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萍美  孙江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14-15,26
体育是文化的载体,源于西方的竞技体育从很多方面都辉映着西方文化的特色。首先,竞技体育极好地体现了西方文化重“竞争”的特色,其次,竞技体育处处散射着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科学精神,再次,西方文化重“法”的特色在竞技体育的评判中也得到了体现,最后,西方文化重“个性”的特点在竞技体育中也发挥到了极致。竞技体育的以上特色正是我们东方的民族传统体育所欠缺的,对此我们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以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1):11-15
以竞技体育为形式的古代奥运会独具了人文气息和教育理念,促进奥运会复兴与传承。竞技体育的永恒价值是教育、文化、精神、引领大众体育和转换社会风险,由此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竞技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探究竞技体育的自身特点和见证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竞技体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文化层面着手,探析中国竞技体育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让竞技体育独特作用伴随着中国建设强大祖国的核心目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上合着中国前进的脚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核心内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现代社会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文化现象重要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当然应具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要求,具有自己的文化品格.竞技体育精神是运动队和运动员在竞技体育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竞技文化现象,主要包含奥林匹克精神、竞技精神、民族精神、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心念力、竞争力和战斗力是竞技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制度文化建设是竞技体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既有传统文化影响也有社会现实原因。竞技体育中存在着倒注、抢注、复注、改注四大问题注册现象,反映了我国竞技体育制度文化在法理精神、制度理性、制度创新方面的缺失,并由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北京奥运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竞技体育的发源,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传统竞技体育的始端,“酒神精神”是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典型表征,“日神精神”是中国古代竞技体育文化的真实写照。北京奥运会即将展现出奇特的人文意蕴,东方文化温和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尖芒,西方体育精神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平竞争理念和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6.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和谐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陈中林 《体育学刊》2007,14(2):41-44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孕育着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4个方面: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但现实中,对这一和谐精神破坏与背离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金钱利益导致物欲横流,生态环境失衡引发竞技体育可持性发展的危机,暴力行为侵入体育圣地,强权政治将竞技体育作为扩大影响力的工具。种种阴影侵蚀着现代竞技体育和谐理念的根基,但在崇高的竞技体育精神的指引下,人们以各种方式呼唤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家园”的回归和“绿色体育”蓬勃兴起,以期在竞技运动中实现体育全面的教育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精神的完善和补充,都有助于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内涵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中、西方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竞技体育间的冲突和融合的全过程,讨论了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基本思路。指出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形成,既要吸收和引进西方竞技体育的先进理论和枝术,又要认真地总结我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实践经验,更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综合提炼出符合中华民族特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式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众多的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现象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断产生,主体懈怠、客体限制、环体局限与介体困扰成为竞技体育文化动员所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加强竞技体育文化动员的组织引导,完善“体教结合”,建立体育事件应急处置平台,优化竞技体育的制度结构,是走出当前竞技体育文化动员的困境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清楚,全面的表述竞技体育文化的形态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主要从竞技体育文形态的物质、体制、精神、意识4个层面说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从3个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竞技体育具备公共服务的特征;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对公共服务反哺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竞技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营造浓厚的竞技体育文化的氛围,促进竞技体育文化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完善竞技体育对公共服务的文化反哺功效,从而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之伦理精神——善的导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伦理学价值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伦理精神进行多视角探寻。竞技体育伦理精神———善,实质表征了竞技体育的道德性和价值性;主体和追求具有多个层次;内涵了理想、目的、规范、主体精神、品质和行为等方面;包含两个维度,即竞赛伦理和社会性伦理。发展竞技体育善应继续宏扬奥林匹克精神,并可引入中国伦理文化的合理成分;竞技体育历史和现阶段发展中,善与真还一定程度地处于分裂状态;发展竞技体育要防止真理与价值、科学与道德的分裂。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竞技体育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高校竞技体育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先进、组织合理、运作规范,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议我国建立高校体育联盟,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筹资渠道,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的师资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体坛中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主流体育文化地区与非主流体育文化地区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并从国家文化外交战略的高度,就中国竞技体育在消除国际竞技体育不均衡发展现象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时代竞技体育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竞技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一些价值原则和意识观念成为大众共同的追求,成为一种文化生存样式和范式.随着时代的演进,竞技体育精神、价值观念也逐渐演变.技术理性、意识形态、消费欲望等等文化力量正在从不同角度消解着竞技体育固有的文化内涵.在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中,有必要对大众文化时代的竞技体育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批判,扬弃各种对竞技体育不断异化的文化因素,从而建立起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为宏旨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高度统一的整体,是体育界所共识,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人才成功的思想境界.从竞技体育的精神、特征以及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功效.这篇文章并不是否认非竞技体育就不能发挥体育的功能,而是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探讨教书育人的新思路,进而为竞技体育在学...  相似文献   

16.
“兴奋剂”──负面文化的劣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兴奋剂”──负面文化的劣种元镇在人们创造竞技体育灿烂文化的同时,一种寄生于竞技体育,又腐蚀着竞技体育的负面文化——“兴奋剂”滋生着,如同阴沟里的污秽散发着臭气,弥漫着瘟疫。有人称它是一种顽劣的癌症,最终可能会吞噬掉竞技体育本身。它的产生并不让人奇怪...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以湖湘文化与湖南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案例,探讨区域竞技体育发展背后的文化源流.认为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有:舍生取义的胆魄锻造运动场上的"霸蛮"精神,经世致用的学风铸就金牌战略,在"女、小、轻、巧、水"项目上突破,走精品工程之路,敢为人先的"思变"孕育运动训练体制上的创新.负面影响有:经世致用之风产生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对运动员的终极关怀缺失和对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够,"楚才晋用"的狭隘人才观念使体育人才流失严重.启示:区域竞技体育的建设应发扬区域文化的积极效应、摈弃消极影响,区域竞技体育和区域文化在良性互动中共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决斗的法典——竞技文化的一个核心镜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云亭 《体育科研》2006,27(2):29-33
决斗是西方盛行一时的社会现象,也是古已有之的古老遗风。现代社会中日益升温的竞技体育就是决斗理想的最完整载体。奥运会、世界杯等超大型的竞技项目都在用各自的语汇阐释了决斗的内在精神。决斗的天然文化含义正在以竞技体育的方式指导着人类的进化脉络,由决斗缔造的文明与文化体系也成了后现代时代到来后人类唯一值得信赖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李娜爱不爱国"事件是我国竞技体育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转变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众多议题中的一个典型个案,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角度对此事件展开社会学研究。通过论析职业网球文化的娱乐本质,阐述了其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认为对于职业竞技体育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认识上的差异,是此类体育社会事件产生的深层原因所在。提出在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进程中,应重视与国际职业体育文化的交流,充分认识职业体育的娱乐本质,通过向社会传递体育文化精神,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中去,实现职业竞技体育对于个体、社会、国家发展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与和谐社会构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对于民众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包括:1、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文化;2、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3、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促进体育消费市场腾飞;4、推动社会民主与法制进程。消极方面包括:1、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不合理;2、退役运动员安置体制混乱;3、精英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矛盾;4、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