自发转向自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媒介事件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历经三十年发展。1983年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打下了深刻烙印。2005年,"春晚"由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并机播出,收视率达到95.45%,创20年新高峰①。2008年,"春晚"满意度高达84.3%②。"春晚"的收视霸主地位几十年未曾动摇。"春晚"以每年  相似文献   

15.
虽然虎年央视春晚已经尘埃落定,但似乎热度不减,网上关于春晚的讨论也始终没有降温,刘谦的魔术、赵本山的小品、到底是春晚插播广告还是广告插播春晚成为今年春晚的焦点话题。说实话,这届虎年春晚质量远不如春晚初入江湖之时,甚至也比不上去年的牛年春晚,其程序衔接不够、节目亮点不多成为广为陈诉的弊端。这也一再印证了春晚今非昔比的评价,成为老百姓一年一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大餐。尤其是赤裸的广告植入,使其令人反感的程度更是过于往年。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春晚成为了中国人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现在,中央电视台春晚已经办了28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尽管仍倍受关注.但是已经不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唯一的“文化大餐”。观众对于央视春节晚会的批评、建议也在增多,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春节前后我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有些想法,网络上对此也有些议论,我写下来同读者诸公讨论。关于春晚为了获得对整台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下简称春晚)评价的发言权,我硬撑到春晚结束的大年初一凌晨1时。接连3天,我从中央大报到地方报纸上读到了对这台人们期待半年之久的春晚的"点赞"和"吐槽",真可谓是毁誉参半。从我的观察中发现,点赞者中间,光明日报的报道和评论比较集  相似文献   

18.
"坐在家里看春晚,不如登台自己演",淄博电视台<咱老百姓的春节晚会>(以下简称<百姓春晚>)的这句宣传语在淄博可谓家喻户晓.<百姓春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开创了全国办"百姓春晚"之先河,已经成为淄博老百姓年三十晚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大餐.  相似文献   

19.
说起过年,大家必谈的一件事情就是春晚,在时间的流淌中,它俨然成为了一种仪式,更是对家的一种牵挂。羊年春晚,在不变的情谊中,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新风,像一出精彩的"大变脸"。变脸一:在内容上,新增春晚吉祥物和反串歌曲表演。央视羊年春晚新增吉祥物"阳阳",表达了"活泼阳光、三阳开泰"的美好寓意。这是33年春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吉祥物,开春晚之先河。在春晚直播结束的第二天,吉祥物"阳阳"就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  相似文献   

20.
从1990年第一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已经在这个舞台上站了19个年头。如今,他的小品成为亿万中国人大年三十不可缺少的一道“年夜饭”大餐。这么多年来,他因为春晚成为今天家喻户晓的笑星,但也因为春晚无数个夜晚在影视之家的房间里“冲着西四环狂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