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帅  唐小飞 《预测》2012,31(5):9-13,20
品牌资产是品牌管理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目前缺乏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系统性研究。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视角切入,发展了品牌资产理论框架,讨论了驱动品牌资产的品牌关系要素的内涵和维度,并深入剖析了品牌关系对品牌资产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品牌资产的生成可以分为3级驱动模式:品牌原型正向驱动品牌关系知识,品牌关系知识正向驱动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关系质量直接驱动品牌资产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在对比企业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我国115家高技术企业的知识资产(技术资产、关系资产和结构资产)特性与外部学习战略重要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资产特性中的声誉与外部学习的战略重要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客户关系和外部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与外部学习的战略重要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技术资产特性和结构资产特性对外部学习战略重要性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品牌忠诚进行衡量的品牌资产模型仍局限于传统的基于顾客视角、产品市场产出和金融市场产出三种基本的评估模式,上述三种模式均存在着固有的局限。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品牌关系驱动力的品牌资产评价模式,并以概念模型全面的演绎了品牌资产的形成结构。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品牌原型(组合)正向影响品牌资产(组合)与品牌关系情感(组合);品牌关系驱动力既正向调节品牌原型和品牌资产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品牌原型和品牌关系情感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增强了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品牌资产做出全面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品牌资产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吴东  杨洋  朱培忠 《科研管理》2019,40(3):104-113
商业模式设计正在成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研究从互补资产视角出发,基于17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互补资产专用性越高,商业模式设计的新颖性越低,商业模式设计的效率性则不受影响;(2)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新颖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正向调节,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效率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负向调节。本研究的管理启示是,企业需要充分考量专用性互补资产在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并且更加重视关系治理这类社会性、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金字塔模型的顾客关系资产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景波  宁淑慧 《中国软科学》2005,(4):133-137,126
本文在介绍顾客金字塔模型及顾客层级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运行机制及其在企业顾客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即如何进行顾客层级转换、优化金字塔式的顾客资产结构。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企业如何管理顾客关系资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城市竞争已开始进入品牌竞争的新阶段.从城市品牌关系的视角探讨城市品牌的建设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采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品牌关系资产的构成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了构成城市品牌关系资产的维度及其测项,即城市品牌关系资产由城市联合、城市承诺、城市信任、城市熟悉四个因子构成.  相似文献   

7.
邵景波  张明立  唐桂 《预测》2010,29(1):8-14,48
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研究文化差异为核心的跨文化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而文化差异对顾客资产管理的影响却少有人关注。在阐述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及其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文化要素和中关文化要素差异,以及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的影响,据此提出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影响的研究假设,并应用对数线性分析在中美移动通信市场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常客回报和特殊对待,美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对于团体活动,中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对于知识学习活动,文化的影响不明显。鉴于顾客资产驱动要素是探寻顾客资产提升策略和途径的突破口,因此对跨文化顾客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国家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品牌资产价值变化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品牌资产价值数据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价格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品牌资产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无论从总体的角度,还是从行业的角度,二者均不存在相关性。我们针对该问题做出了主观解释,并认为品牌资产价值证券化对于我国具有潜在的、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集群式产业创新的社会资本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成功的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强的区域产业创新能力,集群内形成的社会资本对创新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含义与主要构成因素,构建社会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利用对Montreal西南区域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成社会资本的参与资产和关系资产对创新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郭雯  张宏云 《科研管理》2015,36(4):22-29
设计已成为全球各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获取产业竞争力,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焦点。设计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创新过程中研发活动的重要补充。本研究基于互补性资产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试图探究研发与设计的互补性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研发与设计的互补性资产关系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因行业差异、创新的新颖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研发与设计的采用并不具备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梅姝娥  谢刚 《科研管理》2013,34(8):130-138
为了研究不同创新意图的IT外包企业如何运用合约治理和关系机制来管理与服务商的关系,基于交易成本经济观和关系交换理论,构建了创新意图对两种治理机制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以及创新意图对资产专用性与治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模型。22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方资产专用性会促使企业加强合约治理和关系机制,外包方资产专用性会促使企业加强关系机制。随着服务方资产专用性的增加,创新导向的企业和非创新导向的企业都会增强关系机制,但创新导向企业在增强关系机制的同时,会比非创新导向企业更加侧重于加强合约治理。创新导向的企业与非创新导向的企业相比,关系机制对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着相对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合约治理在两类企业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系资本在企业知识联盟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菲琼 《科研管理》2003,24(5):37-43
本文提出企业进行知识联盟是共享知识并要从合作伙伴学习技术及能力,同时企业也想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防止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影响。在知识联盟的企业间,以个人层次上的互信和交流基础上的关系资本为相互学习和技术传递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抑制了知识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了关键技术的泄露。提出了要建立起企业知识联盟的关系资本,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关系资本产生的机制并建立有效企业知识联盟治理结构对关系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社会无形资产效益的资本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赣鸣 《情报科学》2004,22(4):419-422,427
概述社会无形资产;分析图书馆无形资产诸要素,引用知识资本理论和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评述图书馆社会无形资产效益的资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关系治理中关系规范的形成及治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王方华 《软科学》2007,21(2):67-70
运用嵌入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关系治理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关系规范的内涵、本质属性及产生途径,揭示了关系治理的本质在于嵌入性的关系契约通过关系规范来实现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类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目前,我国对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有形资产基本相同;与此同时,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因素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碳资产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可以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交易的稀缺资源。本文以电力企业为切入点,从碳资产的内涵来阐释碳资产的形成机理,以例证企业的电力业务活动关系给出碳资产识别和碳资产架构的方法。指出电力企业可以从创新驱动低碳技术、业务活动践行低碳化、改善能源结构、宣传推广碳减排实践和完善碳足迹管理5个途径开发碳资产。  相似文献   

17.
从关系认同的概念、测量方法、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视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与分析了国内外关系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对关系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状态观和过程观两大视角界定关系认同,已有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关系认同会受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状态和产出有强大的预测力。目前,已经出现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性别、文化等四大研究视角。未来研究应深入讨论其发生过程、前因、结果,并尝试进行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技术资产区间价格模型评估值确定方法及其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资产评估要求给出可靠的评估值,但现有的技术资产区间价格模型未对最终评估值的确定提出有效的方法,影响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在明确了技术资产计价原则的基础上,对技术资产价格区间模型确定最终评估值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各种方法的不足,指出在公式法中通过赫威兹分析法来决定α值的合理性,并对确定α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杏娟 《科研管理》2019,40(5):282-288
本文结合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全面梳理、系统总结了各类无形资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对相关方法作了对比研究,为国内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价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考借鉴,从而促进高科技企业强化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增值效用,建立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