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的教育价值,倡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的学习空间,也为学生明确道理,养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的教育价值,倡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的学习空间,也为学生明确道理,养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已于2002年5月正式颁布,并在各国家级试验区进行实验。课程标准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素质教育要求以及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多学科整合为一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了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教学开放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贤 《教育学术月刊》2003,(12):37-38,4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我们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教学的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随着新版课标的进一步实施,体验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犹如雨后春笋。教师们大展身手,或紧密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分别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王丽君 《考试周刊》2012,(20):130-130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的整合,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凸显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教材鲜活起来;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和实拍功能,较好地再现了学生生活场景,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在小学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性。当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效率很低,新课标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把品德与社会教学植根于生活。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对此问题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让儿童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该由纯粹说教移向实践活动,由教室移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做到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1.
华军 《小学生》2013,(8):77-77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地优化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教学,较好地理解道德观点,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些探究。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2.
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把生命教育渗透于品德课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中。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巧妙地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深入其中,充分挖掘品德课教材中可以利用的生命教育因素,让品德课成为学生热爱生命,分享生命快乐的最好场所。下面,本人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生活为轴心,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儿童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很受学生的欢迎,它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体验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责任感与行为习惯,教会他们愉快地生活,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文明习惯起到奠基作用。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是以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而设立的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贴近生活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明白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因此,也只有把生活化教学模式和品德与生活学科更好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热情。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实际,从多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