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资料特别是会计资料应该是真实、完整、及时和有用。在信息披露时,一方面要求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行强制性披露,另一方面还可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发展、筹资需要、影响股票价格等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文章简介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提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意义、分析了自愿披露信息资料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伟  刘丹 《科技与管理》2014,16(6):82-85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仍以强制性的财务信息公开披露为主,有关社会责任的非财务信息以自愿性披露为主.然而大部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动力严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合法性及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将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归于员工、股东、政府以及公众四类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满足四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可以提升公司的声誉及财务绩效,这对加强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主决策的行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上市公司会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但是,单纯受利益驱使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可避免会产生信息偏差,需要适度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4.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主决策的行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上市公司会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但是,单纯受利益驱使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可避免会产生信息偏差,需要适度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让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重要途径。合理有效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社会价值的体现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来保障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施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将从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研究。通过对两种披露的分析,探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2006年沪市A股制造业24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VED1来测度上市公司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实证检验了公司特征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比例有所提高,但整体披露水平仍然较低,行业间差异较大,披露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2)公司规模、行业类型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上市公司、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3)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不影响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翔宇 《大众科技》2006,(1):136-137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体现资本市场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许多大公司展示“核心竞争力”、沟通利害相关者、描绘公司未来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国内外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效应下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网络效应的市场中,企业往往采取自愿性创新披露的策略,这与传统的观点背道而驰。为此,建立了一个网络效应下的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研究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竞争者的产品可替代程度和企业的创新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强度和竞争者产品可替代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程度具有负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披露决策是在综合权衡以上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之后所作的理性选择。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科技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3个维度(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和战略信息)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运用多元分组回归方法对2013—2017年沪深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愿性信息披露内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战略信息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正向拉升效应。随生命周期阶段不断演进,企业对3个维度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意愿持续减弱,权益资本成本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财务信息和战略信息的权益资本成本效应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并在成熟期达到最强;非财务信息的权益资本成本效应则逐渐减弱。因此,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应尽可能提高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水平,以求权益资本成本效应最大化,另外战略信息的披露因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效应,企业在对其披露时要尤为谨慎;政策监管部门应当制定更加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和内容格式并且连同上市公司积极引导资本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3年CDP中国报告涉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共压力对于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偏低,碳信息披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节能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数据等关键披露内容存在缺失;(2)政府压力中的行业属性和股东压力中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社会压力中的媒体关注度和媒体倾向性能够显著促进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3)控股股东性质与外资持股比例虽然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银行贷款率和机构持股者持股比例对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5—2019年重污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创新产出在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环境信息披露可通过创新产出来影响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的"U"型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监管力度较强的企业,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显著。这为企业引进人才、科学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加强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程新生  郑海埃  程昱 《科研管理》2006,41(1):161-173
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相关信息披露的反应及分析师跟踪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能增强投资者的价值认同,分析师跟踪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但有作用条件。具体表现在:分析师跟踪能加强投资者对创新优势信息的认知,但在创新内容信息披露方面只有明星分析师才传递了增量信息,并受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是有市场影响力的,但大多数分析师的深度信息挖掘和解读能力有待加强。本文研究拓展了信息披露影响市场效率的途径,增补了分析师作用的经验证据,对企业信息披露决策和资本市场分析师角色识别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特假说”,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环境规制的创新,是否同样能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选取2013-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倾向匹配得分法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PSM-DID)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而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发挥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力,需要适宜适度,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14.
Priv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issues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rena.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platforms requiring users to disclose personal information exposes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that only focus on users’ voluntary disclosure. In this study, we define two modes of users’ priv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voluntary sharing and mandatory provision. Using the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 we built a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context, motivation, and benefit–risk ratio on the user's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voluntarily or mandatorily.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voluntary sharing is more likely to be driven by positive factors, such as perceived benefits, social network size, and personalization, while mandatory provision is affected b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ge, privacy policy, and perceived risks. One of our interesting findings is that perceived risk has less impact on voluntary sharing than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When encouraging users to share information voluntarily, platforms do not need to pay as much attention to reducing perceived risk as in the mandatory providing mode, but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perceived benefits. Being the first to classify and compare the priv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des of SNS users, our research enrich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opens up new avenues for researchers and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相似文献   

15.
乔旭东  陈亮 《预测》2007,26(4):22-28
本文以2004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作为研究基础,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事件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分析了年度报告自愿披露水平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发现自愿披露水平对股票流动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自愿披露水平正向变动具有流动性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6.
田虹  姜春源 《情报科学》2020,38(12):98-104
【Purpose/significance】The requirements and appeals of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the Chinese govern⁃ ment and the society have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However, China's current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 nism is still not perfect, and scholars need to conduct more detailed research on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The paper l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mapping to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 closure systematically, and provide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n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thod/process】This pa⁃ per studies 1810 articles on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SSCI journals published on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from 1998 to 2019. Through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and knowledge network analysis tool Citespace show the research hotspots, status quo and trends of further studied.【Result/conclusion】By using the knowledge mapp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papers of the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e can understand that the researchers’dire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dis⁃ closure of CSR information, corporate carbon informati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rporate accounting infor⁃ mation and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tc. These papers mainly based on its pre-exist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make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the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external stakeholder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7.
孙振杰 《科研管理》2020,41(6):149-156
本文明晰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对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的影响路径,在理论上探究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引入了交互和中介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检验。通过对疫情期间民意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对民众的信息公开满意度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在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和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存在调节效应,即在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与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质量的交互影响下,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得到了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8.
亚琨  罗福凯  王京 《科研管理》2022,43(2):27-35
   本文以企业创新的环境效益为切入点,选取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成本的影响,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环境导向性,并分析技术创新影响环境成本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下降,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等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稳健;且技术创新呈现“环境导向”,与自愿性环境成本相比,技术创新或通过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更有利于强制性环境成本的下降;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重污染企业及环境规制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的环境经济后果检验,验证了创新的环境增益效应,还为企业投资方向选择、社会责任履行和政府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境规制与产业创新问题关系到地区乃至国家产业链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运用成本和收益分析, 解析企业创新与环境规制内在机理;基于江苏省制造业2004—2014 年19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Eviews 实证分 析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呈U 型,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企业技 术创新水平先下降再上升;另外,企业规模和企业净利润与企业创新水平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与 企业创新水平关系不显著。因此,制定合理适度的环境规制,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创新,同时应辅以合理的企业 规模及与本产业相匹配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才引进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