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的体育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学科文化是指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学科文化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而产生的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并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积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包括多种因素,主要有:体育学科价值、体育学科方法论、体育学科语言、体育学科的学术风格.体育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复杂的结构和因素.体育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文化特点.体育学科文化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直观形象的语言风格、直接实效的行为方式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学科建设中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功能;认识体育学科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体育学科文化与体育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是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之解读及其应对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入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切实把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机遇,促动体育学科提质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以ARWU、Q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一流学科和国际知名体育大学的学科为参照和对象,围绕着“什么是世界一流体育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线索,对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指具有一流体育科学研究和一流体育人才培养的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主要包括适应性的学科方向、相宜性的学科组织、卓异性的学科生源、适宜性的学科制度建设4个方面。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应以组建国家顶级学术团队为抓手,学科升级和细化,加强体育学科方向的顶层引领和基层实践细化;实施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加强学术人才培养;以大学基层体育学术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学术组织的学术产出能力;以“四学”为主题主线,加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必须重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和其它哲学社会科学一样,体育社会科学的管理体制既存在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协调的方面,也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繁荣体育社会科学,必须依靠改革,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在活力,优化配置资源,增强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论文。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学术创新,支持对重大学术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及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6.
一、《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论文。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学术创新,支持对重大学术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及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7.
体育文化学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由人的身体运动发展出的文化;自然科学是体育文化之根,人文科学是体育文化之母、社会科学是体育文化之翼;关于体育文化的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诸多独特的学科属性,这些属性的学理分析,对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建设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体育社会学在中国已经走过30多个春夏秋冬,其学科地位和学术成就得到了体育学术界、各级政府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及全社会的基本认同。运用文献法,从学科知识形态、组织形态、活动形态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学科领军人物断档、学术组织萎缩、除社会体育外,中层理论建设的成果尚未问世、对学科发展的新动向认识不足、忽视质性研究的倾向依然存在等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最后,在结束语中强调,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伟大的时代,回应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上海市8所非体育院校"211"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认为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基于本校教育特色,挖掘学科融合潜力,构建体育学科新的创新点,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同时,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注重科研,形成稳定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0.
陆亨伯  李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97-1398,1401
加强学科建设对体育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运用系统原理,确立指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学科建设原则,进而提出体育学科建设的体育学科系统内互联,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互联,体育学科与学科外系统互联的完整工程,并得出:凝练学科特色是生命,加强师资队伍是关键,争取政策和经费是保证,提高研究型学术水平是核心,突出精品工程是基础.其研究结果为体育院校决策学科建设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基于学科形态演变的视角,从学术思想和学术知识两个维度对中国体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谱系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厘清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将对中国体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中国体育学的学术谱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中国体育学从体操科、体育科、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到一流学科的演变历程中,学术思想经由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民族体育思想、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赓续创新,学术知识呈现泛教育性、学科性、多元性、交叉性和中国化的成长特性。总体展现出学科旨归与国家需要相统一、学科方向与思想赓续相统一、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相统一、学科形态与学科制度相统一、学科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统一的谱系特征。以此为启示,坚持马克思主义体育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融通体育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打造体育学经典教材与著作,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学学科体系,探索体育学家的培养之道,应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及其在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概况,通过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社会体育学、奥林匹克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学7个方向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并就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提倡"体育学术化"是吴蕴瑞体育思想的一贯主张,也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吴蕴瑞在推进体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原则,成为了体育学科建设的思想基础。这一套操作思维原则是:集思广益、厚积薄发;关注全球、引领改革;学术开道、课程奠基;学科整合、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科的评估结果和指标体系的分析对比,指出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体育学科发展应该抢抓机遇,保持坚定发展的定力和勇气,注重提高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抓好教学这个根本,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质量和成效。具体做好体育学科发展中各个重要环节的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也具有或应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陕西师范大学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资源的交叉与渗透,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学术潜力和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的实践表明,大学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可以直接服务社会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的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在人们的观念中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在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路径的选择上优先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在学科建设和资源投入中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大好机遇,以较小成本取得较大收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如何通过艺术类专业的植入,提升体育院校的品位、精神内涵,发挥其在学校"立德树人"和"全环境育人"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研究认为,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是促进创"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与影响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环境育人"的需要;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增强体育运动的表现价值与艺术修养的需要;是促进艺术学母学科发展,丰富其学科体系、提升其内涵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应当科学定位专业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应当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平台,深入挖掘"体育艺术"学科内涵,为实现"体艺融合"提供支撑;应当创造更多的、无愧于学校发展的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挥艺术教育实践功能,优化和提升各学科专业教育质量,积极构建多样性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学科设置的混乱以及配套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不规范等问题。对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两者存在社会背景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建设的核心,而人的因素又是学科建设中最为根本的.因此在学科建设中以人为本显得重要性,只有以人为本来促进高校学术队伍建设,选准学科研究方向,并搞好学术管理及绩效评估,高校的学科建设才有可能获得根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体育科学体系谈《中图法》(三版)体育类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80年代以来,人们对体育科学体系的讨论,提出:体育科学体系可分为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管理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自然科学。体育哲学是4大部类的共同指导学科。文章着重就G80的类名、G8体育类的体系、体育哲学的位置、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管理科学的列类、体育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文科学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母本”,理清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理路,厘清人文科学的“边界”、发生、发展、特质、价值取向和一般属性并因之妥善处理好研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对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建设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