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各国文化   9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往往会在不同的民族间发生些彼此相近似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在相近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可能采用相类似的应对方法所致;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不同民族间在文化上相互借鉴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偶然如此,无从考察说明其联系。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相互关联性,从来是无可否认的,更有些同中有异,异中见同的历史现象耐人寻味。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这类现象,对人们认识历史应该有所启发。这篇文章以比较的方法,指出领土主权、血缘原则与地缘原则、盟约仪式、采地与永佃权、城邦制度与专制制度、法律传统与专制制度等政治法权概念在中外历史上反映出的不同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外历史发展中的不同社会文化特征,同时也借以追溯相关制度在中外历史上的各自渊源与差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列女传》与古代社会的妇女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刘向《列女传》一书,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妇女生活。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6年),字号政,本名更生。西汉宗室,一生历宣、元。成三期,先后任谏议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宣、元之世,外戚、宦官日渐用事。刘向为维护汉室后朝的利益,屡上书言谏,因而  相似文献   
3.
谶纬河洛说是汉代颇有影响的学术思想.首先,它以河洛地区为帝王受命的神坛中心,从而突出了三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它又跻孔子于河洛圣王受命之列,因之使三代文化传统通过儒学主导而被理想化.其次,谶纬河洛说是对汉武尊儒在文化思想上的总结推毂,它为武帝尊儒之后的中国文化定位,从思想理论上提供了论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子思、孟子之学本出于孔子、子游。思孟五行可由孔子传与子游之《礼记·礼运》之旨求其解。五行本浑指天道运行,由此推衍出圣王统绪以500年为期的转移运行之说。后来邹衍承之又倡为终始五德之运之说。思孟创五行说,乃为上承孔子建立儒家学统。以抑制墨子,振兴孔学,维护儒家在战国诸子中的显学地位。孟子生平学行与孔子相近,得孔子真传,故汉儒已有孔孟并称之论。  相似文献   
5.
周公摄政纪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代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初王国维之后,出现一股否认周公摄政史实的研究倾向,近年持此见尤夥,不烦枚举。其实,周公摄政是不容抹煞的史实,否认或是出于误解,更主要是由于历来对摄政制度本身未能深入研究所致。本试以分析考证摄政制度为端绪,重申周公摄政的史实,同时解决周公摄政纪年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代今文经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的重师法说,作为一种讲学传业方式,它有其存在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因。 一 中国古代,至少在周代,人们仍生活在氏族族团等各种血缘共同体之中。组织较为集中,易于统治管理。与此相应,官府垄断控制了所有的文化知识及农工技艺等,形成所谓学在官府、工商食官之制。其时有一事必有一  相似文献   
7.
士阶层的起源历来多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固然不错,但此问题有待深入探析。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士阶层起源远自西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之社会转型,只不过成为包括士阶层在内的社会阶层转化过程之加速剂。此外由于孔子所创新型社会教育体制中的思想转换因素,把士由旧式的社会政治仆役,塑造成新型社会文化守护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战国历史的最大特点,是当时各国普遍进行政治改革,它表现为相继进行的变法运动.与此相应,一股改制思潮继之而起.其说由战国时流衍影响及于西汉,颇引人注目.某些原因所致,以往过多注意于战国法家的政治改革,而这股改制思潮恰恰更多与儒家思想有渊源,因而使学界对之研究不够.本文试就此做些探索,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儒之内涵,当以《说文》"儒,柔也"最为根本,但对其理解,似多有未得其义者。察所谓柔,一应指儒者温文柔和的人格修养特征,二指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以礼乐仁义治天下,反对武力霸道。有论者说儒以耶稣比孔子,以犹太教比儒学,立说不可谓不巧妙,但究竟还要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追寻儒学之根,是即周代的师儒教育制度。儒本为王官职守之一,后流为一种社会职业,至孔子则改造为具有特定社会理想的道义追求群体。为说明儒的的社会角色影响,荀子曾根据儒学标准划分天下王公士庶品类,此为荀子论儒最可注意者。因为儒与中国古代社会之关系究竟如何,此论实有大可玩味者,因为其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似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荀子之论。  相似文献   
10.
“时”作为一个特殊时间概念,其产生与阴阳家关系密切,在道家它也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两家思想中,“时”本具浓厚的自然命定论色彩。儒家接受了“时”概念,但努力排除其命定论因素,强调人的主体能动精神,以彰显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文道德理性,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传统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积极人格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