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网络对27 个省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建设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 平台与栏目称谓不规范、特色资源内容芜杂、获取方式参差不齐等问题。指出,可以从建立特色资源“大共享”体系、 突出区域或行业特色优势资源汇聚程度、构建以统一智慧检索平台为主的多元化获取方式等入手来提升省级科技文献 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建设绩效,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JALIS随书光盘共享服务平台的基本情况、平台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软硬件支持环境和基本功能,以及资源的加工和服务,探讨了系统平台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非书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各种信息资源铺天盖地而来,信息资源结构以及对资源结构的需求也在发生着 变化,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对现有的异构整合技术进行分析比对,提出基于元数 据仓储构建区域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结合平台的建设实践,探讨元数据仓储知识库的构建,并对平台的功能模块 设计、实现以及应用成效等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指出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明确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 能力支撑作用的评价模型,并建立分层的多指标评价方法。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稳步提升,且创新产出数量贡献指数与创新活动效率 贡献指数增长显著,创新产出质量贡献指数与长期创新潜力贡献指数增长相对平缓。为提升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 台管理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省级分中心在为本地区服务过程中起着承上起下的枢纽作用,需要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分中心为例,从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平台规划、平台建设、特色资源与基层服务等角度,进行了技术环境、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管理方式以及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则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四方面提出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并对平台可持续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管理及运行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前已正式启动,文章介绍了平台管理及运行模式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本文从平台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供需对接方式和供 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武汉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基于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和走访用户、问卷调查 等研究方法,从信息资源需求主体和平台自身建设管理两个维度,找出制约科技资源供需对接的主要因素;以市场化 和制度化为创新理念,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平台建设由“资源集 聚”向“需求导向”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各省、自治区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一统的科技平台建设暴露出很多诸如信息资源的高度雷同、盲目效仿造成管理机制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省、自治区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区域特色创新,强调从信息的搜集、整合到系统的管理、运行、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和系统并重的新文献共享服务体系,并结合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特色化建设提出一些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本文从平台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供需对接方式和供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武汉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基于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和走访用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信息资源需求主体和平台自身建设管理两个维度,找出制约科技资源供需对接的主要因素;以市场化和制度化为创新理念,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平台建设由“资源集聚”向“需求导向”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采用被引次数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包括其传播的深度、速度和广度3个方面,熵可用于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传播的广度。[方法/过程]选择1901-2017年生物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论文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纳入实验组,并根据1:1配对原则设立对照组,比较两组论文发表后5年内其施引文献所属学科数量、熵以及熵与被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实验组中65%以上的论文施引文献学科数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熵的均值介于0.552-0.772,对照组介于0.251-0.4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熵的相关性较弱,均小于0.3。结果表明:①70%以上的高影响力论文在发表早期能够影响较多的学科;②采用熵对论文影响力广度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文文献抄袭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汉语词频的文本数字指纹,通过对具有参考性的语料库进行词频和字频统计形成一个hash词表,然后基于最大熵原理为任意长度的文本生成一个基于词频特征的文本数字指纹,对于任意两篇文献可以通过计算对应的两个数字指纹的Hamming距离来得到一个相似度的估计。通过使用维基百科zhwiki-20121129-all-titles语料库构建hash词表,对情报学领域4种核心期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数字指纹对常见的抄袭情况都能很好地识别和检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读者满意度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引入熵权这一概念,介绍了熵权的数学特性以及计算步骤,并以某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测度方法,实证分析了该图书馆读者满意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与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正“信息就是负熵”的传统信息论观念,提出信息是环境熵增加的表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近11年(2000-2010年)信息整合主题方面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RefViz软件,将信息熵的概念引入到主题演化计量分析中,结合信息熵变化理论给出信息整合主题演化方向的判断标准。结果表明:热点主题的主题簇熵值偏大,反映出这类主题研究范围比较广,研究的集中程度偏低;热点主题的主题簇熵值偏小,反映出该类主题研究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单一。演化过程是熵增的过程,无序度加大,此时演化过程向无序状态转变;演化过程是熵减过程,无序度减小,此时演化过程向有序状态转变。从而证明信息熵可以用来描述主题的演化趋势,对主题发展状况进行有效验证,并对主题发展提供依据。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从全局出发考察单个文献集合对整个主题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医学文献的主要主题词和次要主题词在文献中所反映出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在预处理过程中首将主要主题词和次要主题词进行加权处理.在主题速选阶段采用改进信息熵算法对主题进行遴选,最后利用词分析中的战略坐标分析对热点主题进行描绘.  相似文献   

17.
陈平  宋启凡 《编辑学报》2023,(3):321-325
以智绘科服学术传播中心为研究案例,分析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的多模态学术资源融合与传播的路径。介绍了智绘科服学术传播中心在期刊集群加盟、资源平台建设、新媒体渠道拓展等方面的进展,针对入驻期刊展示与运营、短视频增强出版、开放科学数据分享、虚拟专辑策划、内容主动推送、线上学术直播等多模态学术资源融合与传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平台的市场化运营策略提出了可行性经验。科技期刊集群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打造国际一流期刊、繁荣科技期刊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熵增加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产学研合作系统,提出产学研合作的管理启示,指出产学研合作系统 必须在开放的条件下,从外部环境中引入更多的负熵流抵消系统的熵增;引发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系统 内的涨落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同时规避系统退回平衡态而消亡。  相似文献   

19.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五所院校合作形成了以旅游为主题的五星联盟。五星联盟院校图书馆之间亦加强了彼此的联盟合作与交流,侧重集成旅游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立了五星联盟共享域平台,实现用户在五星联盟和CALIS中心之间的多向访问。该平台书目数据的质量及更新仍存在问题,服务内容、组织模式、运行模式、评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试论编辑系统的熵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语用信息出发,对编辑系统的信道属性之一的熵变化作了探讨。引进了语用信息价值系数k(X)概念,得出编辑加工处理文稿过程,实质上是使稿件增熵过程的结论。同时引进了增熵系数K,并用以判别、检验编辑系统性能及在处理稿件中的质量和效果。最后证明当文稿编辑成期、卷时,其总体上有减熵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