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参考了历届奥运会女子大、小项目、女运动员人数以及女性参赛情况,回顾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历程,阐述女性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的地位和取得的诸多成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指出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预示出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程中女性思潮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是与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思潮嬗变的动因有三个方面;①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呈现出性别平等化的发展趋势;②奥林匹克运动与女性思潮的相互影响;③女性进入了奥林匹克的决策层为进一步推动妇女解放的进程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图表法,阐述女性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参与情况,揭示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下女性面临的困境,分析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并针对女性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为发掘和拓展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女性参加第25届到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透视中国女性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未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女性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参与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法,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女性参与的历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影响了女性对运动的参与,并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呈现出性别平等化的发展趋势:参赛人数上的性别平等化、参赛项目上的性别平等化、管理层次上的性别平等化,最终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发生了由传统的男性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向现代文明的性别角色平等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妇女体育运动的发展,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正逐渐提高,由最初的禁止参加奥运会到现在赞美和鼓励.具体表现在女子项目的增加,女子参赛人数的增多以及国际奥委会等大型体育组织对女性成员的接纳,但要真正达到男女平等的地位.则还需一定的时间。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及数据来说明妇女在奥运会中地位的变化:妇女在奥邻匹克运动中具有何种地位,一直是体育文化中的重要问题。它之所以能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除了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外,还因为妇女的参与使奥休匹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详细统计了1896年—2004年历届奥运会女子大、小项目、女运动员人数以及妇女参政的情况,回顾并总结国际妇女争取体育权利、领导决策权和消除性别歧视以及国际奥委会对女性参赛、参政态度改变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妇女体育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与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女性“社会资本”的运作。研究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女性“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提高了女性地位;营造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同时因预设与生成脱节,女性出现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9.
妇女的社会地位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的确,由于有各种不同的传统与观念,就连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妇女大会上通过集体行动的纲领都是困难的。虽然妇女没有参与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首届奥运会,但她们参加了1900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而且参加的运动项目也不断增加。国际奥委会已决定,任何希望加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新项目都必须包含女子项目。然而,未竟事业还很多。女子参与体育的低水平从根本上说是与她们所面对的社会困难和某些社会团体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文化传统相关的。女性在体育组织行政工作中参与的扩大也不容乐观。在奥林匹克运动领导机构中也同样,女子所占比例还太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主体缺失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帮助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彰显了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但由于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使得科技与人共同承担了运动过程与结果,造成运动员的主体地位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化规训与性别角色期许是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本源所在,受此影响分别出现了项目选择和性别参与上的差异特征;经济收入与教育背景的影响使女性体育参与呈现明显的社会分层现象,影响着女性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媒介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女性体育参与的弱势地位.已婚群体的女性体育参与程度显著比未婚群体降低,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距离产生的本质并不取决于男性本身设置的距离感,而是取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附加的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期许、媒介传播、经济收入以及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弱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导致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女权主义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互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图表法、归纳法、对比法、演绎法,阐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沿革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对妇女平等参与其中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仅在历届奥运会中妇女的参赛总人数、女子大项和单项的设置上逐届增加,而且在奥林匹克的领导层中女委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改变了过去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形式上的平等,为从根本上达到实质上的平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文章还分析了女权主义者对平等体育权利的争取与国际奥委会领导层逐渐地意识到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互动过程。双方在相互斗争中相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也促进女权主义运动朝着更深的理论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依据,探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发展的自组织特性,分析其演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演进形式.研究发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具备白组织演进的条件,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子系统(奥林匹克运动参与国体育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是其自组织发展的动力,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支配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最后,提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自组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源发于西欧的民族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两者在交互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共生性的依存关系.民族主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解构"与"建构"并存,既构成民族国家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基础,也是冲击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力量.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和平国际主义理想,仍须面对民族主义的现代转向.以"天下主义"为理想的中国文化势必在消解奥林匹克困境过程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简要回顾女性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历程,分析女性参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女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夏季奥运会女子项目设置更加均衡;运动成绩的性别差距逐步缩小;女性逐步进入国际体育组织的管理层;国际相关组织的支持力度加大;打破传统宗教对女性的束缚。在体育领域实现男女平等的进程中也存在隐忧,并结合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互动论为理论视角,发现在性别与奥林匹克的持续博弈过程中,一方面,妇女参与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建构着妇女的文化特征与价值系统。妇女与奥林匹克的互动关系需经历彼此疏离到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顾拜旦与萨马兰奇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与辉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们的奥林匹克思想进行跨越时空的比较,发现二人的思想观点在倡导和平、推崇进取拼搏、维护公平、重视教育、崇尚艺术的思想等方面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在关于"职业化"、"女性参与"、"商业运作"问题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志愿者服务对于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未来的几年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为智力残疾人发起、组织的运动,必将在中国迎来发展的新高峰。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中志愿者所扮演的角色几乎涉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各个方面,其发展也依赖于志愿者的参与,同时志愿者的参与也对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山东省高校参与特奥大学计划、山东省大学生对特殊奥林匹克运动认知现状加以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参与和认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开展水平较低。因此提出加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宣传;重塑大学精神,发扬特奥文化理念;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事业的发展。拟为教育有关部门、社会大众认识和参与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提供理论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女性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沿革阐述当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特性,说明新中国建立后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妇女的地位,为女性体育的发展开放了合理空间;在此基础上,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不断革新促使中国女子体育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竞技水平和综合表现力,实现腾跃式发展,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中国女性体育取得的显著成绩改变了国际上对传统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的质疑,并为实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当代奥林匹克精神做出应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