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构建孕前和孕期高脂饮食与运动干预模型,观察母体长期运动对雄性子代中老年期代谢的遗传保护效应。方法:将3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普食安静组(standard diet group,SC)、高脂安静组(high-fat diet group, HFD)和高脂运动组(high-fat diet+exercise group, HFD-Ex),孕前和孕期游泳运动干预16周后自然分娩;保留雄性子代小鼠,普食喂养至52周龄;子代在第8、12、24、36和52周进行葡萄糖耐量测试(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和胰岛素耐量测试(insulin tolerance test, ITT),第52周龄时进行能量代谢测试和体成分分析;后处死,提取血清组织,利用悬液芯片对IL-6、insulin、leptin和胃肠激素肽YY等因子进行测定。结果:与普食安静组相比,高脂安静组子代在52周龄时GTT与ITT显著下降、体脂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高脂安静组相比,高脂运动组子代在夜间运动量、能量消耗等指标上有显著改善(P<0.05),高脂运动组子代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哺乳期过度喂养子代肥胖大鼠(OF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食欲调控肽异常表达水平的影响,为预防围产期过度喂养型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SD雌性大鼠妊娠后第3天,随机选取22只母鼠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至分娩结束(10 min/day,6 days/week).母鼠分娩后第2天随机将每窝仔鼠喂养数目调整为4只和10只,断乳后最终获得实验分组为孕期安静十哺乳期正常喂养模型对照组(CNC1,n=8)、孕期安静十哺乳期过度喂养断乳后OF对照组(CSC1,n=8)和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十哺乳期过度喂养断乳后OF组(ESC1,n=8).禁食后次日取材,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下丘脑弓状核NPY、POMC和LRb 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和瘦素;酶化学法检测血清血糖和血脂.结果:ESC1组的体重、Lee指数、血瘦素、血胰岛素、血糖、IGR、TG和TC与CSC1组相比无显著降低(P>0.05);CNC1组下丘脑弓状核POMC和NPY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CSC1组(P<0.01),而CNC1组下丘脑弓状核LRb mRNA水平显著高于CSC1组(P<0.01);ESC1组下丘脑弓状核POMC mRNA显著高于CSC1组(P<0.01),NPY和LRb mRNA水平与CSC1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和哺乳期过度喂养均可对子代大鼠下丘脑弓状核POMC mRNA表达产生可塑性的影响,但是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OF大鼠过度进食诱发的肥胖表型无显著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BKCa)通道α和β1亚基蛋白表达及血管舒缩性的影 响。方法:选用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n=24)以及正常血压对照组(WKY,n=12)。将SHR随机分组,高血压安静对照组(SHR,n=12) 和高血压有氧运动组(SHR-EX,n=12),各组大鼠先进行1周适应性训练,之后SHR-EX组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训练。9周后,取各组大鼠的肠系膜 动脉(2~3级),进行HE染色,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1)SHR组肠系膜动脉的管壁厚度明显高于WKY组(P<0.01),但 SHR-EX组肠系膜动脉的管壁厚度明显低于SHR组(P<0.01);(2)Iberiotoxin(10-7M)作为BKCa通道选择性阻断剂可诱发各组血管张力增加,增高幅 度为SHR>SHR-EX>WKY,NS11021作为BKCa通道选择性激动剂可使血管张力下降,下降幅度为SHR>SHE-EX>WKY;(3)SHR组BKCa通道的α和β 1亚基表达上调,且以β1亚基上调更为显著,SHR-EX组的两亚基上调减弱,且以β1亚基变化更为显著。结论:高血压诱导大鼠肠系膜动脉BKCa通 道功能增强,负反馈调节血管张力增加,但有氧运动可显著抑制高血压伴随的大鼠肠系膜动脉BKCa通道的α和β1亚基表达上调,从而改善血管功 能。  相似文献   

4.
游泳锻炼对抑郁症大鼠海马及HPAA 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HPA轴激素水平。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症的可能途径。方法:将选定的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共14周,前10周,C组、M组正常饲养;E组、ES组、ESE组每周运动6次,前3周游泳时间从10min递增至60min,每周增加20min,并保持此运动时问7周;后4周,C组正常饲养,E组继续运动;M组、ES组和ESE组接受28天的慢性应激。期间ES组停止运动、ESE组继续运动。实验结束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检测动物HPA轴激素水平。结果:(1)M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降低、水平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食物和蔗糖溶液消耗量下降,M组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的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E组;ES组和ESE组动物显著低于M组。(2)M组动物下丘脑组织中CRH、垂体组织和血浆中ACTH含量显著高于C组,ES组和ESE组则显著低于M组。结论:游泳锻炼在应激状态下可能是通过维持HPAA自身的负反馈功能和降低海马组织中皮质酮含量,防止海马受损,维持海马在应激状态下抑制HPAA的功能达到预防抑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m/min)、中等强度(18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端(PTM)及第四腰椎(L4)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骨量由于骨代谢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而补充雌激素后,骨丢失减少。2)单纯运动对骨量的影响:与OVX组比较,OVX+EX1组和OVX+EX2组胫骨的骨吸收减少(P〈0.05)、骨形成增加、骨量增加(EX2比EX1增加更多),OVX+EX3与OVX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种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对腰椎产生有益的作用。3)对于运动和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在胫骨,3个联合组均比雌激素对照组和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骨量增多(P〈0.05)。在腰椎,无此协同作用。结论:去卵巢大鼠骨骼对于运动的反应与该部位是否是载荷直接作用部位和去卵巢大鼠是否补充雌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量的影响与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十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m/min)、中等强度(18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端(PTM)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骨量由于骨代谢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而补充雌激素后骨丢失减少。(2)单纯运动对骨量的影响:与OVX组比较,OVX+EX1组和OVX+EX2组胫骨的骨吸收减少(P〈0.05)、骨形成增加、骨量增加(EX2比EX1增加更多),OVX+EX3与OVX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3个联合组均比雌激素对照组和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骨量增多(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胫骨对运动的反应与是否补充雌激素有关,激素和运动在减少骨量丢失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低氧以及运动对肥胖和正常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并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肥胖常氧运动组、肥胖低氧安静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正常常氧运动组、正常低氧安静组、正常低氧运动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低氧运动后24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洲#肠肌、股四头肌)匀浆提取线粒体。测定肥胖组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1)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1);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低于造模组大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高于安静组,而MDA含量则低于安静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低氧安静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MDA含量低于常氧安静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低氧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常氧运动组(P〈0.05),MDA含量则低于常氧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肥胖鼠机体的抗自由基能力比正常鼠差,而运动和低氧刺激能改善这种状况;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低氧刺激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运动和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min、21-25m/min和28-32m/min的强度运动,坡度均为0。,lh/天,5次/周,共干预8周。干预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运动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0M、0H组显著低于OL组(P〈O.05、P〈O.01);血白蛋白OH组高于0c组(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实施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使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明显降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调节效果更明显。该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血浆蛋白与肝肾功能,但不同运动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问卷和健康体检调查不同PA水平40~49岁高校女性教师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为高校女性教师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高校宣 传招募415名40~49岁女性教师,采用IPAQ问卷调查日常PA水平后按PA不同分为高(H组)、中(M组)、低(L组)3组,测试身高、体重、腰围、BMI、体 脂百分数、血压、PWV 和ABI,抽取空腹静脉血测试血脂、血糖指标;采用递增负荷试验测试最大摄氧量,监控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电血压变化情况,评 价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结果:M组和H组的BMI、体脂百分数较L组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血糖均较L组显著性降低(P<0.05),M组和H组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测试时,完成运动时间和最大心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VO2max较L组显著性升高(P<0.05),H组VO2max较L组非 常显著性升高(P<0.01)。运动测试中,M组ST段异常人数比例显著少于其他2组(P<0.05),但H组血压异常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 同时,M组ST段下降幅度低于其他2组,QTC变化更平稳。结论:40~49岁高校女性教师随着PA的增加,可增强心肺耐力,减少安静时心血管风险因 素;运动中,中等水平PA高校女性教师ST段下降的幅度较小,QTC变化较平稳,发生心电血压异常的几率最低,说明中等水平PA可通过改善运动中 心脏功能增强心血管的调节,减少运动中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 m/min)、中等强度(18 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第四腰椎(L4)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静态骨量指标由于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补充雌激素各组骨量增加.(2)三种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使腰椎骨量较骨质疏松对照组增多,各强度间静态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运动强度与三个静态骨量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3)三个运动和雌激素联合组静态骨量指标与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及雌激素对照组相比无增加.结论:低、中等和大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对腰椎产生有益作用,三种强度的运动和雌激素联合在腰椎未能显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不改变大鼠运动负荷、不使用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仅以补糖方式提供外源性可利用能量干预动情周期抑制大鼠,探讨能否通过补充外源性能量改善瘦素水平,进而促进动情周期抑制的缓解。方法:45只2月龄雌性SD大鼠,在运动适应两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控制对照组(C)、动情周期抑制模型组(M)、安静恢复组(R)、低聚糖补充组(O)、葡萄糖补充组(G)。第九周干预结束后,处死取材,测定内脏脂肪含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瘦素水平。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1)干预各组的内脏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M组。(2)干预各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M组。(3)O组、R组、G组的血清雌二醇(E2)浓度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M组的血清孕酮(P)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组。结论:通过对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补充葡萄糖或低聚糖,促进瘦素的分泌和雌激素、孕激素的合成,有效缓解大鼠的动情周期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运动对肥胖及正常SD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从造模成功的SD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A组)、肥胖常氧运动组(B组)、肥胖低氧安静组(C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D组)。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E组)、正常常氧运动组(F组)、正常低氧运动组(G组)和正常低氧安静组(H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运动后24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匀浆提取线粒体,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肥胖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的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5);低氧安静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或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与大鼠的体脂百分比有呈负相关的趋势。结论: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间歇性低氧刺激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增加,运动与间歇性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表达水平高于单一的运动或间歇性低氧刺激。而且,低氧刺激以及低氧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使得大鼠的体重、体脂百分比降低幅度比单一的运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发病过程类似人类代谢综合症(MS)的动物模型,观察体育锻炼对代谢综合症大鼠血糖、血脂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引起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饲养两肾一夹SD大鼠30只4周,诱导建立代谢综合症模型,从中抽取20只,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即安静对照组(10只)和体育锻炼组(10只),运动组进行为期10周的游泳运动。每周检测各组尾动脉收缩压,于14周末采血测定各组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体育锻炼组与安静对照组对比,锻炼组血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比、总胆固醇比、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均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结论:体育锻炼能降低代谢综合症大鼠的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与中药淫羊藿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理,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找到更适宜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模型,分为去卵巢后服药组(M),去卵巢后远动并服药组(SM),去卵巢后运动组(S),去卵巢组(OVX),空白对照组(C)。去势后7天运用运动、中药淫羊藿以及远动加中药联合等几种干预方法防治去卵巢大鼠发生的骨质疏松。去势第70天取血清测试各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结果:各组血清钙、磷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M组、M组、S组及C组血清ALP活性均高于OVX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S组、M组、SM组StrACP活性较OVX组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和中药淫羊霍综合疗法能通过促骨形成、抑制骨吸收防治去卵巢大鼠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其疗效要优于单纯运动及中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性运动诱发的大鼠运动后可逆性缺血损伤样心电变化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联性。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 为对照组(A组)与运动组(B组),B组又随机分为运动后2 h组(B1组)和运动后24 h组(B2组)。B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性跑台运动,并记录运动前、0 min(运动后即刻)、10 min、20 min、30 min、1 h、1.5 h、2 h、3 h、6 h、12 h、24 h时心电图。高效液相色谱仪法观察大鼠心肌ATP含量变化,观察细胞膜 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变化,观察各组大鼠左室前壁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运动结束一段时间后,大鼠心电图出现J点上抬或 下移,T波高耸或低平,ST-T段弓背上抬及病理性Q波、J点、T波值变化幅度在运动后30 min~3 h内显著加大,但均为可逆性。运动后2 h时,心肌 ATP含量及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明显下降,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大面积损伤;运动后24 h时,上述异常变化均有 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次力竭性运动可诱发大鼠运动后出现可逆性缺血损伤样心电变化,可能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BAIBA表达及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3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90只),经过12周肥胖造模成功后,在肥胖大鼠中选取随机选取32只,分为常氧安静组(NC组)、常氧运动组(NE组)、低氧安静组(HC组)和低氧运动组(HE组),共4组,每组各8只。NE组和HE组进行跑台运动干预,跑速分别为25 m/min和20 m/min,训练时长为1 h/天,训练频度为5天/周,共进行4周。HC组和HE组进行低氧干预,采用模拟海拔3 500 m(氧浓度13.6%)的低氧干预方案,共进行4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后48 h进行取材,取大鼠血液、腓肠肌和腹股沟脂肪组织用于测试。使用酶法和直接法测定血脂浓度;采用HPLC-MS/MS法检测血液和腓肠肌中BAIBA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腹股沟脂肪组织中PPARα和U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1)NE组和HE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1),HE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NE组(P<0.0...  相似文献   

17.
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加药组,建立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损伤指数的计分,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70表达变化;制备胃黏膜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HSP70表达稍有增加;加药组大鼠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加药组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白术可以预防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胃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和提高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丝氨酸蛋白酶(Omi)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 照(n=6)、离心运动2大组(n=30),离心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E0组,n=6)、运动后12 h(E12组,n=6)、运动后 24 h(E24组,n=6)、运动后48 h(E48组,n=6)和运动后72 h(E72组,n=6)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比目鱼肌待测;使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Omi、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水 平;Co-IP法检测XIAP和Omi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心运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后Omi、XIAP的 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能明显增加XIAP和Omi的结合量。结论:离心运动能够激活骨骼肌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 性,诱导Omi和XIAP的表达上调,促进XIAP与Omi相互结合,Omi可能在促使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充烟酸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D)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9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s)和烟酸组(Es),各组又分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24h、运动后48 h及运动后72 h组。运动方式:18 m/min,-16°,120 min。烟酸灌胃(10 mg/kg)每日1次至动物宰杀。腹主动脉血测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目鱼肌观察形态学变化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p65和20 S蛋白水解酶蛋白表达。结果:烟酸补充可减轻大鼠EIMD各时相点骨骼肌大量炎症灶的百分率,升高运动后即刻SIRT1水平及降低p65表达,对各时相点20 S蛋白水解酶及血清CK和LDH影响不明显。结论:烟酸通过上调骨骼肌SIRT1及降低p65表达,改善非力竭性EIMD炎症过程,但不影响20 S蛋白水解酶表达及血清CK和LDH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草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肾脏组织Ca2+、Mg2+-ATPase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组、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采用跑台训练6周后取材,应用试剂盒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Ca2+、Mg2+-TPase活性及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肾脏组织Ca2+、Mg2+-TPase活性均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其中运动加药组Ca2+、Mg2+-TPase活性均较大强度运动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提高(P<0.01);大强度耐力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 AI 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大强度运动组 Bax、Bcl-2蛋白表达(MOD)均呈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运动加药组Bax蛋白表达(MOD)均呈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运动加药组Bcl-2蛋白表达(MOD)与大强度运动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Bax/Bcl-2比值分布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性(P<0.05, P<0.01)。结论:甘草黄酮能够增强对大强度运动大鼠抗氧化能力,降低肾脏组织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组织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