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1,(7):63-63
流动放映系统主要面对农村地区和社区,而数字电影中档系统主要面对中小城市的专业影院。在1.3K数字影院系统出现之前,中国电影市场分为高端市场和农村市场。高端市场放映系统采用与DCI接轨的2K放映系统,主要在大城市专业影院放映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吸引着"高端"电影爱好者。农村流动放映系统采用自有格式,主要放映农村公益影片,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曹荣荣 《视听界》2009,(3):76-77
在整个电影产业中,电影放映业是承担影片价值实现的环节,也是使电影投资获得回报并得以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直接为影片与观众架起一座桥梁。然而能否让更多的观众愿意通过这座桥梁来观看影片,则是这种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院线制的实行,中国电影放映业的繁荣局面逐步显现。面对放映市场的激烈竞争,江苏本土院线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有哪些对策,这是其在谋求发展中所要面对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刘欢  孙宏 《新闻前哨》2010,(5):94-95
电影的盈利模式包括票房收入以及后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在生产、发行、放映上的脱节。相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电影企业对放映的影片内容、质量,事先所知甚少。中国电影人更多地重视电影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对后电影产品开发则相对弱视。随着电影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5.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英国独立电影作为对抗好莱坞垄断本国电影市场的核心力量,其发展事关英国电影产业的全局,近年来市场份额呈螺旋式增长,上升趋势明显.英国独立电影的繁荣并非偶然,政府的大力扶持、电影承载的使命,以及电影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紧密关联构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英国独立电影面临美国影片票房竞争的复杂形势,如何突破观众群体狭窄、数字技术挑战、盈利能力缺失和发行放映环节薄弱等发展瓶颈,是英国独立电影真正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禁之史     
追溯我们对影片实行禁止放映的行为,可以说到1904年慈禧太后的寿辰上。本是大喜之日,却让美国驻北京公使敬献的礼物给“冲”了。公使献给老佛爷的是一台电影放映机和若干部影片。 岂料才刚放映了三本电影,放映机就突然发生炸裂。为此,慈禧大怒,遂下令,以后禁止在清宫内再放电影。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在广‘大解放区广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情节来了解影片大慨。当时,在整个旧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打着半文不白字幕的西方影片。1948年1月,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二十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固话”的电影,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孙柯 《报刊之友》2013,(7):92-93
“十七年”电影以前中国的电影放映中,85%以上都是欧美电影,欧洲和好莱坞的电影一直占中国电影业的主导地位。据夏衍先生回忆说,中国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制作电影的人员班底——演员、摄影师,甚至导演,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只是一些爱好电影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些“半路出家”的早期电影制作人员拍摄的影片,情节和风格往往是模仿美国电影。笔者希望以《小玩意》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的对比,来说明当时美国电影叙事模式和技巧在中国电影中的渗透,当然,中国电影依然保留着中国的印记,但是这样的模仿无疑是中国电影成熟路程当中大步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传媒资讯     
《传媒》2004,(1):4-7
政策《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等发布根据规定,在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逐步放开的基础上,再次降低门槛。中资单位在连续以单片形式拍摄了两部电影后,就可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发行过两部国产影片和发行过两部电视剧的公司可在本省申请国产影片发行许可。今年,电影创作中的合拍片已占到国产影片的三分之一,《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管理规定》除要求主要演员中境外人  相似文献   

11.
吕玉军  伯亮 《历史档案》2001,14(4):105-108,113
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反帝斗争的影响和体育运动比赛活动的增多,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发出了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运动比赛主办权的强烈呼声。并从1923年起,开始酝酿成立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全国性体育组织。1924年8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下  相似文献   

12.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末,图书馆学教育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处于萌芽时期。受美国影响尤深。如在教育思想、教育经费、教育人才等方面都与美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2年开始筹建,1996年6月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印刷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和改造展馆,全馆总建筑面积已达8000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之一,并以其独特的展览内容和多渠道的办馆思路,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并先后被有关部门列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景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通过馈赠礼品来维系人际关系,《礼记》中有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品往往能传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和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自2004年起逐步解密开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档案,其中礼宾部分有很多关于当时国家领导人在外事交往中馈赠礼物的趣闻往事。  相似文献   

16.
17.
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讨论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民国文献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图书馆保存本民国文献为对象,介绍保存本民国图书的馆藏概况和入藏渠道,例举特色文献。提出为更好地保护馆藏民国文献,应该进一步改善文献库房条件、优化文献流通政策、全力推进抢救性修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文献调查、建立文献保护分级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著录、着力补藏原缺文献、积极推进文献整理与文化推广、强化民国文献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四大名著:中国档案发展史的"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四大名著中涉及“档案”一词的演变、发展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对档案人员的描写 ,以及“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管理”等 ,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闫浩  杜小军 《编辑之友》2016,(8):104-109
民国时期,英国最早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在学习英国人编辑《中国年鉴》的基础上,也编辑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或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同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攻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其详细了解中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故此,日本一些特务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支那年鉴》(东亚同文会)、《中国年鉴》(上海日本社调查编纂部)及《大陆年鉴》(大陆新报社)等多卷本的《中国年鉴》.上述多种版本《中国年鉴》对于中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