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那年端午节,五月初四下午,我们一家人就早早上了路,回农村老家过节去。两部自行车,妻一部,驮着大包小包的节日食品;我一部,前杠坐着小女,后架坐着大儿,我们在田间的土道上慢行,满眼绿色,心旷神怡。儿子问:“爸爸,端午也可写成端五,对不对呀?”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会咬文嚼字了。我说:“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节、端阳节。”女儿问:“爸爸,我们幼儿园老师说端午要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儿子抢着回答:“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为了纪念他,老百姓就把粽子投进江里,把五月初五定为节日。”我补…  相似文献   

2.
端午     
【相关题目】赛龙舟青青粽叶艾蒲飘香端午随想温馨端午节那年端午【写作指要】端午是一个以严肃的心情来过的节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曾于农历五月初五含愤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艾蒿高挂,雄黄飘香,粽叶滴翠,香囊系身……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各地不同,但都围绕着驱妖祛邪。写这个节日要抓住本地区  相似文献   

3.
节日,是人类社会各个种族普遍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是备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影响也扩大到了周边国家,形成了辐射广大的“祭祀圈”,如韩国在我国传统端午节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的“自我选择”,从而发展出独具大韩民族特色的端午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端午男孩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但有许多的欢庆活动,而且还兼具公共卫生预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5.
杨亚全 《现代语文》2011,(7):141-142
文题背景 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举家团圆欢庆新年的年味淡了,其他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气氛也变了甚或没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节时人们吃穿用玩与平时无异。到底民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奔奔 《作文》2023,(22):38-40
<正>“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备受人们重视,很多地方也都有不同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端午习俗,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这一期,我们先来看看名家是怎么过端午的吧!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相似文献   

7.
醉在粽香     
正每年的端午,粽香都会在榴花深处一次次与我相遇。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为有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自沉罗江,这个节日便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可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其实就是一个驱邪纳福的节日。尤其对我而言,端午节更是一个美妙的节日。它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  相似文献   

8.
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春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以为,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也该略知一二,有选择地给孩子说一点有关节日的掌故和轶闻趣事,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光大。现单说“端午”的风俗。吃粽子。《列女传》里叙述的古代贤淑妇女操持家务时有:“初夏端午,子妇劳苦。平旦起身,烹煮角黍。”“角黍”者,把“黍米”包裹成“尖角”状之谓也。据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传统的民俗节日,在现代社会快速的新陈代谢下,渐渐式微,失去了滋味。以端午节为例,许多家庭一想到放假了,外头肯定人满为患,索性一家老小瘫坐在电视前,看着旧瓶装新酒的特别节目,不然,就到对街的便利超商,微波几颗粽子回家吃完,就算给了端午节一个交代。这怎么成呢?端午可是中国三大节日之中最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生活智慧的节日。当然,还需要您动动巧思,把属于节日的氛围找回来。点雄黄、挂香包驱虫  相似文献   

11.
说起来有点可笑,我的“初恋”来得太早,其时不过15岁,尚未到16岁的花季。那是在没有冬的寒冷、夏的炎热的五月初五,一个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端午节前夜,那时我在离家千里之遥的某地求学,理所当然的端午节回不了家。端午  相似文献   

12.
端午之日     
端午节,这个历史久远的传统节日,又重新成为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从三天端午假期,就能看出人们对它的青睐。端午之日漫步街头,一股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闽浙一带家家悬挂钟馗  相似文献   

13.
端午漫谈     
端午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随着端午列入国家法定节日,人们对它的了解与认可与日俱增.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它的起源、发展、演变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过程,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圈里事儿     
正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安康,朋友圈里的你们今年吃的是咸粽子还是甜粽子呢?甜的!甜的!朋友圈里还是北方人多啊。什么叫见过大世面?——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网上看到人家买西瓜是用来雕刻的,而我买西瓜只是用来吃的。正常,要不然怎么能衬托出人家的多才多艺呢,哈哈……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千百年来一个重要的夏季节日。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一经传出,我国一些民间人士十分激动,惊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文化遗产要被人抢注了,一时间,网上网下,甚至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都被卷入了这场中韩端午文化保卫战。2005年11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在法国巴黎正式宣布了由该组织评出的第三批无形遗产名单,韩国江陵“端午祭”榜上有名。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咱们国家的端午节是不是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湖南省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以端午源头汨罗作为主要活动地,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屈原颂”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赛龙舟等水上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活动。汨罗江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源头。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就是从汨罗江两岸发源并沿袭千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现已成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节日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又觉得端午别有一番风韵。著名作家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反映了他自己家乡的端午是怎样度过的,而因为地方的差异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谈我家乡的端午特产。  相似文献   

18.
宋代端午节在共时、历时的节日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端午多样化的节名作简要辨析,并从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市民壮大、道教风行、统治者的提倡、民族交流等影响性因素入手,呈现端午节在宋代的具体变化,揭示宋人竭力追求的端午节庆文化的和谐之美。最后,就宋代端午民俗与文学的互动及对后世的影响作说明。试图通过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还原与文献梳理,立体再现宋人丰富多彩的节序生活和节日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关注自己鞋子的牌子、衣服颜色的搭配,脸上的青春痘、走路的姿势酷不酷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与我顶嘴,对于我讲的而他不认同的道理开始与我争辩了;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心里有了小秘密,有了喜欢的小女生……还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心里时常感叹:要是儿子能像幼儿园、小学时那样听话该多好啊!我知道,儿子已经慢  相似文献   

20.
北京作为元明以来的都城,传统节日形态完整,其中作为夏季重节的端午,其礼俗在北京有着生动表现.辽金元时期,端午节俗以国家拜天仪式为中心,同时又具有演武性质的射柳、击球竞技,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节俗形态.明清以后北京的端午节强调的是家庭形态,家庭性节日民俗占居主导地位,节日日益世俗化,成为城市社会居民生活的节点.从北京端午节俗来看,城市节日有如下特征:城市节日习俗的仪式性明显;城市节日信仰氛围浓郁;城市节日娱乐功能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