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面积与面积单位”是空间度量领域的重要节点,也是量感发展的重要契机。空间度量包括长度、面积和体积,三者紧密关联,其中一维长度是空间度量的基础。长度单位是人为规定的,而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则是长度单位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构造推演的结果,是空间度量的衍生单位。面积单位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尝试在不同维度之间进行单位转换,  相似文献   

2.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以图形对可测量事物进行度量,侧重让学生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探索中逐步建构和完善度量的认知结构。文章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为例,尝试探索有助于学生量感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是不同的。首先,所谓面积单位,是指度量或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时所采用的单位。如常用的公制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常用的市制面积单位有平方丈、平方尺、平方寸。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量感”,要求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物体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研究通过解析“量”的两个读音,阐释了“度量”“度量单位”的含义。新课标视野下的量感,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度量及度量单位;能够合理选择度量单位,实现单位的灵活换算;感受度量的误差,学会合理估计度量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度量的历史,引导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经历直观感知、获得量感,利用多维度空间发展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5.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其关键是度量单位的建立,具体操作路径是度量单位的累加。“度”是角的单位,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认知,引领学生经历单位多样化、统一化和合适化的全过程。通过摆、找、画、量、猜和赏等活动,促使学生对度量单位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从特殊到一般,进而有序发展其量感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一个核心素养——“量感”,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依托于“测量”和“常见的量”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度量单位”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途径。度量单位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小学生对像“公顷”“平方千米”“吨”等这样的大单位比较陌生。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发展量感、应用量感、从而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大单位呢?为改变目前大单位量感教学“缺乏深度、缺少体验、缺乏体系”的现状,我们提出基于KUD(Know,Understand,Do)模式的多角度量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为例,论述采用SOLO分类理论的可行性,并提出四大教学举措:直观感知,形成量感;单位度量,发展量感;估测对比,增强量感;类比教学,形成结构。  相似文献   

8.
面积与体积     
由于长度单位是厘米,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学生常会把平方、立方与厘米分割,认为平方、立方是一种运算,真正的单位仍然是厘米。长度与重量容易区分,但对于长度、面积、体积却不易理解到是三个本质不同的量,厘米、平方厘米、立方厘米是三个本质不同的度量单位。下面就面积和体积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量感,2022年版课标中明确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课标为教材编写者、广大一线教师结合具体单元内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量感提供了抓手与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面积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作为“面积”单元的起始内容,为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知识基础。教师基于对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提出“面积的认识”的教学要处理好三方面问题:一是量什么?二是用什么量?三是怎么量?通过“直观感知、多重比较、基于统一、回归本源”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面感知度量方法,理解面积意义,全面提升量感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量感是一种直觉,更是一种能力,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从《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量感”的表述来看,量感的内涵很丰富,除了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外,还包括度量的意义、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度量单位的选择、度量单位的换算、度量结果的估计等,这些内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量感的建立和培养,亦是丰富和完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需要。教师必须立足多元感知,引领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量”,促使学生发展量感这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曹金 《云南教育》2002,(28):45-45
用面积单位去度量平行四边形,不管怎样量,都会剩下一些形如“”的图形,使度量无法进行。怎样度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剪剪、拼拼、摆摆、补补、折折”动手操作中容易达成新旧知识的转化。教学伊始,让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再现用面积单位去度量长方形面积,从而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教师进而提出问题:能用同样画方格的方法量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揭示矛盾)在度量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三角形()无法量,并提出:“量不完怎么办?”老师引导…  相似文献   

13.
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现行教材对质量单位的教学忽视了对“度量的意义”和“统一度量单位必要性”的理解。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史料阅读,还原‘质量相等的物物交换’,理解‘度量的意义’”“动手实验,理解统一质量单位‘权’的必要性”“再次实验,理解创造多种‘权’的必要性”“对话历史,选择‘典型事件’了解统一标准质量单位的过程”等主题活动,将历史事实重构成可以操作的主题活动,从知识源流理解质量相关知识,实现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的融通,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内容中,面积及其计算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这部分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由此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又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很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无不体现着数学的理性智慧与实践智慧.这些问题包括:如何表征一个面的大小?设计怎样的度量单位来度量面积?为什么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除了直接用单位面积的工具进行测量外,还有什么更简单的办法确定一个图形的面积?如何把一个新的、复杂的问题转化威一个已经解决了的、简单的问题?如何实现“直与曲”“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飞跃?本期编辑的这一组文章,正是着眼于这些问题的教学处理.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文章,引起读者对面积与面积计算的教学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长度到面积,是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走向对二维面积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为例,可通过“具身操作、自主探究、想象累加、估测应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亲历过程,深度体验,从“会而不懂”走向“既懂又会”,积累“量”的经验,让量感内化于心,自然生长,形成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什么是面积”。 课前思考:“面积”概念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本节课的数学核心,知识是什么?如何达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体会自选度量单位的多样性和感悟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让学生的面积概念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些是我设计教学时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教学应该从“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对事物的大小及关系的直观感知”两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量感。深度理解“几何”与“量”的概念是量感发展的前提,丰富度量经验和描述量的大小的经历、提高合理选择和运用度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量感培养的重要内涵,加强整体设计、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量感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柳敏敏 《小学数学教育》2024,(Z1):70-71+101
<正>“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的重点内容,属于长度测量单位的范围,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量感,也就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从一致性的视角审视本节课内容,首先,长度的度量属于一维空间的度量,跟二维空间面积的度量和三维空间体积的度量的本质是一致的;其次,要把毫米、分米的认识放在长度单位系统中进行整体把握,因为长度单位在单位产生、观念建立、度量方法、结构关系等方面的原理是相通的。如何基于一致性视角把握度量本质,积累度量的活动经验,促进量感自然生长呢?下面结合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的空间学习会从一维进阶到二维。本文把“面积”单元的学习放在整个图形测量学习体系中进行整体把握和关联,阐述了基于“度量”的大概念进行学情评估、单元整体架构和连续课的设计,通过创建有挑战性的、进阶的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心,用联系的眼光解决真实的度量问题,培养量感,让高质量的度量学习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20.
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有关图形的测量与计算方面的内容包括:一维的长度的认识,测量工具和度量单位.以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二维的面积的认识.测量工具和度量单位.以及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三维的体积(容积)的认识.测量工具和度量单位.以及物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上述内容中的长度、面积和体积是最为基本的从一维到二维氲驯:堆的窿骨船舍官们旱一个有机的度量概念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