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科交叉融合是高等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基础条件、体制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投入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树立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积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平台;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布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四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科交叉融合是高等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基础条件、体制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投入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树立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积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平台;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布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四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索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交叉现象,对于全面洞察学科知识领域内的交叉与融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2021年我国1024篇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学科交叉与主题识别的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融合传统机械与新兴领域视野;高校学科交叉的地域特征鲜明,学科特色显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紧密;学科交叉幅度相对稳定,研究领域主题多元。未来要不断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扩展以机械学科为主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形成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机械学科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4.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建构了分析框架,对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案例高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工程,解决好学科融合问题,必然有利于优化学科结构,发挥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文章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提出了当前地方合并高校学科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了高校学科融合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互动共生的自然根基。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审视当前,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4个方面:单一学科发展理念固化;学科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学科考核评价面临困境;学科交叉研究人才匮乏。为此,高校务必要树立正向的学科交叉理念,组建高效有序的学科组织,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学科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成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的关键方式。世界一流大学在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实践中,普遍具有以解决重大科学挑战为使命、以合理组织管理架构为保障、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特点。在分析北京大学学科交叉与融合探索与困境后,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提出我国高校未来学科建设的对策与展望,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构建有利于学科融合的体制机制,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简述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指出高等院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举措,重在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在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引擎。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重要实现路径。然而,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面临不少制度性困境。因此,必须从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入手,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设计,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运行,重塑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文化,为推动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催生原创性重大科学成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开展了许多有意的探索,但总体状况还不尽如人意。笔者2014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中澳大学领导能力建设项目,赴澳大利亚对墨尔本大学等10所大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做法进行了考察学习。借鉴澳大利亚大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经验,我国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在整体设计中的主要弊端,论述了促使教学内容必须变革的基本因素;阐明了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主要从课程整体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主干课群、改造和建设单一课程内容体系、发挥隐性课程作用、课程评价等方面来说明问题;最后,指明了实现教学内容改革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中选修课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我国正在实验的高中选修课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学分制等特点。选修课的实施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与教学问题。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实施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分离,课程内部各知识之间相互孤立、缺乏沟通和综合等问题。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的课程项目化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寻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专题研究性小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从地方历史文化中发掘教学资源,设计和整合成专题性的小课程,并与开放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相配套,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这对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教学资源优势,打造开放教育品牌课程、特色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也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说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活动形式逐渐被高校重视。培养师范生说课技能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使师范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分析说课的概念、价值以及技能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培养高校师范生说课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应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应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特点等,并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  凌云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5):43-45
当前,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施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必须严格实施校本课程评价,通过确定全新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确保高职教育的特色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课程改革正向着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大趋势发展,每隔5-10年便有一次大的课程改革出现,每次改革都是在某种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每种课程理论总是在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之间表现出某种倾向或某种整合,同时又体现出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发展特征.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对中国语文课程观念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基础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本位课程、语言本位课程,改革开放以后崛起的能力本位课程,还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活本位课程,都受到国外相关课程理论的影响,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