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于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出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规划纲要>指出了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六项发展原则;三个应处理好的关系;做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为红水河流域经济繁荣及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关键词分析法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对文献进行了定量学分析。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要以文化生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主体上集中于广西区内,研究群体规模和数量不足,缺乏持续研究的内生动力和互动型研究;研究质量上具有一定水准,成果数量保持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上大多呈现出以归纳、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范式;研究思路上常用于问题对策型的研究模式,文化生态学研究模式则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国内民族传统体育基于文化生态学研究发展趋势,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未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红水河流域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为弘扬和发展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民族体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并推广民族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韦丽春 《体育科研》2007,28(5):36-38
通过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的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指出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结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保持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弘扬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析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对红水河流域壮族聚居地传统体育的形成及社会功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不仅与民族的心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壮族的生存环境、宗教祭祀、传统节日、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且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健身娱乐、表演与竞技、促进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军  刘小明  向军 《体育科技》2015,(1):25-26,29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策。研究发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主要生态危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商业化过度开发,竞技化趋势明显,传承危机日渐加剧;提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开发民族体育产业,加强政府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前景,并提出要顺应"世界一体化"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红水河流域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融入中国大体育文化圈甚至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韦李 《体育科技》2012,33(2):24-27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得到普遍实施,存在问题是:"工程"宣传欠深化、健身项目单一、体育骨干缺乏等现象。提出:加大乡镇、行政村级"工程"宣传力度;加强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组织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本地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和组织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