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学与儒教     
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是当时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术团体,被称为“显学”。当时儒学只是理性的政治哲学,也可以说是政治智慧。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更受重视,在两汉之际就产生了迷信儒学的纬书,对孔子与儒学加进了一些神奇的内容。从那以后,历代当政者都要到孔子庙祭祀孔子,这就产生了信仰儒学的儒教。简单地说,历代书院是传承理性的政治智慧,各地的孔子庙则是出于信仰儒教,祭祀孔子的地方。这就可以明确了儒学在书院中传承,儒教在孔子庙中持续。儒学与儒教并存于世,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各自发展,不必要求统一。  相似文献   

2.
《论语》阳货篇中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句历来颇受争议,其中对"女子"一词的解释更是莫衷一是,甚至被认为是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通过对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对该句中"女子"二字的探索分析,能够得以明晰"女子"二字并非指"全体女性",从而证明孔子并无歧视女性之意。  相似文献   

3.
<正>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之学、致用之学。在儒学与孔子热的背景下,过度演绎孔子故事与传奇已让孔子面貌有些失真。中学历史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基于家国情怀向学生传播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回归成一位可敬可爱、可亲可近、可圈可点、温柔敦厚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让学生感悟"至圣"也是在困厄与磨砺中产生  相似文献   

4.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并非孔子不言道。孔子对"道"的叙述集中于人伦日用之道,是落实于实践操作层面的"道"。无论进则以政治为业,抑或退则以学术为业,孔子之"道"须臾不离己身,孔子对于信念伦理,体现在信念伦理之"直";对于责任伦理,体现在责任伦理之"忠恕"。  相似文献   

5.
儒之内涵,当以《说文》"儒,柔也"最为根本,但对其理解,似多有未得其义者。察所谓柔,一应指儒者温文柔和的人格修养特征,二指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以礼乐仁义治天下,反对武力霸道。有论者说儒以耶稣比孔子,以犹太教比儒学,立说不可谓不巧妙,但究竟还要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追寻儒学之根,是即周代的师儒教育制度。儒本为王官职守之一,后流为一种社会职业,至孔子则改造为具有特定社会理想的道义追求群体。为说明儒的的社会角色影响,荀子曾根据儒学标准划分天下王公士庶品类,此为荀子论儒最可注意者。因为儒与中国古代社会之关系究竟如何,此论实有大可玩味者,因为其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似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荀子之论。  相似文献   

6.
<正>齐鲁访碑第三天,在倪文东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孔子故里——曲阜,开启了新一程——"三孔"的访碑之行。曲阜,古为鲁国国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被称为"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并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以及学术价值而著称。此行首站,我们来到"孔府",感受孔子的治学之道。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可见历代君王推  相似文献   

7.
"礼"是儒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扬弃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同时,兼采诸家之长.孔礼与荀礼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1 孔子不仅为封建社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学一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心议题的传统也源本于孔子,而后之为人君者与后之为士大夫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依据,就正是孔子所规定的道德修养准则。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就兼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项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道德修养准则,  相似文献   

9.
徐丽华 《学语文》2007,(5):44-44
对女性的文化定位,似乎从人类开创之时就已下了定论。据《圣经》记载,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亚当,又从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孔子《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长期以来,女性被看作是男性的陪衬,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  相似文献   

10.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使得礼乐文化粲然大备。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从周公这里汲取的思想资料。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制礼作乐是儒学的开山之举,河洛大地是儒学的发源地。相当长的时期内,儒学一直号称"周孔之教"。南宋将《孟子》由子书拉入经书中,到明代才有了十三经的称谓。这样,儒学便被称为"孔孟之道","周孔之教"的称谓反倒掩而不彰了。对于儒学来说,周公起着先导、启发的作用,孟子起着发挥、阐释的作用,周公的作用要比孟子大得多。  相似文献   

11.
子贡提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并非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的另一种表达,而是对孔子恕道的发展.孔子恕道,基本是在统治集团内部地位较高的统治者对地位较低者所行,是在封建制、宗法制下对统治者的道德期许.在制度层面,孔子恕道是依附周制的.而子贡恕道,较多关注个体权利,蕴含个体追求平等、自由的萌芽,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变迁背景下产生的全新命题.澄清孔子恕道与子贡恕道差异,有助于认识先秦儒学丰富性、多样性,对今 日之继承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3.
儒学实践理论概念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孔子创立儒学开始,实践便成为其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然在传统儒学中,实践往往被局限于道德范围之内。儒学要发展就必须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时代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而儒学实践理论这一概念将传统儒学的道德实践和现实时代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儒学实践理论是儒者以仁爱为内核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论创新的建构的哲学,即在儒学实践理论这个概念中,其主体是具备道德价值、强调个体的修为、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识、在道德价值观照下去审察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工作者和思想者,其理论的内核是仁爱,其中心内容是反思时代问题和理论创新,其本质是建构的理论哲学。  相似文献   

14.
对何伟先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有:1、对孔子研究应一分为二,不能混肴真假孔子;2、对孔子思想史地位的分析.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3、什么是“国学”.把儒学作为“国学”是复古倒退吗?4、孔子思想与科学、民主并行不悖。进而对当前“孔子热”提出了一些尚显稚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是否含有人权思想存在两种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具有人权思想,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孔子根本不可能具有人权思想。笔者认为,孔子在保障君权、宗法等级的前提下关注到人们的生活、教育及安全,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带有人权色彩的观点如“爱人”等,但和人权思想相比是不彻底不完全的,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黄老与老庄都是指道家。 从先秦时期直到西汉初年,儒、道两家在政治上、学术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世之学老子者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儒家最崇尚尧舜之道。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孟子则从尧、舜、皋陶,搞“英雄排座次”,一直排到孔子。为了压倒儒家,“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  相似文献   

17.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被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授儒学,不然杀头。弟子都很为难,只见…  相似文献   

18.
1985年6月10日至14日中华孔子研究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孔子思想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和有关教学研究人员近三百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并向大会提交论文一百二十余篇。大会的宗旨是繁荣学术、探索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张岱年所长在开幕词中指出:“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盲目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时代在前进,我们的任务是对孔子和儒学进行科学的考察,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因此,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二,要坚持“百家争鸣”自由讨论的正确方针。”大会宣布中华孔子研究所成立,通过了中华孔子研究所《章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体现了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创立儒学又亲自践行儒道,但却不能在“三立”方面达到完美,或取得完全的成功。儒学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被后人发扬光大的。我们今人评述孔子,分析他的成功与遗憾,可以从中感受先哲的人格魅力,体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髓,对我们今天倡导政治文明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教育活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卜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战国时代魏国的儒学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创立了三晋儒学。卜子夏的儒学教育思想包涵有:师者有兼才、有教无类、以德育人、博学而笃志、循序渐进、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