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面临双边道德风险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契约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双边道德风险与客户知识绩效,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合作契约模型并得出结论:客户知识协同获取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及其成本系数无关,但与他们的努力弹性系数及其成本函数的指数相关;当制造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较大时,制造商将分配给自己较大的收益份额,而当零售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更大时,制造商将给零售商较高的收益分享比例,这激励了双方合作,降低了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契约设计及其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田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172-175,209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分析现有产品共同研发模式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下主导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伙伴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双边道德风险三种情况下企业间合作产品创新的契约形式和适合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契约下各方的创新努力程度和合作创新收益进行比较,并基于参与各方不同创新贡献能力下的契约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子健  刘伟 《科研管理》2008,29(5):102-110
摘要:在双边道德风险模型下,研究供应链合作产品开发中报酬契约的设计。在报酬契约设计中,同时考虑了供应商努力的动机以及制造商自身努力的动机。契约中通过一个部件技术价格,实现了制造商与供应商间产品收益的转移,分享产出,同时通过一个固定补贴费用,满足供应商参与开发的约束。结果表明,这一最优契约中的部件技术价格随供应商研发努力的成本参数降低,随制造商努力成本参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陈伟  张旭梅  宋寒 《科研管理》2015,36(7):38-48
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视角,知识交易双方投入要素的无法验证性所引起的双边道德风险往往会阻碍知识交易的顺利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及关系契约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双边道德风险下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无法有效激励交易双方共同投入;对于任意贴现因子,实施关系契约的知识交易量与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均不小于正式契约,且随着贴现因子的增大,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当贴现因子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关系契约能有效激励交易双方投入及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达到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4,(10):27-31
针对回收处理企业处理能力隐匿的逆向选择问题和努力水平隐匿的道德风险问题,运用激励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下政府与回收处理企业的激励契约设计过程。提出分离契约实施的前提条件,比较混同契约与分离契约的有效性,给出能获得政府正向激励的回收处理企业类型,讨论各相关因素对次优契约和努力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两种激励契约下处理能力变化对次优契约、努力水平及双方期望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混同契约相比,分离契约能较好实现回收处理企业的类型甄别和高效激励,有效促进回收处理企业提高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构建不同自然状态和创新水平下创业企业的双边道德风险模型,研究表明可转债能够有效地缓解创业企业的双边道德风险,其内嵌的债权契约能够保证在自然状态较差时,VC通过再谈判的方式引导EN做出社会最优的创新选择,并且激励双方投入社会最优的努力水平。在自然状态较好时,EN有动力选择高的创新水平,并且设计合理的可转债契约同样能够提供有效的激励促使双方选择社会最优的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企业低碳减排中的低碳技术和减排努力程度属于私有信息时,政府需要甄别其碳减排的真实能力并对其减排努力实施有效的激励。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博弈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存且企业低碳技术为连续类型下的企业低碳发展的激励契约;对比分析了只存在道德风险单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双重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的期望收益减少,企业的减排努力程度降低而收益增加;政府应针对不同技术类型的企业设计差异化的契约激励模式,不但可以起到自我选择的甄别作用,还能诱导企业提高低碳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知识密集型服务合作生产由于存在相互知识依赖,导致双方的粘性信息不能被无成本证实和监督,从而产生双边道德风险。基于客户合作视角,建立委托代理模型,从固定支付和剩余激励支付两方面分析了双边道德风险情况下客户知识依赖对服务合作生产契约设计的影响。结论表明,契约的剩余激励支付与客户知识依赖弹性系数负相关,契约的固定支付与客户知识依赖弹性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树垒  孟秀丽  王海燕 《预测》2010,29(4):64-68
本文给出了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了完全信息、单方信息不对称和双方信息不对称等不同信息结构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规划模型,通过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全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信息结构下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的均衡努力、最优契约和效用水平,揭示了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效率配置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额团体贷款防合谋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了个人贷款契约与团体贷款防合谋契约,并研究了村庄成员结构与项目收益对小额信贷机构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额信贷机构为规避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基于匹配效应设计的团体贷款防合谋契约与个人贷款契约相比,能抽取更多的租金且适用范围更广;当村庄成员结构与项目收益使小额信贷机构期望收益不小于0时,小额信贷机构才愿意提供贷款契约,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需比较小额信贷机构在各村庄中的期望收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风险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高技术企业利用风险资本的道德风险。风险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高回报,由于道德风险的产生往往使风险资本的回报与投入风险不成比例,这不仅仅挫伤了风险资本投入高技术企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风险资本进入高技术企业风险道德产生的原因,为风险资本在进入高技术企业前后如何化解或减少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顺泉 《软科学》2012,26(4):63-66
在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中,构建了他们之间的报酬机制合约优化模型,求出了在创业投资家最佳的努力水平下,投资者愿意支付给创业投资家的创业基金利润的最优比例以及创业投资家愿意注入的最优资本金额,进而从报酬激励和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对创业投资家的激励,以降低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的双重道德风险,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该模型,讨论股权收益、清算收益对两方的激励作用以及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结构对其总收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通过签订最优融资合约以达到最优激励效果进行分析,验证风险投资家采取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投资工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采用数值分析,寻求能使VC和EN达到次优努力水平的控制权配置类型及其激励机制。结论显示,通常情况下以企业业绩为信号的相机控制是最优的,当且仅当VC和EN之间谈判力悬殊时由谈判力弱的一方控制是最优的。研究结论验证了风险投资中广泛采用相机控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风险投资家的项目评价和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姚矿  陈德棉  张玉臣 《预测》2002,21(1):44-47
本文简要分析了隐蔽信息和隐蔽行动两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运用贝叶斯方法分析了风险投资家的项目评价,探讨了风险投资家防范道德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风险投资者角度出发,对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此在两阶段情况下,引入风险投资家的第一阶段业绩作为先验信息来修正对其工作能力的判断,从而建立了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激励机制模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风险投资家历史业绩的报酬激励机制下,风险投资家的努力程度要大于不考虑历史业绩下的努力程度;风险投资家在第二期基金中分享收益的份额大于他在第一期基金中分享收益的份额。因此,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刺激风险投资家在每期的基金运作管理中努力工作,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风险投资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入孵创业企业的道德风险长期制约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行为。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企业、风险投资三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三方合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借助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成功率:当创业企业违约罚金期望值大于违约后的额外净收益时,创业企业必将选择诚信策略;而且降低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成本、降低创业企业的融资目标和提高风险投资的投资预期收益有助于提高融资成功率。而当科技企业孵化器无法对创业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时,创业企业必定选择投机——创业企业投机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投资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雁茜  周启功 《科研管理》2002,23(3):105-111
本运用博弈论与信息学的理论与方法,借助数学模型和借求曲线深入分析了风险投资项目选择中逆向选择的形成过程与机理,并区分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两类道德风险,从理论上论证了投资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两大交易主体之间信息分布的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进行机制设计以降低和规避此类风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牛华伟  顾铭 《科研管理》2020,41(3):110-118
摘要:作为创业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天使投资存在显著的信息非对称,由此导致的代理问题对天使投资融资合约产生影响。针对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一个理论模型,研究并求解出天使投资最优融资规模及最优股权分配比例。研究发现:最优融资规模及最优股权分配比例是存在的,且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当道德风险问题严重时,最优融资规模及天使投资人的最优股权分配比例均减少;优质的创业项目能够提高融资规模并提升企业家的股权分配比例;创业企业家良好的创业能力与经历,能够提高融资规模但会降低企业家的股权分配比例。由此,本文研究结论较好的解释了国内外天使投资的投资实践,并且为天使投资合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