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建立了可操作性更强的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概念框架及判定准则。结合我国科技统计体系现有数据基础,构建了具有分层结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2012年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比2007年提高近40%。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层需要解放思想、科研人员要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度和机制上创新;并提出了改革现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规范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造性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于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有非常强大的导向作用。基于模糊思想与QFD方法,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最新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目标,通过五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功能与十二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维度的重要度与实施效果分析,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得出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改善“人才投入”、“融资支持”、“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四个维度的政策工具来更高效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对加快地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澄清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使用中存在的两个误区:第一,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概念界定、测算和数据来源看,目前将其用于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评价是不适用的;第二,当前被广泛引证的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国际比较数据没有采用同一概念标准。客观评价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应该采取两种途径,即研究使用国际通用指标以及基于现有统计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明晰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内涵,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创造、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概念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差异,并从概念界定、国际比较、数据积累以及科技成果的分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科技资源的布局中,高校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成为生产力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难点。本文首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科技成果转化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最后提出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从成果转化基础、转化过程、转化效果方面,设计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特点,在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的基础上,构造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模糊隶属度矩阵,建立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综合评价预警模型,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预警更为客观、准确,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科技成果的概念入手,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分成“转化开始“、“转化继续“、和“转化完成“三个子概念,分析并阐述了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误区和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并非所有的科技成果都能通过转化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或发展新产业。因此,对科技成果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和转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评价的内涵、原则及方法,探讨了科技成果评价的组织及程序。  相似文献   

10.
判断一项科技成果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是实现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的评价模型研究,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是否具有标准化潜力提供技术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评价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和方法可作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高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期望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对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试点进行系统性探索。研究发现: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效显著,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高位推动是“三项改革”的重要推力;政策供给、组织领导、创新驱动、资源集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同时需要从核心要素着手,强化个人激励、组织激励和过程激励,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多主体协同、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等政策启示。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的讨论,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莱芜市几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现状 几年来,我市的科技工作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把科技成果转化当作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体系和组织形式等进行了有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了“领导、部门、科技人员、企业(农户)”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形成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衔接配套、整体推进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新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科技资源丰富且高校众多,科技成果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其高产出的科技成果并未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一直存在。通过对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提高学术体系外的信息交流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推动产学研优势互补,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地方法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石善冲  韩款 《科研管理》2000,21(2):75-81
本文提出了区域 (行业 )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详细评价模型 ;最后 ,对河北省九大工业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社会各界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认识偏差源于统计测度等基础性工作的缺失。在对科技成果内涵边界、影响因素进行辨析和梳理基础上,就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调查、测度评价进行了全面探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是解决好高校院所应用性科技成果的商业性转化问题。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测度评价指标选取方面已形成很多共识,并组织了不少大规模综合性统计调查,但尚未形成国际可比的统计调查体系;国内在科技成果转化测度评价方面有较为深入探索,但在指标体系设定、统计调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应做好指标体系设定、统计调查、测度评价等基础性工作,着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数量持续提升,与经济社会结合度日益提高。但目前问题依然存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科研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缺乏专业化的中介机构,财税扶持政策有待创新。本文经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的概念是什么?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科技工作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其在科技计划管理、科研评价考核、成果转化激励、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渠道等各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加快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是体现政府职能、解决公益性科技成果供给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公益性科技成果的分类评价与成果转化的内涵界定,将公益性科技成果划分为纯公益和准公益两类,认为成果的转化主要指成果的工程化和试点推广两个环节,从而提出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并针对浙江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掌握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套统一公认的评价方法。以调查问卷与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创新成功率及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数3套方法对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通过介绍一些国家的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政府介入其中提供实践支撑。政府在介入科技成果转化时,还要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探讨了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具体职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