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翻译硕士(MTI)口译实践报告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口译特色、理论与实践脱节、分析以偏概全、实践报告学术化等,本文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论文指导实践,提出基于“理解、记忆、表达、应急”(UMEER)的口译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框架,以期涵盖口译实践的各个环节,反映学生的口译能力,为学生提供总结经验的模板,并对当前的口译教学理念和方法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凤玲 《英语广场》2020,(10):50-55
作为新兴的专业硕士学位,翻译硕士(MTI)已陆续在国内各高校开设。本研究以西南地区一所理工类院校MTI专业研一至研三学生及部分MTI导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在MTI论文写作,尤其是在翻译/口译实践报告、翻译/口译实习报告写作上的认知、困难、需求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目前以该校为代表的MTI论文写作状况。最后基于对调查结果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总结和讨论当前MTI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将来的MTI论文写作教学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践报告是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类型之一。英文摘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篇组织结构分析能够有助于该部分的写作与教学。鉴于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Swales的体裁分析理论,从全国16个省30个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院校系统抽样60篇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30篇口译和30篇笔译)自建语料库,采用语步分析研究方法得出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的语步结构模型,进而对比该语步模型在口译和笔译两个翻译硕士学科专业语域中的异同。研究结果得出,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的语步结构模型包括6个语步和11个步骤,并呈现专业性的语言特征和范式。同时,受学科差异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该语步模型中的部分语步在口译和笔译两个学科的英文摘要中表现出不同的修辞地位。本研究以期有助于翻译硕士实践报告的写作与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字口译是口译工作者所遇到的一个翻译重点和难点。本篇论文将结合笔者的口笔译实践经历,从中英文在数字表达法上的差异、主要类型数字翻译方式的归纳以及数字口译的解决办法这三个方面,论述数字口译的相关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中英文在数字位数和度量单位上表达方式的不同。紧接着,对整数、倍数、百分比和分数等主要类型数字的翻译方式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归纳。最后,分析了如何应对口译中的数字问题,应当不断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合理运用笔记。  相似文献   

5.
两会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产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英对照本也有很大的翻译参考价值。政府报告可以归属于中央文献翻译之列。知网上显示,目前有关政府报告的论文大多从口译策略进行研究,很少从笔译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CATTI应试角度分析、探究2017年政府报告翻译策略,以期给翻译爱好者或备考CATTI考试的考生些许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翻译单位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兴起,将翻译单位引入口译之中也值得探讨。本文在分析翻译单位的定义的前提下,阐释了口译的特点,并将两者相结合,进一步阐述了该命题在对口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指出国内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经历了从翻译项目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三种拓展为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四种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仍然没有将学生发表的翻译作品纳入学位论文的范畴。本文认为,将“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的模式纳入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国内其他专业学位也有类似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的理据、概念与内涵、评价方式与指标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些有关翻译标准的基本问题,经过长期研究发展似乎已在理论上取得了相当共识。然而每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着重于实践的口译就会发现,一些看似解决了的理论问题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却并非如此。传统翻译理论本质上着重笔译研究,虽说对口译同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终归不能一言代之,时而总会露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文章根据口译规律特点,从口译实践认知出发,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BTI的口译课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把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入口译课程之中,以期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和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学生的实践,使其理解口译工作的过程特点,提高学生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模式和模板问题。基于此前对首届MTI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调研,提出将现行MTI指导性培养大纲规定的项目、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论文模式调整为五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并就五种学位论文模式分别提出了一套参考性的写作模板。  相似文献   

11.
张洁 《海外英语》2015,(9):151-153
该文为一篇口译实践报告,笔者通过参加以色列专家宁夏行——农牧组的翻译工作,学到很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节水灌溉、有机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要做好口译工作需要充分的译前准备以及适当的临场应变策略。在本篇报告中,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在此次工作当中的翻译实例,说明充分的译前准备对翻译的质量有积极影响,而译前准备不足对翻译质量有消极影响,并向读者说明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译前准备工作,以及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如何快速地进行临场应变。并且通过案例分析,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译前准备的作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希望本篇实践报告能对译员进行此类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为一篇口译实践报告,笔者通过参加以色列专家宁夏行——农牧组的翻译工作,学到很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节水灌溉、有机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要做好口译工作需要充分的译前准备以及适当的临场应变策略。在本篇报告中,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在此次工作当中的翻译实例,说明充分的译前准备对翻译的质量有积极影响,而译前准备不足对翻译质量有消极影响,并向读者说明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译前准备工作,以及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如何快速地进行临场应变。并且通过案例分析,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译前准备的作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希望本篇实践报告能对译员进行此类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将规定的项目、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论文模式调整为五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通过对704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撰写指导工作存在不足。随着语言服务市场的发展,这五种学位论文形式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对学位论文形式、写作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国际贸易合作日益增多,对商务口译的需要应运而生,相比其他翻译,商务口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释意理论作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对指导口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分析了译者在商务口译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翻译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在翻译标准问题的研究上,却长期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至今尚无定论。无论是"直译求信",还是在译界影响力极深的"信、达、雅",其研究的方向也更多地侧重笔译。口译和笔译作为翻译的两种主要形式,同属翻译学科,在口译的实践过程中,是应该遵循笔译的翻译标准还是遵循其特定领域的翻译标准?文章依据翻译的定义对口笔译的特点进行对比,结合口译实践,辩证地探讨了口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翻译推动了世界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直至20世纪初,随着世界上各个国家来往日益密切,口译议员队伍有了大幅度发展,口译也逐渐变成了一种职业化的双语言语交际工作。口译的研究相比传统的笔译,更为抽象。而基于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和玛丽亚娜·勒代雷创立的释意派翻译理论,口译应以交流为目的,以解释为原则。以释意派理论探讨口译翻译策略,旨在探讨释意派理论对口译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燕 《华章》2011,(35)
释意理论是口译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是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在其长期口译实践基础上创建的.本文旨在分析释意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口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谈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释意学派理论的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脱离原语言外壳",使翻译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过程上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当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时,对翻译本身和口译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特点出发,探讨了日语口译及日语口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成为二语习得的新领域,为翻译研究及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口译语料库指收录根据口译视频或音频资料转写而成的文字材料的语料库,其建库目的旨在研究口译策略、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和口译过程。口译语料库可以划分为口译平行语料库和口译可比语料库。口译平行语料库收录口译语料及其源语文本语料,这两类语料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通常应用于口译中不同语言间的对应关系,口译策略和口译语言特征等领域的研究。口译可比语料库收录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的目的语口译语料及目的语原创口语语料,这类语料库对口译语言特征和口译规范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学东渐”和晚清翻译史上最为重要的翻译方式之一,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最初主要以外来口译者与本土笔述者之间的双边协作方式展开。这种方式,一方面历史地反映出这一翻译模式在晚清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作形态,另一方面亦反映出此间中西跨语际、跨文化交流的日常展开方式。而这种翻译模式或翻译实践方式中的外来口译者与本土笔述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亦形成了一种“在翻译中翻译”的翻译形式,其中口译者的“意译”或“口译”,都需要笔述者的“意会”与“言传”来得以转换落实。而无论是“意会”还是“言传”,又都关涉着或者受制于笔述者与口译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种关系的考察,亦就是对晚清翻译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翻译方式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