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目的 优选桑葚果醋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发酵所得总酸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果汁的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用对比试验研究确定消除浑浊的明胶加量、原汁配比、糖酸比等.结果 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果汁的酒精度为5%vol、醋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24h;最佳明胶加量为0.02%,原果醋添加量为30%,糖酸比为9∶1.结论 该工艺生产的桑葚果醋饮料风味和色泽宜人,口感协调.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巴氏梭状芽孢杆菌产1,3-丙二醇(1,3-propnaediol,简称1,3-PD)的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2%酵母膏+3.4%K2HPO4+1%(NH4)2SO4+50%甘油+0.015%FeCl2 7H2O 0.2%(v/v)微量元素溶液;接种量5%,发酵温度30℃,发酵初始pH值7.0,恒温箱培养48小时,1,3-丙二醇产量达32.45g/L。  相似文献   

3.
段飞 《华章》2011,(34)
以绿茶、鲜牛乳、蔗糖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后,研制出一种保健型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茶添加量为0.5%,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6h,发酵温度为43℃为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4.
郑虹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5):114-119
用刚果红染色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高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CMC-Z,经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等试验对CMC-Z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碳源、氮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可溶性淀粉1%、明胶2%;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5%,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100 m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 h.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菌株CMC-Z纤维素酶产生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可溶性淀粉浓度〉初始pH〉装量〉明胶浓度〉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经优化后,其酶活可达到38.37 u.mL-1.  相似文献   

5.
橄榄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橄榄为原料,去核榨汁后取汁液加入果胶酶,在50℃下水解1h。调整成分,加入高活性果酒干酵母进行发酵,制得一种橄榄酒。研究结果表明,橄榄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1℃,酵母接种量7%,SO2添加量70mg/L,初始pH值3.7,初始糖度为18°Bx,酿出橄榄酒具有浓郁的橄榄味、黄棕色、酒味协调、酒度10.2度左右。  相似文献   

6.
传统甜酒酿发酵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传统甜酒酿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甜酒酿品质监控及生产工艺的合理化控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研究了浸米加水比、接种量、温度、时间对甜酒酿酸度、总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指标影响显著;加水比为1:2.5最适宜糯米浸渍;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8℃或30℃有利于甜酒酿的发酵;总酸度、总糖度及感官评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先高后低,24~58 h酸度上升最快,64 h达最大值,16~64 h总糖上升最快,72 h达最大值;发酵72 h获得的甜酒酿汁液大量渗出且清澈透明,香气浓郁,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7.
在红曲霉发酵酿造茶酒的原料中添加制茶下脚料,实验对比测定了发酵前后各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物料中各营养含量分别为,总糖(302.2±3.29) mg/g,还原糖(126.3±7.46)mg/g,多糖(175.9±9.05) mg/g,粗纤维27.1%,氮(40.64±1.06) mg/g,游离氨基酸(47.04±0.75) mg/g。发酵后物料中总糖(199.1±1.64) mg/g,还原糖(29.07±0.34) mg/g,多糖(170.0±1.30) mg/g,粗纤维18.8%,氮(37.02±0.86) mg/g,游离氨基酸为0 mg/g。发酵前后物料总重量利用率39.4%,各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分别为总糖60.06%,还原糖86.01%、多糖3.35%、粗纤维30.62%、氮8.91%、氨基酸为100%。发酵茶酒的酒精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8.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发酵菌株,开发蓝莓果渣乳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花青素含量和pH值为评价指标,优化乳饮料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最佳配方及发酵工艺为:脱脂奶粉添加量20%、食用葡萄糖添加量12%、蓝莓果渣添加量0.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和接种量0.5%,按此工艺所得产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落数对数值为10.658lgCFU/mL,花青素含量达到0.295 4mg/mL,pH值为4.27。结论:此研究获得蓝莓果渣发酵乳饮料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0.
苹果营养醋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苹果汁的最适发酵工艺条件及醋酸发酵过程中总酸和总酯的变化。方法:分别选择糖度为8°Bx、10°Bx、12°Bx、15°Bx的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对发酵产品的气味和酒精含量进行测定,并以影响醋酸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测定了醋酸发酵过程中的总酸及总酯的变化。结果:采用糖度为12°Bx的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酒精含量高,风味好,成本低;醋酸发酵的醋酸菌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2~34℃,发酵时间为72h,发酵后采用1~2个月陈酿,所得产品的有机酸含量高,风味好。结论:苹果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采用适宜的糖度和发酵条件与陈酿工艺,产品的总酸含量较高,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烟草中总氮测定的消化条件.结果表明:消化条件对烟样消化效应的极差是,称样量〉硫酸〉硫酸钾〉硫酸铜;称样量、硫酸和硫酸钾用量对烟样消化效果表现显著,硫酸铜用量不显著;选用400℃、180in、称样量0.3g、硫酸钾3.0g、硫酸5mL、硫酸铜0.1g为最佳消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大豆渣吸附Cu^2+的五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浓度(X1)、加入量(X2)、pH(X3)、温度(X4)、时间(X5)对吸附率(Y)的回归数学模型:Y=73.58219+5.50153X1+4.61857X2+19.47253X3+5.84406X4+3.62286X5—4.77678X1^2-2.69559X2^2-6.6478X3^2+2.78751X4^2-4.53383X5^2+0.14936X1X3—0.37914X1X4—0.12638X1X5+0.26425X2X3+1.02252X2X4—0.56296X2X5—3.55009X3X4—0.3102X3X,-0.33318X4X5。得出各因素对大豆渣吸附Cu^2+影响顺序为:pH〉温度〉浓度〉加入量〉时间。从模型可知,在浓度、加入量,pH、温度、时间为40mg/L、0.1g、8、60℃、4h时,大豆渣对Cu^2+吸附率最高可达98.82%,验证值为97.98%,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番茄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白砂糖添加量7%,番茄汁添加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11 h,发酵温度43℃,产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山菠菜、蔗糖、异抗坏血酸钠和β-环状糊精为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发酵生产新型酸乳。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糖量9%,提取山菠菜汁的料液比1:10,添加量25%。证明了该酸乳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达到50%清除率的酸乳上清液添加量和0.2 mg·mL-1的Vc分别为,羟自由基:1.2 mL和2.0 mL;氧自由基:3.5 mL和0.8 mL;DPPH自由基:1.3 mL和1.8 mL;对于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则表现明显的低添加量下酸乳提取液优于Vc,而添加量大于2.5 mL时,Vc的效果好些。  相似文献   

15.
以火棘为原料,对采用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酵温度、接种量、酒精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得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度,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值得开发的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16.
以十八水合硫酸铝作为铝源,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片状六方形氧化铝晶体.通过激光粒度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检测手段,系统考察了复合熔盐的用量,磷化剂的用量,钛盐的用量,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以及添加晶种等对晶体的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盐与铝盐的比例为4,磷化剂的用量为1.0%,钛盐的用量为1.O%的情况下,可以制备出具有粒径为12μm的六角片状氧化铝.  相似文献   

17.
以大米为原料酿造混浊型米酒,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加曲量、加水量和糖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控制米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7,同时结合口感和香气等感官指标确定了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m(大米)∶m(水)=1∶2;糖化时间为48 h;加曲量为1.5 g。经此研制的米酒营养丰富,质地均一,口感柔和,醇香适度,有特殊的米香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摇瓶培养法对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进行研究,得到产胞外多糖适宜的条件为: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时间是8单位,最适pH为6.5,的最适温度为26℃、摇瓶转速为130r/min、最适装液量为50%、最适接种量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