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小学教师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师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弱化,高师专业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钩。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形成高校与地方的稳固合作联盟,有利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现。各方应达成共识,实行“高校一小学为本”办学模式,把高师和小学引人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中,以推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师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弱化,高师专业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钩。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形成高校与地方的稳固合作联盟,有利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现。各方应达成共识,实行"高校—小学为本"办学模式,把高师和小学引入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中,以推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28):11-12
本文立足小学教育专业,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共同参与,三方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推行G-U-S培养模式,形成高校、地方政府和小学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重视小学教师能力培养,促进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几经变迁,大致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两条发展路径.学历教育模式经历了从"中师模式"到"高师模式"的发展变迁,其中"中师模式"几乎主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小学教师培养.在职培训模式则经历了从学校自主培训到多样化继续教育的模式发展.21世纪以后,这两条路径逐渐走向融合,开始探索构建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不过,由于高校、政府部门、小学三者之间仍存在顶层设计模糊、发展理念偏差、管理与评价机制差异等合作障碍,仍需进一步厘清各方角色与职责,才能建构稳固长效的三方合作平台,深化完善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是农村地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条件差,广大教师难以接受高层次培训以及高师院校学生实习困难之现实状况形成的一种将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有机结合的新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与农村小学建立起“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有利于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只注重职前的教育,职后教育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要使小学教师能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一方面要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造就未来优秀的小学教师,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的适应性,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教育模式既是师范生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又是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桥梁.本文试从“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意义、模式、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这一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强师范教育实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要借鉴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培训模式,推广多次见习、分期实习的教育实践改革方向;要制定和完善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双方指导教师的资质标准和职责要求;要建立由师范院校、小学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三方共同管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的制度;要加强院校合作、稳定实践基地、增加师范生临床实践体验,探索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探索,集中培训有利于学科专业知识的提升,而就地培训能扩大基地教师的受益面,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开展可促进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促进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智力技能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学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应,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为适应小学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而采取的重要决策。随着小学教师层次的提升,小学教师智力技能培养被推到小学教师培养的前台。  相似文献   

10.
为小学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小学师资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最根本的任务。根据核心素养的理论要求,高校应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教师教育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体现半童性等,从而初步形成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凝练为: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初等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研究,是把高师生放在小学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持续地培养,把教师的培养过程看作一个实践的过程。高师生在服务小学中学习,在接受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充分显示了师范院校独具的教育特色,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伙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尝试与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大学与中小学以建立伙伴协作关系的方式实现。通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实践尝试与省思,开辟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建立充分发挥教育研究专业人员作用的有效方式,使中小学在与大学合作中获得新的发展力量,促进教育教学知识的生成与建构。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师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建立远程教师教育的准入与退出制度,推出一批特色课程、精品专业,打造远程教师教育品牌,整合各类教育机构与教育资源,建立区域性的远程教师教育网络,建立远程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加强远程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教师培训标准与教学要求逐渐统一;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师教育模式多样化;教师职业稳定性增加;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是立足于中小学校本研修、立足于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承上启下,介于区教育行政、政府督导与基层学校之间的业务指导机构,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合作教育的现实作用和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作教育是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地利用学校和社会现场两种环境、两种资源,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教育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如高等工程教育质量问题、就业问题以及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引领的作用。教师的道德境界具有高层次性,教师的道德意识具有自觉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典范性,教师的道德影响具有深广性。教师职业道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主要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